电解法在油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浅谈
2013-10-11芦小山邵利红
芦小山 邵利红
(佛山市南方环保节能技术开发研究院 广东 佛山 528000)
1 油墨废水的主要特点
油墨废水可以简单划分于印染废水范畴,由于油墨的品种繁多,各种品种的原料性质和生产工艺均存在不同之处,所以导致废水中污染物的成分较为复杂,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浓度高、着色力强
在油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高浓度的废水,一般情况下废水的化学耗氧量大于20g/L,严重时甚至超过了100g/L。由于油墨具备较强的着色力,所以致使其生产废水的色度极高,可达到100000倍以上。
1.2 水质差别大
由于油墨品种不同,其废水水质也会存在着较大变化,加之不同品种油墨的连接料、助剂、颜料均可能有一定差异,所以导致排放废水的差别较大。此外,在不同工艺段中,油墨生产排放的废水水量和水质同样也会存在差别。
1.3 废水成分复杂
油墨废水中的主要污染成分为含带色基团的环状有机物(色料),丙烯酸系列的水溶性树脂(载色剂)、大分子量的醇基或苯基分散剂,在这几种污染物中水溶性树脂是废水CODcr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五分之四以上。油墨废水的颜料种类繁杂,既包括有机颜料,又包括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有酞青颜料、色淀颜料、偶氮颜料、亚硝基颜料、杂环颜料、还原颜料等,无机颜料有炭类、盐类、氧化物类三类。
2 电解法在油墨废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
2.1 电解法的工艺原理
电解法是各种污水处理中较为常用,也是处理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其工艺原理如下:在酸性的条件下,铁会与本身含有的炭形成微型腐蚀电池,同时又会与后添加的炭粉形成大量的微型电解电极。由于炭的电位相对较高,因而其成为阴极,而铁的电位较低,故此成为阳极。因为腐蚀电池能够与电解电极在酸性溶液当中形成微型电解回路,所以被称之电解法。铁作为阳极在整个电解过程中会缓慢溶解,并以正二价的形式进入到废水当中,经过水解后生成Fe(OH)2,这些生成物具有较高的凝聚作用,而阴极会产生出新生态的氢,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会与废水当中的污染物发生还原反应,这样便可以将大分子结构的污染物逐步分解成为小分子结构的物质,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2.2 油墨废水处理中电解法的应用
为了便于本文研究,下面以试验的方法对电解法在油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2.2.1 油墨废水选取。本次试验所用的油墨废水取自某油墨生产车间清洗设备的废水,该废水水质色度极高、不透光,废水中COD的含量高达6000-8000mg/L,pH为7.5-8.0。
2.2.2 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微电解处理法,试验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微电解法处理油墨废水流程图
2.2.3 处理步骤。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预处理。油墨废水中因含有大量的亲水性改性丙烯酸树脂,此类树脂对pH十分敏感,为此,可采用HCI对油墨废水的pH进行调节,并采取静置沉降的方法来去除废水当中的悬浮胶体物质,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泥渣量,同时COD也能降至800-1000mg/L左右,色度则能够降至160倍左右。②微电解。首先进行静态试验,将预先活化好的铁屑装入容积为250ml的三角瓶中,然后加入100ml预处理后的废水,并使铁屑与废水反应一定时间;其次,进行动态试验,本次试验采用的是自制微电解柱,预处理后的废水经由微电解柱的下端泵入,并由上端流出。③中和沉淀。向经过微电解反应后的出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乳将pH调制8-9,并进行静置沉淀,然后取上部清液作为水质分析之用。具体分析方法如下:对pH采用玻璃电极法、对COD采用重铬酸钾法、对水质色度采用稀释倍数法。
2.3 试验结果分析
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正交试验结果
根据表1中的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当pH为4.0,Fe用量为10%,反应时间为60min时,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可见,电解法对于油墨废水的处理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色度去除效果更佳。
3 结论
总而言之,电解法在油墨废水处理中,能够达到较高的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尤其对于铁屑、铁板电解法而言,还具备以废治废、设备简单的优势,加之其不需要配置外加电源、成本较低、操作方便,所以使得电解法在处理油墨废水中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
[1]申毅.张光华.李雯.张万斌.PAMAM树形分子在油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