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面“4·20”:我们的爱没有迟到

2013-10-11

今日重庆 2013年5期
关键词:芦山雅安救援队

〉破碎的家园 摄影/黄宇

这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

很多人还在甜美的梦里,稀释一周忙碌所堆积的疲惫。

突如其来的灾难,将“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这个时刻,再一次冷漠地深嵌于我们的记忆。

四川地震了。

7.0级强震,突袭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四川雅安、成都、眉山、德阳、绵阳等12个市州33个县不同程度受灾。

很多重庆人,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感。

与“5·12”地震发生时一样,与四川人民情同手足的重庆人,又一次快速行动,带着深厚的兄弟情谊,驰援。

4月22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向重庆市委、市政府发来感谢信。信中写道:“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你们继续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发来慰问电并捐赠救灾资金1000万元,向灾区人民表示亲切慰问。你们的热忱关怀和有力支援,充分体现了‘川渝一家亲’的深情厚谊,必将极大地鼓舞我省干部群众奋力抗震救灾、重建美好家园。”

〉直升飞机空运物资到灾区,同时运送伤员到安全地带。 摄影/王正坤

部署救援:第一时间

Planning Rescue: First Time

采访“5·12”地震的时候,曾路过当时也是受灾地区的宝兴县城。县城里,黄菊仙大姐开了一家小饭馆,大姐无论如何都不肯收我那8元钱的餐费。

“4·20”地震发生后三分钟,拨打黄菊仙大姐的电话,已经打不通了。

短短几分钟,电视、互联网、手机……地震消息与灾情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递开来。在家里打开电视机,权威媒体已开始播报这样的信息: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启动一级响应机制,迅速调集各种救援力量。

9天后,《重庆日报》在一篇报道里,出现了下面几段话:

在京开会的市委书记孙政才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作出部署,要求我市迅速做好雅安市抗震救灾援助工作,有效组织,科学救援;抓紧了解灾情和灾区需求,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助、抢险救援、物资供应等。

市长黄奇帆要求市消防、公安、卫生、交通、民政、电力、通讯等有关单位和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市政府赓即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和支援灾区有关工作。

当日,市委、市政府即向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去慰问电,并向灾区群众捐助慰问金1000万元。

还有很多人记住了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的呼吁—“请把宝贵的通信资源留给生命救援,暂不要拨打四川电话”;“请让出生命通道,非专业人员别盲目到灾区”……

这样的呼吁,在地震发生1个多小时后,多次出现。

抢险救援:第一时间

Rushing to Rescue: First Time

重庆派出的1 1支救援队伍,在“4·20”地震抢险救援现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续写“川渝一家亲”的兄弟情谊。

这1 1支队伍中,包括驻渝部队、公安消防、医疗卫生以及其他的专业抢险救援队伍。

后来有媒体如是描述重庆这次的快速反应程度:如此之快的反应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应急救援。

地震的发生时间,是4月20日早上8点02分。

9时42分,重庆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就接到重庆警备区命令,向灾区派出第一支救援队。

此时,距“4·20”地震发生,仅仅100分钟。

〉4月20日下午,从宝兴县灵关镇转运出来的地震伤员被紧急送到芦山县体育馆附近的重庆紧急医学救援队救护点。 摄影/熊明

1 1时06分,重庆公安消防总队的204名官兵、19辆消防车和17辆保障车,从重庆出发,紧急奔赴“4·20”地震灾区。

在那个时间段里,一个跟“Q Q”有关的细节,让人感动:很多重庆朋友的Q Q签名,变成了对地震灾区的牵挂和祈福—芦山人民,挺住!雅安,你要坚强!……

救援集结依旧快速进行。

当天1 2时12分,第三军医大学国家级医疗救援队,也紧急赶往灾区。这个国家级医疗救援队的120人里,包括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大坪医院的百余名专家。

救援队集结了41辆车,紧急向雅安进发。

为保障生命通道的畅通,重庆也在通往四川的几条高速路上,于第一时间开辟高速公路抗震救灾专用通道,并吁请社会车辆为生命让道。

第三军医大学国家级医疗救援队出发后36分钟,天府救援队也启程赶往地震灾区。

这是重庆的第一支矿山救援队,当天携3辆救援车,以及适应地震灾害救援的液压剪切仪、液压起重器、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担架及急救包扎装备等,紧急驰援。

网络上,流传一组“4·20”抗震救灾日记,感性地记录了一名重庆人在救援现场的所历、所见和所感。

日记的记录者,是重庆市电力公司组织的5 4名抗震抢险人员之一。地震发生的当天,他们携带8台发电车、11台后勤保障车、35台发电机,第一时间出发前往灾区,执行保电任务。

因地震,灾区大面积停电。

第一时间驰援“4·20”地震灾区的,还有他们—

重庆市青年志愿者应急总队。40人组成,队员来自医疗、通信保障、野外救援等领域,都是专业人士,其中大部分参加过汶川“5·12”地震、玉树“4·14”地震的救援。

重庆市民防办派出的先遣救援小分队—这个小分队由一辆卫星通信车和后勤补给车组成,携带了4部铱星电话,一套动中通卫星和3部超短波手持台。

……

〉4月22日零时15分,渝中区阳光520爱心志愿者总队长城越野车家族精英汇救援大队,冒着余震将救灾物资及时送到太平镇灾区。 摄影/钟桂林

抵达现场:第一时间

Arriving at the Scene: First Time

〉4月21日上午,重庆内环快速路上,满载抗震救灾物资的车队,正赶赴雅安地震灾区。这批价值100万元的救灾物资,包括阿奇霉素、头孢氨苄胶囊等灾区急需的药品,以及矿泉水和方便面。 摄影/罗斌

前往采访的一位记者朋友,描述了他在赶往地震灾区途中所见的一幕——通往雅安的高速公路上,随时可见挂着重庆牌照的抢险救援车辆。

他当时在电话中说,在他之前,已有不少重庆的抢险救援车和救援队伍抵达雅安,其中就包括重庆市紧急医学救援队。

4月20日18时,重庆市紧急医学救援队抵达芦山。

这是“4·20”地震发生后,全国第一支抵达灾区的外省医疗救援队。

〉4月21日,灾区群众正在取用净水车处理后的净水。来自重庆的净水车大大缓解了灾区群众的用水问题。 摄影/熊明

长时间、长距离的奔波带来的疲惫和饥饿,此时正折磨和考验着这支驰援灾区的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他们跟地震灾区的人们一样,选择了“挺住”—就地扎营,在芦山县体育馆背后的空地上,搭建起移动医院。

〉4月21日,解放碑步行街,市血液中心的流动献血车旁排起长长的队伍,市民踊跃献血支援芦山灾区。 摄影/郑宇

而此时,夹金山脚下的宝兴县城,因芦山到宝兴的交通断绝,成为“孤岛”。

重庆市电力公司接到的命令是,立刻准备临时电力供应设备和电力抢修设备,开赴重灾区宝兴县。

从重庆出发前往宝兴县城,在抵达成都后有两条线路可选择:近的线路是从成都到雅安、芦山再到宝兴;远的线路,则是从成都到都江堰、映秀、卧龙,然后翻越巴郎山和夹金山两座雪山到宝兴。

〉4月23日,江北区的500余名机关党员、志愿者排起长队,为地震灾区捐款5万余元。 摄影/张锦辉

芦山到宝兴的交通线已经断了。

时间就是生命。救援队果断选择了改道,迂回350公里前往宝兴。21日12点25分,救援队来到海拔4000多米的巴郎山脚下。

巴郎山山腰以上,白雪覆盖。车辆动力因缺氧衰减、车队行驶积雪山路、救援人员严重缺氧……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车队已无法保持队形,承担着发电任务的发电车,率先赶往宝兴。4月21日18点31分,5辆发电车先期顺利抵达宝兴县城。

1小时后,宝兴县城因地震导致断电带来的漆黑,逐一被点亮。

在重庆电力救援队抵达“孤岛”宝兴前,重庆公安消防总队救援队已徒步抵达。

这支队伍于20日深夜到达芦山,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在21日凌晨1点左右接到了命令:赶赴地震重灾区宝兴县。

〉写在孩子脸上的是震不垮的希望 摄影/王正坤

芦山前往宝兴的省道已经断道,其中35公里需要徒步。200余名重庆消防战士,身背单兵作战装备和简单生活用品,穿行在危险与艰难并存的夜色中。

重庆公安消防总队救援队抵达的同时,西南医院医疗救援队的队员们也抵达宝兴县城,并成为第一批进入宝兴的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

像这样徒步进入地震灾区救援的重庆救援队伍,并不是个案。

第13集团军某炮兵团100余人,也是徒步进入重灾区的。在赶往芦山县的太平镇时,公路被巨石阻断,他们3个小时强行军15公里,成为第一支抵达这个区域的部队。

到达的当天,这支队伍转移受伤群众300多人,救出23名被困群众。

刚从“4·20”地震灾区采访回来的朋友说,在各个抢险救援现场,都能看到重庆人的身影,焦急和疲惫写在他们的脸上,可他们脚步不停。

那位叫高家蓉的重庆女军医,是这一群抢险救援的重庆人的缩影。高家蓉是新桥医院的副院长,同为灾区的天全县是她的老家。一直忙于救援,她甚至都不知道尚在老家农村的亲人是否平安。

而她,在救援过程中曾两次路过老家。

猜你喜欢

芦山雅安救援队
忧伤的煤矿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雅安砥砺前行金融助力灾后重建
春回芦山
祝福雅安
抗震救灾献爱心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情系雅安 我们在行动 四川人民雄起中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