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骨与脊梁
——越剧《马寅初》观后

2013-10-11周育德

艺术评论 2013年4期
关键词:马寅初毛主席人口

周育德

为纪念马寅初诞辰130周年和逝世30周年,浙江嵊州越剧团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越剧《马寅初》(姜朝皋编剧、韩建英导演)。这部戏曲新作被成功地推上越剧舞台,使人感动,使人振奋,观剧之后使人产生不少的思考。

马寅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他的百年人生经历了中国历史的三个时代。他的命运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马寅初先生是学界泰斗,令人敬仰。他一生胸怀天下,为民族前途奋不顾身,为维护学术的尊严不屈不挠,一身正气,为国人树立了人格的典范。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马寅初是中国共产党的赤诚拥护者,又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坚定的、说真话的诤友。如果50多年前中国的决策者能听取马寅初《新人口论》的警世良言,适当地控制人口,或许中国不至于长达30年实行一胎制,不至于出现令人忧虑的“421”家庭结构,不至于如此之快地进入老龄化社会。可见诤友之言何等宝贵!

当今的中国非常需要马寅初,当今的中国舞台也十分需要马寅初。如何成功塑造马寅初的艺术形象,是值得当代艺术家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越剧《马寅初》的上演是令人振奋的。剧场中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说明马寅初的形象已经鲜活地树立在舞台上,剧中人马寅初的行为、情感和人格引起了观众精神上的巨大共鸣。观众的掌声是在赞赏剧情和演员表演艺术的成功,更是在赞美马寅初的人格魅力。

马寅初的百岁一生值得叙写的事情太多了。全面地评述马寅初是传记作家的任务,戏曲艺术家在有限的表演时间里,只能以最集中的手段,择取马寅初身上最为耀眼的亮点,以最鲜明强烈的方式表现在舞台上。越剧《马寅初》选取了抗战时期马寅初在重庆大学演讲痛斥蒋家王朝的腐败黑暗,因言获罪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囚禁;新中国成立后,马寅初出任北大校长,爱国爱党,为人师表;为提倡计划生育发表《新人口论》而遭受批判,为坚持真理维护学术尊严,马寅初不屈不挠,以至被迫辞职等几件最能体现马寅初个性与人格的事件,组织了全剧的情节。

越剧《马寅初》是名人传记性的戏剧,所以基本情节必须是有根有据的。马寅初是著名的高级知识分子,他接触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有关的要事更不可随意处理。作为戏剧的一条重要副线,戏剧描写的马寅初与周恩来的关系,是真实的。正是因为抗战时期与周恩来的交往,为周恩来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所折服,马寅初才从一个民主斗士转变为共产党的坚决拥护者和坚强的革命者。在马寅初《新人口论》遭受口诛笔伐,几乎要被打成右派的时候,周恩来找马寅初谈话,让他写检讨,以便过“社会主义关”,也是确有其事。可是出于艺术上的需要,编剧对某些情节也作了某种程度的虚构。比如,抗战时马寅初先后被囚禁在贵州息烽集中营和上饶集中营,而剧中重庆大学师生为马寅初庆贺六十大寿时,马是囚禁在息峰,作者改为囚禁在江西上饶集中营,这是为了与“皖南事变”联系起来。剧中一个重要的人物龙智敏也是虚构的。编剧先写这个青年十分支持马寅初的新人口理论,并坦率地给马寅初提意见,马寅初知错即改,立即写了大字报作自我批评。后写这个年轻人顶不住政治运动的压力,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一改当初的正确立场,违心地写大字报与马寅初划清界限。而马寅初面对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却坚决不肯认错,因为他本来就没有错误。人格的高下,形成一种鲜明对比。这种虚构是合情合理的。

《马寅初》的编剧是很有创作功力的,他结构的每一场戏都有戏可做,每一场戏都有可资欣赏的看点。戏剧一开场,马寅初在重庆大学的演讲,慷慨激昂地怒斥国民党和四大家族的腐败,可谓先声夺人,这种场面在越剧舞台上我是第一次看到。我更欣赏的是马寅初面对八千张大字报的批判,更加上与周恩来谈话后,要不要写检讨的那个场面。周恩来劝马寅初写检讨,是为了保护他。只要写个检讨,马寅初可能就过了“社会主义关”。到底要不要写?马寅初作出了回答,剧作家、导演和演员做出了精彩的表现。

马寅初几次欲写又停,痛苦万分。他问自己:

“我检讨什么?是我的观点错了吗?我千百遍地论证过了,人口非控制不可;是我的动机错了吗?扪心自问,我是出于爱国爱党的一片赤诚;是我提出的时机错了吗?现在人口飞快增长,人口基数越来越大,现在提出已经迟了。那么我错在哪里?检讨什么?”

马寅初的一支笔眼看要落下,又颤抖地收回。痛苦思考的结果是终于没有认错,因为他坚信自己没有错。演员表演身段的选择和设计,显然是吸收了传统戏曲表演程式的精华,又有新的创造。我们不难联想到昆曲《鸣凤记· 写本》中杨继盛手中那支笔,联想到昆曲《十五贯· 判斩》中况钟手中那支笔。人物内心激烈矛盾的开掘,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得如此鲜明,如此强烈,展现了戏曲艺术独特的无可替代的魅力。

马寅初拒绝了写检讨,实在令人钦佩。不仅不检讨,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长篇文章批判他时,马寅初回答:

“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而不以理服人的那种批判者投降!”

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中,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次又一次地写检讨,很多人(包括许多知名人物)都是用白纸黑字写下了违心的话,做了违心的事。马寅初为了维护学术的尊严,为了坚持真理,却宁折不弯。这种风骨永远是中国人的楷模。

观看越剧《马寅初》,人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洗涤。理智正常的人都会像照镜子一样,检视一下自己的灵魂。

越剧《马寅初》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不过,在赞叹它获得成功的同时,也还有一些遗憾。就是感到剧作家在构思与落笔的时候,似乎还存在某种顾虑。主要是接触到某些所谓敏感问题时,故意采取了模糊化的处理方法。比如,《马寅初》的时代背景涉及到“反右”、“大跃进”、“反右倾”等政治运动,创作者一概予以模糊化处置。这样做,使一些对中国现代历史不熟悉的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观众,观剧的时候会莫知所云,对剧中人物马寅初的戏剧行动所面对的戏剧矛盾的政治严重性,难以作出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批判是毛泽东主席所发动的,对马寅初的处理也是毛主席亲自决定的,剧作中对毛主席当年的错误行为几乎完全遮掩了。在第三场,马寅初对秘书说:“毛主席说(学毛主席的腔调)马寅初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是同志……毛主席是我的知音。”接下来第五场,就是北大校园里铺天盖地的八千张大字报批判马寅初。这使人误认为毛主席是支持马寅初的,对马寅初的口诛笔伐只是北京大学师生主动的自发行为,这就不够实事求是。

事实是这样的。1953年人口普查时,马寅初就写了一份《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1957年3月2日,在毛主席亲自主持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马寅初再一次就“控制人口”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他发言后,毛主席当天就表示赞成,他说:“这一条,马寅初讲得很好,今天讲得好!我跟他是同志。得到毛主席的赞赏,马寅初的信心更足了。1957年4月27日,他向北大全校师生作了关于人口问题的演讲。6月,他在全国人大第一届第四次会议上,提出《新人口论》提案,7月5日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这是一篇对新中国人口问题论述较全面、较深刻的学术论文。就在马寅初大声疾呼控制人口的时候,反右斗争已经开始。1958年1月28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仍然表示“我是赞成节育的。”但是半年不到,毛主席从赞成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转而为对马寅初的批判。毛主席提出:对马寅初要“理论批判从严,生活给予出路,”于是就有了全国对马寅初的批判,于是马寅初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并且被剥夺了发表文章的权利。从此,一个国内外有影响的一代学者便在中国政治舞台和学术论坛上消失了。

当然,我们知道一部戏曲剧目不必要详尽地表现对马寅初批判过程的全部细节,主要是表现马寅初的精神和人格。但是对当时的历史事实模糊,遮掩和回避也是不够科学的。2011年1月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史(第二卷)》,对建国后的许多历史问题都做出了新的评价,力求做到“成就写够,错误写透”。毛主席当年对人口问题前后矛盾的态度,和发动对马寅初批判的错误,在一部戏曲作品中不一定要说透,但至少要说明白才好。我相信,上述史实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一定是有深入研究的,之所以要回避或许另有苦衷。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遮掩和回避似乎并不是唯一最好的办法。

注释:

[1]1957年3月2日毛泽东在全国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清华大学《学习资料》(1957~1961)第32页。

[2]辛平《错误批判马寅初前前后后》,《历史谜案》南海出版公司1988年3月版,第116页。

[3]《马寅初与毛泽东的人口问题争论》,《中国事务》网站2004年2月21日。

猜你喜欢

马寅初毛主席人口
No.5 中国提前5年进入人口零增长时代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人口最少的国家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马寅初三骂蒋介石
解放后,马寅初与周恩来的友谊
马寅初三骂蒋介石
无私无畏马寅初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