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痔痛安方改善混合痔术后疼痛及并发症临床观察

2013-10-10彭云花

吉林中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肛缘延胡索抗炎

彭云花,杨 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上海 201203)

混合痔术后疼痛主要由创面本身的外伤痛、肛缘水肿及括约肌痉挛导致[1],三者互相影响造成恶性循环。现今广泛使用的镇痛类西药只能达到单一的止痛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多,杨巍教授运用痔痛安方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同时可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病例均来源于我院肛肠科住院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0例,女 20例,平均年龄(42.22±13.29)岁,病程(11.70±7.35)岁,内扎外剥痔核个数(3.03±0.28),用药前疼痛积分(1.70±0.66),术前排便困难积分(0.51±0.61)。对照组男18例,女40例,平均年龄(40.83±10.27)岁,病程(11.75±7.58)岁,内扎外剥痔核个数(2.95±0.32),用药前疼痛积分(1.67±0.68),术前排便困难积分(0.47±0.61)。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内扎外剥痔核个数、术后3 h疼痛积分、术前排便困难积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在2006年联合修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我院煎药房提供的痔痛安方(当归、赤芍、黄芪、延胡索、桃仁、甘草),1剂/d,术后当天开始连服7 d;对照组服用泰勒宁(美国马林克罗制药公司生产,批准文号:J20040123;规格:5 mg×10粒×1盒),1粒/次,3次/d,口服,术后当天开始连服7 d。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观察2组患者在用药前、术后48 h、术后72 h、术后7 d的疼痛、肛缘水肿、排便困难的情况。1)疼痛评分。无:术后创面完全不痛,排便、换药时亦无疼痛,记0分;轻度:术后创面完全不痛,排便、换药时稍有疼痛,记1分;中度:术后创面时感疼痛,排便、换药时疼痛明显,需使用止痛栓剂方可缓解,记2分;重度:术后创面疼痛较重,有明显痛苦表情,需肌注强痛定方能止痛,记 3分。2)肛缘水肿评分。无:无水肿,记0分;轻度:切口周围组织轻度隆起,皮肤纹理存在,记1分;中度:切口周围组织中度隆起,皮肤纹理不明显,记2分;重度:切口周围组织重度隆起,皮肤纹理消失,皮肤发亮,记3分。3)排便困难评分。无:排便通畅,记0分;轻度:排便不畅但能自行解出,记1分;中度:排便不畅,需通便药物辅助解出,记2分;重度:排便困难,药物辅助后仍难解,记3分。

3.2 治疗结果

3.2.1 2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 见表1。

3.2.2 2组治疗前后肛缘水肿积分比较 见表2。

3.2.3 2组治疗前后排便困难积分比较 见表3。

表1 2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n=40) 例

表2 2组治疗前后肛缘水肿积分比较(n=40) 例

表3 2组治疗前后排便困难积分比较(n=40) 例

3.2.4 2组患者用药后总疗效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患者用药后总疗效比较(n=40) 例

3.3 不良反应 在用药期间,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出现胃脘不适,1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出现头晕,未作特殊处理症状自行消失。

4 讨论

湿热是痔发病的重要因素。湿性趋下,肛肠位属下焦,湿热之邪下注大肠,蕴结肛门,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横解,肠为痔[2]。《外科正宗》曰:“夫痔者,乃素积湿热……以致浊气癖血流注肛门,俱能发痔”。清代吴谦《医宗金鉴》亦言:“痔疮形名亦多般,不外风湿燥热源”。手术虽然可以治疗、去除痔病的病灶,但却并不能够治愈或改变其湿热下注的整体证候,湿热余邪仍留恋体内,且混合痔手术损伤血管使淋巴回流受阻、切口引流不畅、局部炎症[3],导致局部经脉、络脉之气被隔绝、阻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伤痛,形伤肿”,气机不利,流通障碍,气聚凝滞而疼痛,血有形,形伤肿,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血瘀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此外患者在术前紧张焦虑、术后疼痛不适刺激也会致使情志不畅从而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疏泄功能失职,则气的升发不足,使气机的疏通和发散不利,导致气行郁滞。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瘀,“痔属肝脾肾三经”,肝疏泄功能失常易影响于脾,脾气中结,失其运化之职,加上手术过程中亦耗伤气血,导致气血不足,表现在肛门局部气虚推动无力,血流瘀滞,出现疼痛等症状。此外,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大肠运行乏力,津枯肠燥,粪便干结,易致排便不畅,加重疼痛。

痔痛安方由当归、赤芍、黄芪、延胡索、桃仁、甘草组成,治则为益气活血、化瘀生新、消肿止痛。当归行气血、祛垢滞、养血活血、消肿止痛,且兼有润肠之功,作为方中君药,既能使方中各药驱邪而不伤正,又能改善患者术后正虚、血虚之象。赤芍既能凉血散瘀、清热退热,又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生黄芪健脾补中、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与当归配伍达到气血双补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总苷具有抗炎、镇痛作用[4]。延胡索专攻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本草纲目》:“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其较强的镇痛作用,效力约为吗啡的40%[5]。桃仁能入血分而化瘀生新,并能与当归为伍活血行滞而止痛,补血养阴以固本,润燥滑肠而通便,具有润滑和促进肠蠕动的作用[6]。甘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7]。诸药合用,达到良好的消肿止痛、润肠通便、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炎等作用。

[1]韩昌鹏,孙建华,石丽,等.蒸发罨包疗法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证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3):516-517,529.

[2]高峰.止痛如神汤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49例[J].福建中医药,2008,39(4):38-39.

[3]于靖亮,令狐庆.中药熏洗对环状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0,30(4):365-366.

[4]黄河,陆金根,曹永清.促愈汤改善混合痔术后疼痛和水肿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8):42-44.

[5]范卓文,武斌,刘国臣.延胡索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黑龙江医药,2007,20(5):522-524.

[6]王仁芳,范令刚,高文远,等.桃仁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25(6):426-429.

[7]张明发,沈雅琴.甘草及其活性成分抗炎与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26(4):261-268.

猜你喜欢

肛缘延胡索抗炎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中药熏洗结合提肛运动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指数及肛缘水肿情况的影响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产地鲜切加工、传统加工延胡索对痛经小鼠治疗作用的比较
分子印迹复合膜在拆分延胡索乙素对映体中的应用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柏硝祛毒洗剂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评价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中药熏洗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