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不同病理表现湿疹80例临床效果观察

2013-10-10许慧艳戴莉莉韩首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9期
关键词:湿疹皮损疗程

许慧艳,戴莉莉,韩首章

(1.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沈阳 110101;2.辽宁省奉天中医院,沈阳 110000)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笔者临床根据湿疹不同病理表现采用针灸治疗[1],并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的80例湿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辽宁奉天中医院针灸门诊及皮肤科,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湿疹患者临床资料,应用DPS随机数字表按就诊顺序将84例病人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药物组。其中针灸组43例,药物组41例,最后完成研究的患者共80例(针灸组42例,药物组38例)。脱失病例4例,针灸组1例,药物组3例,脱失率为5%。其中针灸组4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4.8±1.44)岁,平均病程3.5年。药物组38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2.67±3.28)岁,平均病程3.6年。2组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①急性发作,初期局限于某一部位,可很快发展为对称性或泛发性皮损,皮损多由斑、丘疹、水疱组成,呈多形性。集簇成片状,边缘弥漫不清,搔抓后可引起糜烂、渗液、化脓、结痂等继发病变;②病变部位剧烈瘙痒,影响睡眠和日常工作、生活;③查体可见病变部位及周围皮肤明显浸润、肥厚、充血,表皮有红斑、丘疹、糜烂、结痂及皲裂;④病程约2~3周,广泛者约5~6周,急性期后可转为慢性,易于复发。

1.3 纳入、排除和剔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年龄为18~65岁;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2 排除标准 年龄在18岁以下65岁以上者;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近2周内服用过类固醇激素药物;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内分泌、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未按规定接受治疗或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依从性差者。

1.3.3 剔除标准 试验中发现不符合病例选择标准者;未按规定用药或用药过程中因不良反应以外的其他不能预料原因中断治疗者(如发生其他疾病不得不停止治疗、移居外地等);病人自行放弃试验或加用其他药物,治疗时间未超过5d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根据湿疹不同病理表现选择不同治疗方法。(1)病理表现是水肿或水疱,皮损以丘疹、水疱及搔抓后有渗出糜烂面为主要表现者,采用围刺配合热敏灸法。取穴:局部阿是穴和曲池、血海、三阴交加肺俞、脾俞、肾俞、阴陵泉、中极。操作方法:常规消毒,选取长度40mm的毫针沿局部阿是穴边缘每隔1寸向病灶中心沿皮刺入1针,其余腧穴常规针刺。留针期间做局部阿是穴艾条温和灸或艾柱围灸法,以局部皮肤明显温热感为度,起针后行曲池穴、背俞穴的热敏灸法,以透热并有传导现象为佳。每日治疗1次,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病理表现是角化过度或增生,皮损以皮肤增厚侵润,表面粗糙,有糠状脱屑及苔藓样变为主要表现者,采用围刺配合三棱针法。取穴:局部阿是穴、曲池、血海、三阴交,加足三里、五脏背俞穴、合谷、太冲。操作方法:皮肤肥厚及苔藓样变的局部采用三棱针散刺出血加走罐法,其他腧穴毫针常规操作。起针后行足三里穴、背俞穴的热敏灸法,以透热并有传导现象为佳。每日治疗1次,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2 对照组 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肤轻松软膏外涂患处,每日2次,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皮损消退,临床症状消失;好转:皮损消退80%以上,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皮损消退30%以上,临床症状减轻;无效:皮损及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2.2 治疗结果

2.2.1 2组患者均采用2个疗程评定治疗效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81.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n,%)

2.2.2 EASI评分评价面积和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 于治疗前、治疗后各纪录1次。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01,t=12.1245),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t=2.0943),说明2组治疗前后EA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组间比较(t=1.9040,P>0.05),说明2组治疗前 E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间比较(t=2.077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疗后EASI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大小便常规、血液、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无严重不良反应。

表2 2组治疗前后EASI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病理表现为水肿或水疱,皮损以水疱、丘疹、糜烂、渗液为主,中医辨证为水湿蕴结,治疗当燥湿散结。灸疗局部温热刺激效应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瘢痕、浮肿、黏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同时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采用围刺法以病变为中心,进行一层或多层包围性针刺方法,既加强了经脉之间的横向联系,又沟通了皮部、经脉与脏腑的联系,通过针刺补泻手法使局部气血旺盛、经气充盈,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背俞穴热敏灸法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有效地降低了复发率。

3.2 病理表现为角化过度和增生,皮损以皮肤肥厚、表面粗糙、有糠状脱屑及苔藓样变为主。其中皮肤肥厚、苔藓样变中医辨证为血瘀,治疗当活血化瘀[3]。用三棱针刺破浮络、孙络,配合走罐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有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开窍清热、消肿止痛的功效;皮肤粗燥脱屑中医辨证为血虚,治疗当养血补血。用三棱针散刺配合血海、五脏背俞穴[4]等腧穴祛瘀生新和血养血,使气血旺盛、五脏调和、阴阳平衡。正如清代医家唐容川《血证论》曰:“凡有所瘀,莫不壅塞气道,阻滞气机,而反阻新血之生,故血证总以祛瘀为要。”

因此,以病理表现为依据选取适宜的针灸方法治疗湿疹,操作方便、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疗程,避免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效地降低复发率。

[1]赵寿毛,蒯乐.Treatment of Eczema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04(1):39-3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6.

[3]刘佳彬.辨证治疗慢性湿疹32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0,7(19):411-412.

[4]黄梅,郑斐.背俞穴排罐加梅花针叩刺治疗慢性湿疹29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2,4(9):39-40.

猜你喜欢

湿疹皮损疗程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