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服务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调查与思考

2013-10-10杨小莉谢友宁河海大学图书馆

新世纪图书馆 2013年4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流量图书馆

杨小莉 谢友宁(河海大学图书馆)

1 引言

摩根士丹利2009年12月发布的移动互联网报告中认为:移动互联网是50年来的第5个周期,移动互联网市场未来的增长势头要超过桌面互联网市场,其增长速度将快于大多数人想象的程度,未来5年里手机上网用户将超过PC上网用户。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270万人,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2.2%,手机已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用户量相当庞大,增长速度超乎想象,而如此大的用户量和增长速度将会给各行各业带来极大的影响。就图书馆行业而言,移动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变革给图书馆行业带来的影响之一。

移动图书馆来源于Mobile Library一词,最初是指“汽车图书馆”。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图书馆的含义逐渐发生变化,现在的移动图书馆通常是指通过手机、平板电脑、PDA等移动设备浏览、查询、获取图书馆资源的一种服务。国内的移动图书馆建设始于2000年,2005年后进入集中发展阶段。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都纷纷开展了移动服务,但更多的高校图书馆还在观望与探讨研究移动服务的过程中。笔者决定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一步探讨开展移动服务在高校图书馆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读者对移动服务的接受程度、需求等,以此作为论证依据,供各高校图书馆借鉴。

2 问卷调查设计

2.1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分别涉及三个部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使用环境、对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需求。第一部分包括被调查者的身份、性别、年龄;第二部分包括被调查者使用的移动设备、使用移动设备上网时间、使用移动设备上网的主要目的、移动设备上网是否包流量等;第三部分包括被调查者对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需求和选择移动图书馆的因素。

2.2 调查样本选取

笔者选取了南京某高校的师生作为调查样本,该高校是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目前在校研究生13072名,本科生19078名,教职工3383名,在全国高校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笔者采取在该校图书馆网站上发布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师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时间从2012年5月4日至9月3日,历时3个月。

3 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共收集了1485份有效问卷。从问卷回收的数量上来看,学校的师生员工对移动图书馆服务关注度较高。针对回收的调查数据,笔者进行了整理、统计和分析。

3.1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笔者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得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基本信息一览表

调查结果表明,92%的参与者为学生,8%的参与者为教师和其他人,说明学生对移动图书馆的关注度相对高一些。男生比女生稍微高一些,可能是由于选取样本的原因,该校是一所工科为主的高校,男生相对多一些。93%的参与者为30岁以下,他们属于Y一代,这类用户的学习能力强,学习追求捷径,Internet是他们查找信息的首选地,且追求个性化。笔者认为目前移动图书馆的主要用户应该是Y一代。要更好地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以人为本,需要根据Y一代的特点不断改进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3.2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使用环境

(1)使用移动设备的情况。根据调查数据统计,使用普通手机,不能上网69份(5%),普通手机,可通过WAP浏览器上网428份(29%),智能手机878份(59%),平板电脑65份(4%),其他45份(3%)。如图1所示,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使用的移动设备都可以上网。

图1 使用的移动设备

(2)使用移动设备上网时间的情况。根据调查数据统计,上网时间1小时以下599人(40%),1~2小时558人(38%),2-3小时192人(13%),3-4小时66人(4%),5小时以上70人(5%)。如图2所示,被调查者每天使用移动设备上网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小时以下。

图2 每天使用移动设备的上网时间

(3)使用移动设备上网的主要目的。根据调查数据统计,428人急于查找信息时使用移动设备上网(29%),879人是为了打发片段时间(59%),88人有固定阅读图书的时间(6%),89人选择其他(6%)。如图3所示,88%的被调查对象使用移动设备上网是为了打发片段时间或是急于查找信息,碎片式阅读已成为主流。

图3 使用移动图书馆的主要目的

(4)移动设备上网包流量的情况。根据调查数据统计,1366人(92%)的被调查对象使用移动设备上网都包流量,119人(8%)的调查对象不包流量;包流量10M以下100人(7%),11~50M 703人(47%),51~100M 368人(25%),101~300M 229人(15%),其他85人(6%)。如图4所示,被调查者上网包的流量主要集中在11~100M范围内。

图4 包流量的情况

移动图书馆服务使用环境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通过移动设备上网的用户占92%,用户已经将移动设备作为继计算机之后的另一大上网终端。由于移动设备屏幕较小,操作不是太方便,电量有限等问题,使用移动设备上网时间普遍较短,大部分集中在2小时之内。88%的读者选择移动设备上网都是为了打发片断时间或是急于查找资料。绝大部分调查对象的移动设备都包流量(92%),流量集中在每月11~100M。

总之,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移动服务普遍可以接受,移动终端上网已经成为现阶段主流上网方式之一。二是数据显示2小时之内的读者占78%,因此他们更加追求速度和时效性。三是读者普遍包月流量不大,因此移动图书馆服务应尽量减小流量,将流量控制在每月11~100M范围内。

3.3 对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需求

(1)功能需求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1352人(91%)希望通过移动图书馆查询书刊目录及借阅状态,而133人(9%)则不希望;1028人(69%)希望获得文献全文,而457人(31%)希望获得文献的题录;989人(67%)希望通过在线浏览方式获得全文,而496人(33%)通过邮件推送获得全文。绝大部分的读者都希望通过移动图书馆获得借阅状态查询、续借、预约、挂失、到期提醒、热门书排行等功能以及资源统一检索功能。

(2)选择移动图书馆的因素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819人认为选择移动图书馆需考虑流量费,1337人认为需考虑操作方便性,875人认为需考虑功能,384人认为应考虑安全性,160人认为应考虑其他因素,如图5所示。

图5 选择移动图书馆的影响因素

对移动图书馆服务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读者对移动图书馆功能的期望主要集中在两大功能:OPAC(包括借阅状态查询、续借、预约、挂失、到期提醒、热门书排行等功能)和统一检索功能。绝大部分的读者(91%)希望获得查询书刊目录及借阅状态。三分之二以上的读者(69%)是希望获得全文文献的,且三分之二的读者(67%)希望通过在线浏览的方式获取全文。

读者选择移动图书馆的考虑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操作方便性、功能、流量费、安全性和其他因素。读者在尝试新鲜事物时总希望能够方便的获得,如果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他们很难再次尝试。因此,在开发移动图书馆系统或者选择移动图书馆产品时应首先考虑操作的方便性。

总之,读者期望方便地从移动图书馆服务中获得OPAC、统一检索功能等基本服务的基础上,能够获得更加深入、细致的服务。

4 结论与思考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使用移动设备上网已经成为主流的上网方式。从技术层面上来讲,移动互联服务已经基本成熟;从用户接受度上来讲,被调查者对移动互联服务已经不陌生,移动互联服务已经渐渐融入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移动互联服务对我们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关注用户微体验,服务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化。

4.1 关注用户微体验

读者在选择移动图书馆时首要考虑因素是方便性,意味着图书馆在提供服务时应更加关注用户微体验,让读者在使用过程中感到方便、贴心,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比如读者在初次使用移动图书馆服务时需要输入网址或者安装客户端,有的读者可能会觉得比较麻烦,就放弃尝试这项服务。如果提供二维码方式,读者能够很方便的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移动图书馆网站享受到这项服务,读者就有可能长期的使用这项服务。

要为读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需要了解读者需求,把握读者心理。首先在不同阶段对读者需求进行各种形式的调查,及时了解哪些读者真正对移动服务感兴趣以及读者在功能、形式等各方面的需求。如本次调查笔者发现移动图书馆的主要用户为Y一代,我们在提供服务时应更多地考虑Y一代的兴趣爱好,从而吸引更多的Y一代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其次,需要注意跟踪读者使用情况,根据网站后台数据挖掘出读者的兴趣、使用习惯等。根据收集到的读者需求,不断调整服务内容和形式,才能提供更加注重细节的服务,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

4.2 深化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

移动图书馆服务有其自身的缺陷,屏幕普遍较小,操作有些不便。要充分发挥服务效用,移动图书馆应根据自身优势提供更加深入、多样化的服务。

(1)开展个性化服务,考虑根据用户兴趣主动将图书馆的一些信息,如新资源推荐、定题服务等推送给有需要的读者。

(2)可以考虑与图书馆现有系统如科技查新服务系统、查收查引服务系统、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等挂接起来,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将有用的信息反馈给读者。

(3)充分发挥统一检索平台功能。目前有许多高校还没有VPN服务或者VPN服务效果不佳,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统一检索平台能够起到VPN服务的效果,将馆藏文献传递给需要的读者。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地引导读者充分利用这一功能。

(4)增强与用户的互动性。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与用户互动的栏目,比如书评等。

4.3 拓展服务范围

高校的三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就意味着高校图书馆除了为全校师生服务外,还有责任提供社会服务。金玲娟,张义军认为高校图书馆应通过为行业服务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使用移动图书馆访问资源时突破了IP限制,它为行业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移动图书馆服务为行业提供服务,比如一所具有水利特色的高校,可以通过移动图书馆服务为水利行业的学者提供相应的服务。

综上,移动图书馆服务是一项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服务,目前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它将会给高校图书馆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有责任深入了解这一服务,并利用这项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1 Morgan Stanley Releases The Mobile Internet Report[EB/OL].http://www.morganstanley.com/about/press/articles/4659e2f54659e2f5-ea51-11de-aec2-33992aa82cc2.html,2012-11-14.

2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P020120723477451202474.pdf,2012-11-14.

3 宋恩梅,袁琳.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9):34~48

4 柯平,陈雅茜.面向Y一代的大学图书馆用户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4):5~10

5 金玲娟,张义军.通过为行业服务扩展高校图书馆的生存空间——以浙江水利科技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实践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6):75~77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流量图书馆
直播助农冲流量 勿忘质量
过去的一年开启了“流量”明星的凛冬时代?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图书馆
三大运营商联手阿里巴巴酝酿推出“流量钱包”
去图书馆
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方法研究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