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3-10-09魏旭萍龚家祥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8期
关键词:民族村民群众

魏旭萍 龚家祥

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立足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新平戛洒镇是花腰傣聚居的地区,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研究如何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和可供选择的政策,着重从长期发展的战略,来促进经济的有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寨村的基本情况

观念陈旧,方式单一。哀牢山下的花腰傣,地理位置独特,生态资源丰富,依靠传统农业,从来都可以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糯米饭、干黄鳝、二两小酒天天干”的现象依然存在;粗放型的农耕管理低效、低产;村民的文化素质不高,信息闭塞,固守传统生活方式。

交通便利,设施落后。新寨村位于戛洒镇北部8公里处,处于哀牢山包围之中,省道218线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道路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饭后门边坐”的现象阻碍了村民门广泛的交流;没有公共设施,人畜混居等现象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新寨村10个村民小组337户1448人,其中傣族1294人,占89.5%。花腰傣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保持了许多纯朴的民风、民俗和礼仪,古老的古堡式土掌房、文身染齿、土陶制作、纺织刺绣、稻作农耕、编织染色等花腰傣特有的民族文化随处可见。挖掘、保护和传承将给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复兴带来生机。

二、新寨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

新寨村立足实际,尝试了“小耕地,大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土地流转为契机,抓好经济建设,实现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一)抓农业技术培训,改变村民观念。一是利用好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引导村民学习;二是通过举办培训班、读书比赛、参观考察等活动,拓宽村民视野;三是请农业技术专家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村民农业生产技术。如:《甘蔗间套种及高产技术》、《农民工匠技能》、《科学种养殖》、《果蔬栽培技术》、《反季节蔬菜栽培》等,参训达658人次,使村民掌握现代化的种养殖技术,改善了知识结构,拓宽了视野,种养殖大户相继产生。

(二)抓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家乡环境。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的情况下,发动群众自筹资金,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的家园。三年来,共争取了约250万元的项目资金,投工投劳2万余个劳动力,新修筑蓄水池三口1200立方米,搭建自来水管9900米,解决了没水吃的历史;修建了三条共2800米三面光农田灌溉水沟和两堵拦河坝,解除了农田灌溉困难问题;新建了七个村民小组的党团活动室、三座公厕、一个村级群众文体活动中心、停车场、厕所、教学楼、篮球场;提供100余吨水泥对8户养殖大户养殖场建设;不断完善村组级道路硬化,实现村庄道路硬化4000米,村边的绿化、美化工程初见成效。

(三)抓产业促发展,农村经济得上了新台阶。成功引进云南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云南新平高原甜橙公司,开发了“高原王子”。2013年2月红土坡组成立了《新平新寨红土坡冰糖橙产销专业合作社》,农户每亩筹资2000元,流转土地规划种植冰糖橙,六年后的红土坡组将是一个新寨村式的“小岗村”。扶持了蛋鸡养殖大户4户、土杂鸡养殖户1户、生猪养殖户3户、山羊养殖户1户、鸭子养殖户1户,发展规模养殖。扶持种植业,除改良传统的甘蔗、香蕉、芒果、荔枝等热带作物外,引进了百合花卉种植户,养殖、种植产业发展已逐渐积聚成势。2012年,全村实现生产总值1千万元,较上年增长0.85%;村民人均纯收入5455元,同比增长0.65%;金泰果品有限公司、高原甜橙公司实现生产总值7600万元。

(五)抓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一是系统整理了“羊打架舞”、“刺戳脚舞”、“捞水沙舞”、“跺脚舞”、“翻身舞”等民族舞蹈;二是组织挖掘傣族妇女的刺绣、手工艺品、陶制品等的制作方法,三是举办傣族文字培训班;四是成立花腰傣舞蹈队。新寨凭借花街节和传统的泼水节,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吸引外地游客驻足新寨;推广广场民族舞,丰富了傣族妇女的晚间生活;开办傣族文字培训班;成立花腰傣舞蹈队;引导群众穿花腰傣服饰,跳花腰傣舞蹈,挖掘花腰傣民族文化,探寻花腰傣民俗传人,实现了农村自己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思路决定出路,转变思想观念凸显发展路子。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靠单一的生产方式很难脱贫致富,只有创新发展思路、开拓发展模式,才能在当今的市场竞争浪潮中获得机遇。一是要培育一批懂科技、会经营、能管理的新型农民。二是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增强群众自主创业的信心,鼓励群众发展适合的项目,转型发展,逐渐走上科学种植、养殖的致富道路。

(二)积极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基层设施不完善、人居环境差制约了经济的大发展,而下拨资金有限,要解决问题,光“等”是不行的,而是要主动去“要”,以项目来争取资金。比如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开展“一事一议”,确立改善党团科技室、群众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场地、人畜饮水等公共设施工程项目,到县里、市里以及省里争取相应的项目资金。

(三)努力发动群众,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一是树立群众观点。要深入村组,了解村情民意,百姓疾苦,尊重群众,与他们交心谈心,让他们诚心诚意接纳你、认可你,跟着你干。二是走群众路线。让村民知道,道路硬化是方便他们出行、助推生产发展;建好文化娱乐活动场地是方便他们交流活动、享受现代健康文明;做好人畜分离是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等。三是维护群众的利益。在处理土地流转,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方面,村干部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处处为着群众,使村民的利益最大化。四是做实群众工作。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动员村民自筹一部分,主动投工投劳,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美好家园。

(四)依靠优势,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利用区位优势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发展坝区生态农业,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特色的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按照构建市场经济框架要求,加快农副产品向规模化、商品转化转型推进,从根本上根治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花腰傣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速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和经济成倍增长的效应作用。

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戛洒新寨村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抓住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核心,充分依靠群众,走稳定民心、改善基础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与民族特色经济发展并举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是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的体现。新寨村的“小耕地”实现“大收益”的做法,对加速民族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把民族地区的民族资源和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魏旭萍,女,中共玉溪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党史党建;龚家祥,男 新平县委党校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党史党建、行政管理、民族文化、法律。

猜你喜欢

民族村民群众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MINORITY REPORT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