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片区护理人员培训模式的探讨
2013-10-09卢丽
卢 丽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大外科 广西 南宁 530012)
护士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是护理人才梯对建设的重要环节,也临床护士继续教育的主要部分[1]。我院于2012年4月成立科护士长,6月开始在以往护士培训的基础上,增加了片区对片区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本片区结合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探讨护士的培训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培训的模式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培训对象:本片区共8个科室,护理人员101人。其中8名护士长、16名护理骨干、77名护士。
1.2 一般资料:年龄:19-52岁,平均年龄35.5岁。职称:主管护师15人,护师22人,护士62人。层级:N35人,N29人,N118人,N031人,层级外14人。学历:本科8人,大专51人,中专18人,工作年限1年以内9人,1-3年32人,3-5年13人,5-10年8人,10-20年10人,20年以上5人。
1.3 培训内容:专科理论、护理基础操作、急救技能和应急预案
1.4 培训方法:
1.4.1 每月请本片区主任给本片护士讲课,根据本院本片区护士的需要给予共性的和专科疾病的理论知识授课。
1.4.2 每月本片区护长轮流用多媒体为本片区护士进行讲课,给予护理服务礼仪、职业暴露防护、护理安全、如何减轻护士压力、质量标准、优质护理服务、沟通技巧等知识的授课。
1.4.3 每月对本片区各科室的2名分管培训的科室骨干或技术能手按55项护理技术操作进行护理基础操作和急救技能的学习培训,并为本片区的护士进行示范演练。
1.4.4 每季度组织2-3个科室进行火灾、地震、停电等应急预案的学习培训,并为本片区的护士进行示范演练。
2 结果
通过发放101份(其中8份护士长、16份各科骨干或技术能手和77份护士)问卷调查表,回收99份调查表(其中护长8分、骨干或技术能手16份、护士75份)回收率98%。
2.1 护士长问卷调查显示,见表1。
表1
2.2 护士问卷调查显示,见表2。
表2
3 讨论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护理学科不断的发展,护士长和护士的培训刻不容缓。让护长学会文件的查阅和提高护长理论知识、专科知识和授课能力,片区每月组织护长为本片区的护士授课,护长理论知识提高了100%,其中得到很大提高了37.5%;专科知识提高了75%,其中得到很大提高了50%;文献查阅能力提高了100%,其中得到很大提高了62.5%;授课能力提高了001%,其中得到很大提高了75%;让护士学会护理服务技术,掌握护理服务知识,具备为患者服务的本领,才能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片区在原来科室的培训基础上增加对片区骨干或技术能手每月集中进行培训学习并在本片区业务学习时进行示范演练,从而提高护士的基本操作技能,护士的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是护士执行力的核心体现[2]。护士理论知识提高了92.31%,其中得到很大提高为27.47%;专科知识提高了94.5%,其中得到很大提高为36.265%;技术操作提高了90.11%,其中得到很大提高为32.97%;急救技能提高了93.41%,其中得到很大提高为32.97%;应急能力提高了83.53%,其中得到很大提高为31.87%;沟通能力提高了81.32%,其中得到很大提高为23.08%;由此显示,片区通过开展的业务讲课、护理操作技术、急救技能和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可以以点带面推进和提高了片区各科室护士的护理知识,护理专科技术水平、护理操作技能、急救技能的水平和提高了片区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及片区护长的授课能力,提高了片区护长和护士的综合素质,不同程度增加了本片区护长和护士的继续教育学分Ⅱ类学分2-6分,本片区完成本年度的教育学分达标率100%。
[1]蒋丽,金昌得.护士院内培训常用方法的研究现状.全科护理,2011年9月第9卷第9期(中旬版):2420-2421
[2]李晓会,黄红娟.护理技能操作培训中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29卷第3期: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