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阶段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不应刻意追求服务业比重

2013-10-08课题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比重产业结构

课题组

(河北经贸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过去服务业一直处于滞后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服务业迅速恢复和壮大起来,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及各地区都普遍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策略,并极力发展第三产业,力争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总体中的比重。笔者认为,产业结构是由区域的地位和资源禀赋决定的,服务业的发展应同地区经济的整体实力相适应。

一、服务业比重的高低并不能全面评价地区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水平

目前,全国进而河北省都把服务业比重作为考核干部行政业绩的指标之一,其主要依据是一个地区服务业比重的高低是反映地区发达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而实际上这种逻辑具有局限性。服务业比重随经济发展程度上升而提高的规律确实存在于一国经济系统或大都市经济区内,但非大都市经济区域,服务业比重的高低与人均收入高低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一)各地区普遍存在人均收入、经济发展与服务业比重不一致的现象

从地区生产总值上看,人均收入较高、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地区服务业所占比重反而普遍较低。2010年全国排名靠前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区服务业在经济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均低于第二产业比重(见表1)。

从人均GDP看,2010年全国排名较前的省市只有北京和上海的服务业占据了绝对比重,而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均是第二产业占据了绝对比重(见表2)。

2010年服务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的,仅有北京、上海、海南、贵州与西藏五个地区。北京、上海属于全国经济发达、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两个地区,属于大都市经济区,其服务业比重高与其在全国整体中的城市定位、城市职能划分密切相关。而海南、贵州、西藏三个地区经济落后位居全国后列,工业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实际上我国中西部一些地区的服务业比重高,原因与其服务半径内的物流费用高、人口稀少及旅游业发达等有关。

表1 2010年生产总值排名前6位地区的二、三产业比重

表2 2010年人均GDP排名前6位地区的二、三产业比重

(二)各地区普遍存在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及拉动低于第二产业的现象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或产业)带动了经济的运行。而各个行业(或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同,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贡献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比重及贡献度也随之变化。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及拉动普遍大于第三产业(见表3)。

表3 2009年部分地区三次产业贡献度及对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

表3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上海服务业的贡献度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超过了第二产业,而其他地区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高于服务业。事实上,除北京、上海外,还有若干地区的服务业贡献度及拉动超过了第二产业,如海南、贵州。但这种现象从全国的角度来讲并不普遍,也就是说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第二产业依旧对经济贡献度最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其服务业比重长期难以提高,上述现象与其地区制造业的发达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三)河北省特殊的地域决定了现阶段第二产业依然是发展的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加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开拓出口市场,积极引进外资、技术和设备,逐步形成了以医药、钢铁、食品、服装、纺织、冶金等龙头产业为主的工业支柱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3.0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0 197亿元。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最初的“二、一、三”,调整到了现在的“二、三、一”。纵观河北产业结构三十余年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维持在50%左右,是河北省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缓慢上升。2010年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2.7%、53.0%和34.3%(见图1)。

图1 1978—2010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如前文分析,在空间上,现代服务业要求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因而在地区产业定位时,大都市经济区适合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其“周边地区”则适合发展现代先进制造业。河北省环绕京津两个大都市,位于经济发达的城市经济圈,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沧州、张家口和承德七个地区直接与京津相邻。河北省具有接受辐射、借力发展的独特优势,主要是与两个特大城市形成产业的优势互补,承揽其转移产业,而非与京津形成激烈的产业竞争。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考虑到河北省产业发展与京津地区现有产业结构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的互补。现阶段,第二产业依旧是河北省发展的重点。因此河北省应加快对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第二产业结构向纵深发展。

二、现阶段片面追求服务业比重带来的问题

(一)片面追求服务业比重,与产业发展规律相背

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显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关系的调整重心会逐次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会在特定的阶段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纵观美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历史,自1869—1878年,主要倾向于鼓励农业产业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主要倾向于工业产业发展,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主要倾向于促进服务产业的发展。整个周期跨越百年,其服务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工业成熟发展、产业附加值高、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目前我国各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显然并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此时过于追求第三产业的比重,必然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二)片面追求服务业比重,等于是取消了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

服务业中相当一部分行业是为实现生产而服务的,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地区产业结构不仅是地域分工的结果,同时也是全社会生产分工的结果。各地区存在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具备了地区比较优势,地域分工由此而生,各产业在地区的差异分布也由此而生。

由于现代服务业要求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导致了大城市的周边经济区域适合发展先进的制造业。这一产业培植规律使许多处于大城市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像河北省的唐山、保定、沧州等地区,其第二产业比重“始终过高”的产业结构形态难以避免。无视地域分工,不对本地区在经济整体中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片面追求服务业比重,有可能会因违反产业分工合作原理而失去动态比较优势。

(三)片面追求服务业比重,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理论和政策偏向

如果多数地区使用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作为评判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现代化程度的考核指标,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理论和政策偏向。因为:第一,这鼓励了地区在进行经济政策选择时,不顾现实条件厚此薄彼地选择发展产业形态,阻碍地区经济的正常发展;第二,会形成发展制造业等于发展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产业的错误观点,最终在社会上广泛造成第三产业好,第二产业不好的错误舆论。最终将导致在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时,不顾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及比较优势等客观条件,违反经济发展规律,盲目地发展第三产业的现象。

(四)片面追求服务业比重,可能助长统计数据的造假等不良行为的产生

服务业的发展应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资源禀赋。从现阶段来看,在河北省及大部分地区经济中,第二产业比重仍占主导地位,而服务业正处于培育和发展壮大时期。所以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第三产业比重越高则经济越发达的命题难以成立。而产业间要相互协调,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共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如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高服务业的比重,不仅不可能达到,而且会助长统计数据的造假。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我国提出“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是针对以北京、上海为核心的大都市经济区,针对的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整体,而并非某个较小的行政区域。“十二五”期间,如果全面要求各市县乃至各乡镇的产业结构全部调整为“三、二、一”的态势,势必违背客观规律,因而产生不良后果。

三、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对策

上文的分析并不是说不提倡、不支持服务业的发展,笔者只是认为现阶段在产业结构调整时,不应刻意追求服务业的比重,要从产业发展规律、产业分工、产业政策的制定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合理地制定本地区服务业的发展策略与目标。目前,河北省一些有利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条件开始逐渐形成,不可否认服务业将会进入加速发展的时期,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目前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一)继续优化第二产业中的钢铁、煤炭、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

扭住第二产业中的钢铁、煤炭、装备制造等传统重点优势产业,围绕打造精品、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等下功夫,深入推进产品终端化、技术高新化和产业集群化。下大力量提高钢铁、装备制造、煤电煤化等传统产业产品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加工深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推进初级产品向终端产品升级。引导这些主导产业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流程及企业管理等方面与国际前沿接轨,进一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引导这些主导产业走集约化的发展路径。

(二)对传统优势产业,要尽快创建新的产业平台,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目前,河北省除钢铁行业组建了河北钢铁集团技术研究院外,其他领域还未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无法满足全省传统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河北省需要尽快组建生物制药、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制造、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时推动组建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整体提升特色产业集群的创新服务能力。

(三)依托主导产业发展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

依托河北省的钢铁、煤炭、铁矿石、纺织服装、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物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力争培植一批煤炭物流、钢铁研发、钢铁物流、纺织研发等专业化、品牌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从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应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市场空间,在承接制造业转移进程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张。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的结构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服务,帮助第一、第二产业完成生产,实现了产品的空间转移,连接了生产者与消费者。大量的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形成成为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这一阶段服务业发展最主要的动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理顺河北省与北京、天津在服务业产业结构上的关系。

(四)依托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新型服务业

顺应时代发展及居民服务消费升级的需要,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家政服务业、休闲度假及电子购物等生活性服务业,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五)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为发展宗旨,丰富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

收入决定需求,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会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研究分析了各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重心将会随之转移:工、农业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必须通过商业、物流等服务业的媒介平台才能被居民所消费;而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将会转向休闲娱乐、旅游、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较高的层面;居民安居乐业不仅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及共享发展成果,还需要政府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而超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产品如继续教育、旅游、休闲娱乐、健身等消费,将会伴随着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而大规模实现。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会新增许多新型的服务行业,而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将随之丰富和扩展。为此,河北省目前首先要进一步加快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合理调整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次,加大与民生有关的财政支出比例,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利用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建立全民养老保险基准基金。在再分配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居民的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障体系,为劳动者建立各种风险保障措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以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改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的状况,使河北省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呈良性循环,最终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六)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城镇化意味着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转变。城市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中地,随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体制与政策因素的提出及实现,各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将会加速进行,这势必会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七)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等一系列改革,提高服务业发展速度

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的改革稳步推进,社会分工持续细化,部分“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将继续重组,其中会独立出来大量的加工环节及中间产品,这些中间需求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继续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服务业的加快发展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河北省的市场发育并不完善,应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挥市场引领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可以从国民经济的整体角度来指导产业结构的调整,纠正市场的缺陷,加强对市场力量的培养,推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还需转变观念、规范市场行为、适当扶持服务业发展,制定出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

[1]刘志彪.为什么我国发达地区的服务业比重反而较低?——兼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思路[J].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5).

[2]李岚,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河北强省之路[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

[3]李悦,等.产业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谭朵朵,等.湖南省服务业区域效率的比较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2).

[5]王向,等.城市化、服务业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协整方法和结构方程的经验分析[J].现代财经,2013,(6).

[6]王小平,等.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区域服务业竞争与合作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严先溥.产业结构升级亟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J].金融与经济,2005,(3).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比重产业结构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产业结构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