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3-10-08黄金莲

海南医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循证心肌梗死冠心病

黄金莲

(安康市中心医院介入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2],但PCI术可能会产生对血管壁的损伤,导致术后各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预后。循证护理是根据临床所面对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科学评价,获得最佳证据指导临床的护理方法。本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冠心病PCI术后血管并发症的作用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本院诊治的126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126例患者中男68例,女58例,年龄42~76岁,中位数年龄59.8岁。其中原发病为急性心肌梗死者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者46例。所有患者均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将126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6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原发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介入护士、责任护士、医生组成,明确各成员的职责,进行知识培训。

1.2.2 确定冠心病PCI护理问题 包括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干预等。认真检索万方数据库、知网及pubmed等文献库,搜索解决上述问题的临床证据。在医生的帮助下对检索文献的研究方法、结论是否可靠,进行综合评估。对于不确定的方面与文章的通讯作者联系,以获得未检索到的有价值信息。最后结合本专业的知识、患者病情及个体需求,制订个体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并实施。

1.2.3 循证应用阶段 术后明确术肢包扎时间及注意事项,加压包扎应做到松紧得当,密切观察术区有无渗血及血肿。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开口产生机械刺激及导管嵌顿等有关,术后密切观察心律及心电图有无心律失常出现。拔管前常规准备阿托品等药品,拔管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率和血压下降、苍白出汗等迷走神经反应。如果出现应马上给予静脉输入阿托品。患者精神过度紧张会引起冠状动脉再度痉挛狭窄,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即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增加对疾病的了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后由护理人员对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评估,认真分析未达标的原因,改进护理措施直至达标。

1.3 评估指标 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的差异。SF-36共包括10项36个条目,有8个维度,记算方法为各个条目记分相加,总分为145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血管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和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SF-36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术后血管并发症比较[例(%)]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SF-36生存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SF-36生存质量比较(±s,分)

组别 术前 出院时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12个月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67.49±7.94 67.37±7.81 0.086 0.932 76.30±8.67 79.09±9.37 1.730 0.086 81.27±9.08 90.72±11.20 5.171 0.000 84.31±10.13 93.15±12.68 4.296 0.000 85.09±10.75 95.16±12.90 4.734 0.000

3 讨论

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PCI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由原来的30%降至5%左右,是急性心肌梗死获得早期再灌注的首选治疗措施。循证护理是从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出发,将先进的研究进展与临床经验、患者个人需求相结合,制订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3-4]。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血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SF-36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我们将循证护理理念应用于PCI术后患者护理中,广泛地查找和评价实证,获得最佳证据,制定出全面科学的护理方案,应用于临床实践,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在预防PCI术后血管并发症护理时,应仔细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如果包扎过紧,患者手指颜色会变紫、局部浮肿,这时应调整松紧度;出现局部渗血或皮下出血,提示包扎过松,应重新加压包扎。术后对穿刺部位的压迫包扎松紧度要求较高,既要能够有效压迫止血,又不能影响局部血运[5]。穿刺部位皮下血肿的形成是因为穿刺部位不当或反复穿刺、使用抗凝剂等原因所致。为预防血栓形成,PTCA术后常常给予抗凝治疗,但是肝素的应用会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护理工作中应严密观察敷料有无渗血,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及血肿。当术后发生皮下血肿时,应立即给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 d之内可拆除绷带,血肿一般在2周内可吸收。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可给予温水泡脚,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指导患者被动及主动活动,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6-7]。目前认为PCI术后患者卧床时间4 h是安全的,术后为增加患者舒适度,调整体位30°也不会增加出血并发症。PCI术后早期活动及变换体位可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8]。护理工作中做好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拔管前给予充分扩容,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给予利多卡因皮下注射以避免因疼痛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同时准备好多巴胺及阿托品等急救药品。

介入护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进展和新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对PCI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减少住院天数。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显著减少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文治勇,刘 超,黎玉环,等.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11):7-9.

[2]Ray KK,Nazer B,Cairns R,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long-term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J Thromb Thrombolysis,2010,30(1):10-33.

[3]孙秀花,王秀玲,刘秀荣,等.循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8):4-6.

[4]曹宏霞,王霞,杨秀兰,等.循证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术中常见问题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53-56.

[5]史冬梅,殷学梅,陈 牧.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20-21.

[6]李 宜,张国娟.急诊PCI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81-82.

[7]阎秀英,程 昊.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循证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5-116.

[8]林爱军,姜 玲.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卧床时间及体位调整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8):914-915.

猜你喜欢

循证心肌梗死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循证护理》稿约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