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企业由大变强的应用软件发展方向
2013-09-29陈宗舜
陈宗舜
(机床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家委员会,山东济南250022)
1 机床行业企业现况
当前机床工具行业正处于实现重大战略转变的关键转折期,实施战略转变和工作重心转移,推动行业由大变强,是对行业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国家战略赋予机床工具行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近年来行业企业的发展进步已经为全行业实施由大变强的战略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仍然没有根本摆脱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一是“两大一全”的倾向;二是“重硬轻软”的倾向;三是急于求成的倾向;四是对高端细分市场的认识和态度不深。现在企业既大又全,却缺乏企业由大变强内涵,忽视深层次技术对设计研发的支持、忽视知识的不断积累、忽视工艺系统的整体提升和稳定的质量保障能力建设以及促进生产模式的提升,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当我们所习惯依赖的主要发展优势弱化时,发展就会陷入停滞,所以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做出改变。究其原因有:
(1)基础理论研究支撑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原始创新差距大。
我们大部分机床产品是参照国外的,甚至直接装上了国外的部件。但对机床结构为何采用这样的布局,机床参数为何采用这样的设定,机床功能为何采用这样的配置,很少深究,因为我们确信这样的设计已经被验证过,可以直接采用。对机床结构合理性、技术参数的设定、功能的配置等深入研究不够,对影响数控机床精度原因考虑不全面(如温度变化、结合面、地基基础等导致精度不稳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影响了我们对产品起因的深刻了解及对用户工艺需求的理解,影响了我们对机床设计依据的探究,没有从原始创新作起。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缺乏对产品关键点的深刻认识,从设计到制作及销售的各个环节没有严格做到位,当然会产生差距。从数控机床的外观、精度、精度稳定性、可靠性、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寿命等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
(2)工艺技术落后,仍然未突破原来生产工艺的框框。
企业在极大的市场需求面前,在扩大产业化的进程中没有遵循机床产业化的客观规律,用传统生产普通机床的理念、手段、要求,组织生产加工及装配,存在着“重技改、轻工艺;重设计、轻基础;重眼前、轻长远”等问题。
我们还缺乏做精品的理念、缺乏制造的文化。缺乏精细制造,制作不够精良,由于工艺突破的力度不大,导致中高档数控机床的生产过程仍跳不出粗放的局面。“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在我们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环节仍然常见,直接影响着数控机床质量的提高。这是导致中高档数控机床制造技术水平没有从根本上突破的主要原因,关键技术的攻关没有取得根本性进展,比如,数控机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丧失了中国中高档数控机床进入重要领域关键工序的机会。
2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是推动行业企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支柱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是推动行业企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支柱,深入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企业由大变强非常重要的途径。
机床行业企业是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应用信息及计算机的先行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30多年,行业领导、各部门及研究院所、各企业做了大量工作,促进行业企业发展。但从很多调查报告中指出: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目前处于一般事务处理和简单的信息管理阶段,呈现出“信息孤岛”,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初级项目应用成功率高,如CAD应用基本普及,主导产品CAD的出图率达98%。但CAD应用的深度仍有很大局限,相当一部分企业停留在出图上。管理信息化取得一定进展,行业内多数企业在单项业务方面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如办公、财务、人事、库存等都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但较高层的应用项目成功率低,如 ERP、CIMS。整体效果不明显,与信息化促工业化要求有不少差距。
2.1 深入企业信息化工作,促使行业由大变强
集成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深化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是两化融合的工业软件的前提。
(1)系统集成是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形式。集成创新是一种风险小、成本低、周期短,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创新形式,同样可以成为跨越创新的关键。
(2)集成是发挥信息技术作用的关键。用集成的概念建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作为机械制造的先进模式。
(3)集成是我国企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必然。
2.2 实现企业系统集成
(1)以产品数据管理为核心解决企业信息集成的方案。
企业以生产产品为己任,一切工作都围绕产品开展。产品数据是各级、各部门进行工作也是各信息系统运行的依据,所以实现产品数据共享,成为实现企业信息集成的关键。企业各部门专业应用软件都是为了企业生产经营优化,都应是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监督的关联体,在未信息化的人工作业系统中是以各种标准,保证手工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正常运转。这些标准构成手工作业平台,他们保证企业各部门信息流畅通,作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监督,使企业整个系统正常运行。在计算机应用条件下(数字化企业)各部门专业应用软件怎样达企业各部门信息流畅通与作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监督,使企业整个系统正常运行,这就需要一个以产品数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先进制造模式软件公共平台,有了这样的平台企业在各种信息化水平下都能逐步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达到两化融合。图1是制造业信息全面解决方案,图2是制造业企业信息集成系统数据管理,图3是制造业企业信息集成系统数据管理软件系统,图4是制造业企业信息集成系统数据管理软件系统编制各系统之间专用接口与编制产品基础数据标准接口的比较。
(2)国家、行业应制订企业先进制造模式软件公共平台标准体系。
这是企业先进制造模式软件平台软件的必要保证。图5是编制产品基础据标准接口必须建立标准体系。
优化是我国目前制造业企业两化融合的工业软件深入发展方向,也是制造企业软件深入发展方向,是两化融合的工业软件的切入点,也是制造企业永恒主题,是先进制造模式软件平台的基础。
2.3 怎样优化应用工业软件
(1)优化企业产品开发制造与经营管理是企业满足社会的需求与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
在企业产品开发制造与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人力流等等,要想使企业的物料流、资金流、人力流优化,合理利用,发挥更大的效益,首先必需优化信息流,才能使物料流、资金流、人力流优化。从决策开始起,各部门必须采用各种方法首先实现概念最优化;通过产品、过程、资源的平衡,获得设计的最优化;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实施才能最优化。
(2)优化企业产品开发制造与经营管理必须与先进制造、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相融合。
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工具,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解决人类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它具有明确的创新性、渗透性、带动性与倍增性,但是它代替不了世界上各行各业、经过人类长期研究、开发利用的各项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现代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发展有几百年的历史,不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所以要使信息技术在制造中发挥它的创新性、渗透性、带动性、倍增性,必需与先进制造技术、管理技术相结合,只有根据先进适用技术的发展,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所以企业信息化必需走信息技术与先进适用制造、管理技术相融合的道路。图6是两化融合的先进制造系统的架构。
3 结语
根据以上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发展情况的分析,以优化与集成深入开展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由大变强、企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路径,要使信息技术发挥最大效益,应用软件与实施必须是优化和集成才是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