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可持续发展——CIMT2013高层国际论坛现场报道

2013-09-29Reporters汪艺谭弘颖WANGYiTANHongying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3年5期
关键词:机床制造业发展

本刊记者/Reporters 汪艺 谭弘颖/WANG Yi TAN Hongying

CIMT2013高层国际论坛于2013年4月21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开启。围绕“创新·可持续发展”主题,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日本机床制造商协会、中科院、意大利机床机器人和自动化制造商联盟、吉特迈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西班牙达诺巴特集团等高层领导发表演讲,对同一主题从各自角度进行理解和诠释。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致辞

吴柏林先生首先代表此届展会主办方对应邀而来的嘉宾及听众表示欢迎。他提到,在当今机床工具行业正处深度调控之际,充满了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市场的变化加剧了供应商对技术、管理的改变,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深挖的解决之道。此次论坛,将借助嘉宾集思广益讨论这一话题,就各自的前途、规划结合本国国情来阐述,从而更新理念,启发众人。在依次介绍演讲嘉宾后,吴柏林先生预祝此次论坛获得圆满成功。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

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会长道格拉斯·武德:借助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道格拉斯·武德先生就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重要性和联系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探讨了中美两国在这一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他认为,“竞争、合作、创新”这三要素将始终贯穿两国在这个领域的交流。他从2008年奥运会美国女子体操队团体赛输给中国女子体操队后凭借努力练习,终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夺得团体金牌这一体育盛事上延伸——良性竞争相互受益,不管是在体育还是科技领域。中美两国提高伙伴意识,将各自获益匪浅。他提到,美国机床制造业在其全国的GDP中占10%,可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环境、稳定的工薪,生产效率、就业率却提升不上去,美国机床制造业需要改变。而中国机床制造业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矛盾也渐凸显,预计到2015年,某些零部件在中国生产的成本和在美国生产的成本并无差别,中国机床制造业也需要寻求改变。中国机床制造业近年来从专利申请可窥一斑,专利的数目的增加,正说明了中国机床制造业依靠技术创新做转变。中国机床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今后十年将超美国机床制造业,譬如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这是自上而下的全面协调人才、地理等因素,从而确保了工业的优先。而美国机床制造业也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教育体制、创新环境以及企业家精神,在美国政府对机床制造业更多关注的基础上寻求转变。奥巴马总统最近宣布在俄亥俄州建立制造中心(AMT参与),在全国其他城市开设15个高技术中心,这都将有助于美国机床制造业的发展。他认为,每个国家的机床制造业都有发展余地和未竞之功,譬如中国还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扩大中产阶级队伍来提升,美国则可以通过降低所得税、重组制度、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来提升。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哪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全世界共同的问题。他最后引用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的名言“如果你不知道从哪个港口起航,就不能判断什么风对你有利”来共勉,并表示美国机床制造业愿绘就这样一幅清晰的蓝图:公开、公平贸易,共同努力、共同受益。

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会长道格拉斯·武德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袁立:飞机先进制造技术与关键设备

袁立先生从其所从事的军用飞机制造来谈起。近年来,世界高新技术得到了惊人的发展,飞机制造的发展趋势也日益明显,大量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相继涌起,传统的制造设备已无法满足新机研制生产需求,飞机制造业急需先进设备,寻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制造瓶颈的可靠途径。他提到,从第一代到现今第四代战斗机,隐身、制造技术的提升对材料、工艺、结构的要求都有着巨大的飞跃。飞机研制生产体系有别于小批量和汽车行业的大批量生产,既要自动,又不能完全自动,精度要求很高,机械化的实施是必然的。同时,飞机制造涉及的领域很广,有机械加工、钣金件制造、复合材料、钛合金加工、焊接件制造、电缆制造与测量等,第四代战斗机要求的先进制造技术更包括一体化设计制造、数字化精确制造、结构件整体加工制造、数字化精准定位测量技术、柔性化快速制造技术。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正研发第四代战斗机,袁立先生对此的体悟是,跨代式发展,迫切需要提升科技手段,飞机制造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体现,与机床行业紧密联合、与众同行一起努力是当下的首要任务。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袁立

日本机床制造商协会会长石丸雍二:日本机床工业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

日本机床制造商协会会长石丸雍二

石丸雍二在演讲之前向我国四川雅安地震表示了哀悼,他相信中日两国能在彼此遭受灾难时互帮互助。他认为吴柏林先生的发言令他深受鼓舞,针对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他通过对日本机床行业的现状来阐述。日本机床工业享有世界第二大机床生产总值,仅次于中国,而目前日本机床产值中的70%出口到世界各地。随着市场的全球化,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在功能、性能和成本方面都有不同要求。为满足这些需求,日本机床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他用日本机床行业和欧洲机床行业的优劣势来分析挑战,他认为日本机床行业的优势在于:一是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先进;二是快速应对市场能力较强;三是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而劣势在于:一是较高的生产制造成本;二是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人才短缺;三是高度依赖国外的软件。为此,他认为可通过以下措施提升日本机床行业的竞争力:一是强化已有优势,如先进制造技术,可通过培训大量卓越工程师来实现;二是在留住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本行业;三是促进“产学研”合作,日本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独立研发能力有限,而政府也不够重视,也不像欧洲各国有大项目支持,故此举是很必要的;四是促进标准化战略的出台,日本机床行业的家族式经营导致了差异性的上升,没能充分利用行业标准,落后欧美,在国际标准的工作中进展有限,而亚洲作为重要的机床生产基地,需提升地位和发出声音;五是扩大基础设施空间,尤其是看到CIMT的成功,日本国际机床展应以其为榜样,或可借助东京申请2020奥运会可能成功的契机达成目的。

中科院研究生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教授:如何实现突破性创新

柳卸林教授从对创新的定义和分类谈这个话题。一提到创新,人们脑海里就是新产品、新技术,这显然有其局限性。创新的含义相当广泛,它是指各种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活动,这些活动不一定与技术相关,而与技术相关的创新却是其主要内容。柳教授认为,根据创新性大小,创新可分为根本型创新、适度创新和渐进型创新;还可根据创新的起点分为首次创新、二次创新……渐进型创新和二次创新是目前中国的主流模式。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难有突破性创新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政府GDP导向扼杀了创新;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低;三是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中国制造业要取得突破性创新应该做到以下几个要求:一是加强基础研究,从原理出发实现,建立一流的研发实验室,知其然的同时知其所以然;二是要有足够的创新耐心,创新不是一蹴而就能成的;三是要有坚实的创新平台;四是要有鼓励创新的组织环境,科研机构去行政化;五是观念的突破,要有自信,不能别人没做的就不敢做,也不能把打破垄断误认为就是创新;六是要充分利用突破性创新机会;七是培养人才,应重塑中国的教育体系;八是营造突破性创新的生态系统。

中科院研究生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教授

吉特迈集团董事会副主席托斯滕·施密特博士:如何满足国际制造标准和趋势

托斯滕·施密特博士通过2012年DMG的年度报告提出他对这一话题的理解。他认为用3个词可概括:创新、合作、全球化。创新即自知劣势,另寻途径,超越对手,如欧洲机床制造业素以性能优越闻名;合作即不仅仅从客户那寻求合作,还可从供应商寻求合作,如DMG和MORI SEIKI的合作;全球化即生产的全球、市场的全球,如DMG不仅在日本、美国有工厂,还在中国、印度等地都有工厂。他认为欧洲机床制造业需不断向亚洲倾斜,尤其是中国。通过十几年间DMG在中国的市场的数据对比以及在经济危机中唯有机床制造业得以稳步发展,他认为亚洲市场是主要驱动力。当然,挑战也依然存在。如客户有额外需求的零部件生产,DMG40%的机床是五轴同步机床,产量达8 000台/年,客户需求越来越多,更多的还希望在早期的研发生产中就有合作;航空航天、汽车、医疗行业的发展,是挑战也是契机;越来越高的关于新能源和绿色环保的呼声也是对当下机床制造业的考验。托斯滕·施密特博士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待中德两国经济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在全球机床市场的的地位。他提到,德国政府现在允许DMG将五轴技术一点点移植到中国工厂,中德之间在技术、人才培养上的系统交流,也将有助于DMG对未来的计划。

吉特迈集团董事会副主席托斯滕·施密特博士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惠仁:创新变革与转型升级

2001-2011年,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达到26%,数控金切机床产量平均增长率达到31%,而2012年这两个增长率分别为12.3%和-16.2%,2013年1-2月则分别为11.7%和-4.3%。中国机床工具产业在2001-2011年期间处于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2012年以后处于以特型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惠仁

发展动力转变是发展阶段转换的本质,从过去依靠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体制机制变革、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等动力转向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升级和劳动者素质提升等动力因素。

过去十余年间行业沿用的发展模式和商业策略已经不能为继,行业不仅亟需走出当前的经营困境,更需要探索一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创新改革、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

创新涉及到人才、资金、培训、激励、制度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其中制度和文化是创新之“纲”,其他要素都属于“目”,要纲举目张,抓住制度和文化这一创新之本。创新诚然需要社会大环境,但更需要企业创新小环境,在社会创新大环境还不理想的情况下,企业创新小环境的培育更具价值。

公平正义是创新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公平竞争、平等发展的机制与环境是激发企业内部创新活力的根本动力,要疏通正路,为所有人建立机会均等的上升通道,还必须堵住邪路,封闭投机钻营浮夸取巧行为赖以生存的市场,把创新能量最大限度地引导到正确道路上来,这是企业家应该致力的主要任务。离开了公平正义的基础前提,孤立地搞创新,则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陈秘书长指出创新要避免狭义化、神秘化、速成化和表面化。在全部创新活动中,除少量的发明创造外(不足20%),更多的属于改善和优化(约80%以上)。孤立地进行技术创新往往事倍功半,技术创新只有置身于系统创新的大环境中才会得以始终坚持并取得良好效果。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必须循序渐进、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稳步推进。切忌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创新变革,贵在行动!转型升级,路在脚下!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意大利机床、机器人和制造商协会(UCIMU)技术部RTDI咨询师恩里科·安那康迪亚:意大利机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兼容性角色

在目前能源短缺的情况下,为了保护环境,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行动,促使每一个人和每个行业都开始重视节能。在欧洲,欧盟有很多详细的关于环保的指令,根据这些指令,各国会公布各自的法规。机床行业协会同样也有相关的指令。

机床不是普通消费品,很多行业的企业使用机床进行加工,生产出产品,同时机床的加工需要消耗很多能源,是一个高能耗的加工过程。因此要根据机床的这个特点,出台和其他产品不同的标准。目前针对机床能耗的标准还不是很全面,目前有ISO14955等4个针对机床能耗的标准,主要针对机床的切削性能、零部件测试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标准处于设计和试用阶段,需要几年才能最终达到成熟。

为了帮助企业用户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需要采取一些正确的措施,不能一刀切,不可能用一种方法适合所有公司,每个公司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环保措施。UCIMU有200家成员公司,每个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设计标准。协会提出“蓝色理念”这一倡议,在保护每个公司各自标准的基础上,以保证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一些促进共同发展的安全和环保等标准。为了保证这些标准的运行,需要制定规则,出版相关手册,让每个公司根据手册检测他们的一些指标是否符合标准,修正生产流程和加工工艺等环节,保证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意大利机床、机器人和 制造商协会(UCIMU)技术部RTDI咨询师恩里科·安那康迪亚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斌:创新国际合作,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王总开篇即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1)技术进步、管理升级和劳动者素质(以下简称三要素)提高是产业实现从“制造”到“质造”再到“智造”的重要途径;(2)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向发达国家获取成熟技术,共享管理经验,有效配置资源,可有效加快自主创新;(3)做好产业的顶层设计,把握好产业发展方向,深化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行业才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斌

2012年机床行业的形势使业界达成共识:转型升级是国家与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的路。技术进步可以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形式的国际合作加快进程。中国通用参与了电力设备和铁路机车技术的引进,通过仔细研究,发现如果技术引进能够为后续发展搭建有力的技术平台和市场平台,技术落后的追赶和超越速度会明显加快。但是王总指出必须找到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的平衡点,因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要靠自己。

管理升级需要完成从“将就”到“讲究”也就是“精益化”的转变。王总指出小企业靠人管,中企业是靠制度管,大企业一定是靠文化管。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在德国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校,从技校到工厂的培训要5~7年,而且要有自己制造的产品并经过层层考核才能毕业。日本则有很多精益求精持续改善的工程师。在这方面我们要多重视。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脊梁,如果高端装备制造业缺乏竞争力,经济发展再快,也会得软骨病,一定会受制于人。为了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中国制造业必须通过三要素的提高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升行业的竞争力。转型升级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我们更需要用创新的思维,坚持合作和自主相结合,坚持硬件创新和软件提升相结合,努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中国通用较早时间就开始实施并购,这在将来也一定是个正确的方向。但并购不是通过简单的购买来获取技术,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非常考验我们的经营和管理能力。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原意倾尽自己60多年来积累的国际合作的经验和渠道,为自身也为我们这个行业的转型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达诺巴特集团创新主管、欧洲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要成员安琼·洛佩斯·乌索斯:机床行业可持续发展

达诺巴特集团创新主管、欧洲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要成员安琼·洛佩斯·乌索斯

机床行业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高效利用能源。通过能耗管理、减轻部件重量和实现高效的加工流程等措施实现。(2)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通过优化冷却系统、利用润滑耗能最小的系统设备生命周期终止时实现部件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减少噪音污染及排放等措施实现。如通过低温气体冷却砂轮省去了冷却系统中的过滤部分,节省了30%的占地空间;降低了40%~50%的能耗;冷却液6个月的消耗从2 500 L降低到100~150 L;消除了过滤部分带来的污染。(3)采取可持续生产管理措施。通过加工过程模拟化和现代化以及设备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措施实现可持续生产管理。如对设备本身以及加工流程的整合设计在不干扰生产的情况下优化了程序、降低了碰撞带来的风险以及减少了间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未来工业发展对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资格素质的挑战:全球范围内,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企业会面临人才短缺的压力;劳动力市场供应的具备资格的劳动力与工业日益发展需求的劳动力之间存在差距;新技术的学习接受过程缓慢,政策教育跟不上时代发展以及年轻一代对工业领域缺乏兴趣等都不利于现代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机器人将更多参与配合未来人类的生产活动。

责任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支柱:我们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来自国内外行业和企业专家的演讲诠释了创新的方式和内涵,给与会者开拓了思路。

猜你喜欢

机床制造业发展
机床展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