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交通安全宣教群体划分与受教特征研究

2013-09-28刘东波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1期
关键词:机动车驾驶员重点

刘东波 ,杨 轸 ,唐 磊

(1.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江苏无锡 214151;2.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804)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汽车化进程不断加快,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33亿veh,其中汽车1.14亿veh、摩托车1.03亿veh[1]。目前,国内千人汽车保有量在60veh左右,基本达到汽车社会国际公认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的初级阶段[2]。根据国外机动化发展历程,在未来10 a内,我国汽车保有量还将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预计将在2025~2030年达到3亿veh左右规模。

与机动车及其驾驶人快速增加相比,交通参与者文明交通素质的提升比较滞后。目前,中国每年处理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都保持在2亿起左右,其中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尤为突出,开车打手机、争道抢行、占用应急车道、行人跨越道路隔离设施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还较为普遍。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和驾驶员安全文明意识的落后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1 840 998起,同比增加18 502起,上升1%[3]。如何降低交通事故,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是摆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这就涉及到车辆安全管理、驾驶员培训、交通行为监管与处罚等多方面的内容,安全科普教育是其中最为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科普教育工作,从建国到现在,经过50多年来不断实践和摸索,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的过程。现在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体系。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4]。这与我国的国情和机动化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不能照搬国外的相关经验和做法。例如,我国城市群体中存在着特殊的一类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其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素质不高,常成为交通违法行为的主要涉及群体。我国老年人群体中有机动车驾驶经验的比例很低,在看与被看(让驾驶员“看”见自己)问题上认识模糊。因此,我国的交通安全宣教要根据现阶段的特点开展针对性教育。这里的针对性就是要面向特定的群体,根据其受教特点,采用其易于接受的组织模式和教育方式,进行特定内容的宣传教育。而其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哪些群体及各自的特点,即交通安全宣教群体划分与受教特征两个方面。

2 群体划分

2.1 群体集合的初步划分

目前,可供参考的人群划分依据是非常众多的,例如年龄、性别、身份、职业、政治面貌、户籍等。这些划分依据中,有些对交通安全受教特性的确定影响不大,不能指导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可以不去考虑。通过比较与筛选,选取以下四种标准作为受教人群初步划分的依据。

按年龄和人生阶段分类,可以将人群划分为婴儿、幼儿、少儿、青年、中年、老年等。

按社会身份和职业不同,可以将人群划分为普通文职人员、学生(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公务员、工人、农民、自主经营者、待业人员等等。

按照交通出行方式分类,可以将人群划分为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可再细分为自行车驾驶员、电助动车驾驶员等)、机动车驾驶员(包括摩托车驾驶员)等。鉴于驾驶员(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员)本身是交通活动中的主导者,是很多交通事故的直接负责人,故有必要对驾驶员这一群体继续细化,分别分析,如按驾龄划分(初驾人员、非初驾人员)、按所驾车辆类型划分(私家车驾驶员、营运车辆驾驶员、特种车辆驾驶员等)。

按照受教对象户籍与工作所在地可以将人群划分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及进城务工人员三类。

上述划分方式必然存在着相互交叉、重叠,为此,根据人群的主要特征进行群体范围限定,初步将群体划分二十类:婴儿、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低年级)、小学生(高年级)、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老年人、农村居民(不含学生和老年人)、城市居民(不含学生与老年人)、自行车骑行者(不含学生和老年人)、助动车骑行者(不含学生和老年人)、公务员、外来务工人员(不含机动车驾驶人员)、机动车初驾人员(不含营运驾驶员)、一般机动车驾驶人员(不含营运驾驶员)、货运驾驶员、出租车客运驾驶员、大中型客运驾驶员、特种车辆驾驶员等。这二十类群体基本涵盖了所有类别,并突出其自身的交通参与特点。

2.2 重点群体的确定

2.2.1 调研与统计分析

道路交通安全宣教需要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群体和有效施教群体来开展,因此,需要在群体集合的基础上确定当前重点施教群体。重点群体的确定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2.2.1.1 事故统计资料

公安部事故登记信息表能够提供事故牵涉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驾龄、职业等信息,通过对浙江、山东、广东共九个地市(杭州、湖州、绍兴、烟台、临沂、滨州、中山、江门、肇庆)的事故统计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出机动车初驾人员、外来务工人员、货运驾驶员、助动车驾驶员、老年人(城市居民)等五类群体为重点群体。例如,初驾人员(驾龄小于1 a)肇事率非常高。图1和图2分别显示不同驾龄的驾驶员肇事的比例和某一地区2006年拿到驾照的驾驶员在2006、2007和2008三年中换算到不同驾龄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

图1 不同驾龄的驾驶员肇事率柱状图

图2 某地区同一批次驾驶员三年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曲线图

2.2.1.2 交通违法统计资料

当然,事故统计资料主要统计的是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最大的涉及人员是机动车驾驶员及与事故联系的其它交通参与者。然而,很多违法行为,如闯红灯而未造成事故的不在此登记范围。为此,不少地市也建立了交通违法数据库。现对杭州、绍兴和湖州三个地市的城区交通违法数据库里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图3和4所示。

图3 不同人员类别违法率曲线图

图4 主要违法行为类别及其比例曲线图

由此可见,自主经营者、公务员、一般公司职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在交通违法中的比例非常高。当然,人们应该看到违法数据库中主要涉及的对象仍然是机动车驾驶员,同时也包括一小部分非机动车驾驶员,对行人及其相关的违法资料较少统计。

2.2.1.3 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专家座谈交流

为了更为全面地了解各地对重点群体的关注和教育内容的需要,在三省九个地市组织相关部门的专家进行了座谈和交流,这些人员包括交警、运输企业安全员、汽车保险人员、交通安全协会秘书等。根据各位专家对当前交通安全问题所涉及到的重点群体的提及和强调程度,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以关注度的大小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列。

从表1中可知,各地对重点群体的关注有所差别,总体说来,小学生、中学生、营运驾驶员、外来务工人员、公务员(驾车交通方式为主)和老年人被认为是当前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点。

2.2.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重点群体划分

从事故数据、违法数据及专家座谈获得的教育重点群体差异较大,这主要受数据的片面性和经验的差异性有关。另一方面,交通安全宣教也不能光考虑涉事群体,其社会影响力和教育效果的显著性也是非常值得考虑的,例如学龄前儿童虽然不是涉事多发群体,但是从小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监护人,国外特别是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就可提供良好的借鉴[5]。

对不同群体的受教必要性进行评估时,涉及到的评价指标是多因素的,且这种评判多表现出“软性”指标,难以量化。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研究多因素、定性评价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法,故选定模糊综合评价方法[6]和层次分析法[7](AHP)进行重点人群的分析,其基本过程如下:

(1)根据评价目标建立评价的指标因素,构建一个评价因素的有限集合U:

U={u1,u2,u3,…,un},这里取 U={发生事故次数,社会影响力,效果显著性}。

(2)根据实际需要将评语划为m个等级,分别记为 v1,v2,v3,…,vm,则又构成一个评语的有限集合V:V={v1,v2,v3,…,vm},这里划分为 9 个等级。

(3)构建隶属度:以 Bk={b1,b2,b3,…,bm}(1≤k≤n)来描述以V中的各个对应等级评价Up的次数占总评价次数的百分比,即隶属度。每一个Bk就是对被评对象所做的单因素评价。

(4)构建n维模糊行向量的模糊评价因素权重集合A。

(5)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A.L.Saaty建议的1-9刻度法,形成数值判断矩阵。

(6)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确定相应的权重,部分问卷调查表如图5所示。

(7)通过特征值计算,根据其大小确定重点群体。

最终由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十类重点教育人群分别是:幼儿(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老年人、初驾人员、营运驾驶员、助动车驾驶员、农村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公务员。

3 重点宣教群体的受教特征分析

受教特征包含的意义很广,凡影响到对受教对象教育的因素都应包含在其中。具体可以从受教群体自身的特征和受教群体所接触的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表1 三省份对交通安全教育群体的关注情况一览表

图5 模糊评价因素权重部分问卷调查图表

生理特征:受教群体自身的生理特征主要是指受教对象的身体状况和反应灵活程度,即在有突发情况下的应急能力。

心理特征:不同类别的人群有不同的心理特质,体现在对某些教育行为有倾向性或有意排斥,具体来说,心理特征包括不同种类人群的认知发展、情绪表达、社会道德认同等等。

交通行为特征:交通行为特征主要是指不同群体在参与交通活动时所体现出来的行为有怎样的倾向性。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影响受教对象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渠道,它包括受教对象所属的职业特征、社会角色特征等。

通过资料调研、座谈、专家咨询等多种途径,对不同群体的受教特征进行了分析,以老年人为例,其受教特征表现如表2所列。

表2 老年人交通安全受教特征一览表

其它各类重点群体的受教特征如表3所列。

表3 其它九类重点教育群体的受教特征一览表

4 总结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的当前我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重点群体划分,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统计分析和调研访问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了事故及违法涉及率、群体的社会影响力及其教育效果的显著性,能够体现交通安全宣教的针对性。以此为基础分析的重点群体的受教特征,把握各类群体在心理、生理、交通行为和社会环境的特征,对确定不同群体的交通安全宣教内容、教育方式、教品教具开发及宣教活动的组织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人民公安报.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 [EB/OL].http://www.cpd.com.cn/n943434/n943492/c1071073/content.html,2011-12-03/2012-11-22.

[2]江西日报.截至8月底汽车保有量破亿位居世界第二[EB/OL].http://auto.qq.com/a/20110920/000011.html,2011-09-20/2012-11-22..

[3]公安部交管局.2011年上半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EB/OL].http://www.mps.gov.cn/n16/n85753/n85870/2857811.html,2011-07-18/2012-11-22.

[4]汪益纯,陈川.我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问题分析与建议[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9,9(4):12-16.

[5]黄云,张倩.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10(4):15-18.

[6]张磊,蔺宝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 [J].中国科技博览,2011,(10):6-7.

[7]王书艳,李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校车安全评价研究 [J].运输经理世界,2011,(10):6-7.

[8]李士新.老年人生理特点浅析[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2):78-80.

[9]许佃兵.当代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特点[J].社会学研究,2011,(1):43-46.

猜你喜欢

机动车驾驶员重点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让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更
由一起厂内机动车事故引发的思考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重点推荐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起步前环顾四周是车辆驾驶员的义务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