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2013-09-28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1期
关键词:符合要求交通公路

耿 莉

(黄山市公路管理局,安徽 黄山 245000)

0 前言

在正常运营的公路上进行涉路工程的建设,不但会破坏原有道路结构及配套设施,还会产生交通拥挤和堵塞,使道路通行能力降低;而且可能引发交通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当前各类涉路工程相继涉入,公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科学评价、合理规划、实施涉路工程项目,对规范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和行政管理,为公众出行,公共安全提供保障;也为了满足未来交通发展的需要,应重视对重要的涉路工程进行安全评价。

在建的合(肥)至福(州)高速铁路由北向南经黄山市跨越多处等级公路,这类工程的建设,不但易破坏公路景观,形成视线屏障,还会影响原有公路的路基稳定性、公路排水系统,施工过程可能产生交通拥堵和事故隐患,降低公路服务功能,跨越结构因倒塌、坠落、剥落、污损对公路本身和交通运营造成不良影响。在安徽省交通主管部门协调下,本着“支持铁路建设,保障公路安全”的精神,依照安徽省地方标准《涉路工程安全评价规范》(DB34T/790-2008),结合合福高速铁路跨越G205国道徽州区祊塘2号桥涉路工程,从源头减少涉路工程对公路结构和交通安全的影响,现将此工程的安全技术评价与分析如下。

1 对涉路工程进行安全性评价,应掌握的原则

1.1 安全性原则

(1)涉路工程自身结构,以及施工过程不应对公路结构、运行、养护和交通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2)涉路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行都应遵守公路部门的规定,保证净空距离。

(3)涉路工程的维护作业,应保证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并且保障维修作业人员的安全。

(4)公路主管部门和涉路工程所有人员,应协同对紧急情况进行应急处理。

(5)涉路工程所有人员,应保证其设施完好,保证公路交通安全不受其影响,并且不对第三方产生安全影响,同时要保护环境。

1.2 公用优先原则

一般来说,公共事业和特定人以营利为目的都可以申请涉路工程,但如果在同一位置有两个涉路工程申请时,以公用性高的涉路工程为优先。

1.3 涉路工程应与公路景观相协调原则

涉路工程应与公路景观相协调,对路侧边坡进行稳定性和生态综合治理,凸显生态景观文化品位。

1.4 符合公路规划原则

新涉路工程的设置和已有涉路工程的移除,应根据公路规划进行相应调整。

2 安全评价的要求

2.1 涉路工程结构安全应满足的要求

(1)架空设置的涉路工程结构要防止倒塌、坠落、剥落、污损等,对公路本身和交通运营造成不良影响,所设置物体与公路外观相协调。

(2)涉路工程结构设计师,应考虑特殊条件下的结构安全问题,比如:大风、洪水、冰雪、地震等自然和人为的影响。

(3)路面下设置的物体,要考虑其自重、交通荷载、土壤压力、地震或其他震动冲击对安全和构造物造成的影响。

(4)立交桥或架空道路上附加其他设施时,应考虑对立交桥或架空道路结构的影响。

2.2 涉路工程的施工应遵循的规定

(1)应在涉路工程施工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尽量减少涉路工程对路面和地表的破坏。

(2)路面和边坡的恢复,应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

(3)涉路工程施工,应特别注意公路排水,避免破坏公路的排水系统。

(4)如果涉路工程必须砍伐行道树的,应征得公路部门允许,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5)架空的涉路工程应考虑景观影响,涉路工程的外形和尺寸会影响公路美观、路侧形貌,因此应考虑其对公路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旅游区、观光台、休息区、历史遗迹、野生动物保护等区域,架空布设的涉路工程应尽量避开以上地区。

3 涉路工程施工过程,应加强交通组织,保证交通安全

必须尽量减少涉路工程作业对行人和车辆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应避开交通高峰作业,必要时应设置适当的标志和警告设施。

4 合福高速铁路跨越G205国道立交桥安全评价案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

合(肥)至福(州)高速铁路徽州祊塘2号特大桥跨越G205国道公路,上部为简支梁(40+64+40)m连续梁结构,桥墩为双线圆端形桥墩,主墩4#墩高10.0 m,5#墩高11.0 m,道路与线路夹角为88°,路面宽度32.2 m,铁路桥跨度为整跨64 m跨越G205国道。中间不设桥墩,公路两侧主墩4#、5#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采用圆端型实心墩。公路与铁路交叉点G205国道潜口方向200 m范围内为大半径曲线无岔口,岩寺方向200 m范围内线路为直线。铁路桥为了减少影响G205国道交通行车安全采用挂篮法施工。为防止挂篮施工过程中坠落小型构件及杂物,在现浇梁底设置防护棚洞,防护棚洞为满堂脚手架搭设(见图1)。

图1 高铁上跨公路施工现场图

4.2 设计符合性

(1)《规范》第4.5.1.1条规定:铁路跨越宜选在公路及铁路两者线形均为直线的地段,或平、纵线形技术指标高且通视良好的地段。该工程铁路为直线;公路一端为直线,另一端为大半径曲线,通视良好,符合要求。

(2)《规范》第4.4.1.2条规定:铁路跨线桥的跨径与布孔应留有足够的侧向余宽,不应将墩、台设置在公路排水沟以内,应满足公路视距的要求。该工程为整垮64 m跨越G205国道(不设中墩),G205国道路幅32 m,设计跨径满足规划发展要求,符合要求。

(3)《规范》第4.4.1.8条规定:跨线桥及其引道的排水系统应自成体系,跨线桥桥面雨水应排至公路排水系统。该工程将上跨桥路面水引至国道路基两侧,用PVC管导流至原地面排水系统中,符合要求。

(4)《规范》第4.4.1.9条规定:铁路桥跨越公路时,跨线桥应设防护网,防护网网孔不宜大于0.25 cm2。该工程在外模外侧设置“纱窗网+安全网”,对公路上方作业进行全封闭防护,符合要求。

(5)《规范》第 4.5.4条规定: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净高不应小于5.5 m。该工程最小净高10.00 m,符合要求。

(6)《规范》第4.5.1.10条规定:应按国家有关规范设置车辆限高标志及限高防护架。该工程符合要求。

(7)《规范》第4.5.3条规定:铁路跨越公路一般采用垂直交叉,必须斜交时,其交角不应小于60°,该工程交叉角度为88°,符合要求。

4.3 施工保障措施

4.3.1 施工符合性

(1)《规范》第4.5.6.1条规定:采用满堂支架施工,在搭设满堂支架时,支架两侧及底面等临时漏空位置应设置高空防护网。该工程在外模外侧和底部设置“纱窗网+安全网”,对公路上方作业采用全封闭的方式进行防护,符合要求。

(2)《规范》第4.5.6.3条规定:行车通道的宽度应满足会车要求,并满足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安全。该工程采取半幅封闭的交通组织方案(见图2)。临时防护棚采用脚手架搭建成整体结构,机动车道净宽5.5 m,限界高度4.5 m,符合要求。

(3)《规范》第4.5.6.4条规定:位于行车道内的支架基础前端,应设置导流岛和消能防撞设施。该工程防护棚架进口处柱前方堆放2.0 m长、1.2 m宽、1.0 m高的沙袋,防止车辆撞击防护棚架立柱,前方30 m增设减速带,符合要求。

图2 半幅封闭交通组织方案示意图

(4)《规范》第4.5.6.5条规定:桥梁基础施工如采取挖孔桩方式,应保护现有路基不受干扰,采取打入槽钢的防护措施,并在完工后拆除。该工程桩基位置在路基以外,符合要求。

4.3.2 施工交通安全设置

(1)在施工现场设置专职安全人员4名,对施工现场的交通进行协管,保证车辆正常行驶。

(2)在桥梁施工场地前方,设置“前方施工,注意行车安全”标志。

(3)在施工地段的前方500 m处,设置限速牌,限宽牌及限高标牌。

(4)施工地段的前方300 m处设置醒目的行车导向设施,夜间在标牌上方悬挂照明灯。

(5)在棚洞迎立面设置荧光警示标志,布置棚洞轮廓灯光,棚洞立柱布设反光标贴,夜间开启施工控制用警示灯和照明灯。

(6)涉及交通安全管理的包括:行车秩序、交通管制、事故处理等内容时,都应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

5 结语

长期以来,涉路工程没有一套科学的规划和评价,缺乏相应的安全措施是路政管理的难点。为规范行政许可,保护路产路权,安徽省交通主管部门经过调查研究于2008年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涉路工程安全评价规范》,地标中提出了涉路行为安全评价的条件、实施程序及管理方式。黄山市结合对《规范》的学习,并应用于大型涉路工程安全技术评价,经过多年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为规范涉路工程安全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实践证明,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是规范路政管理,消除公路交通安全隐患的一项关键技术。

[1]DB34/T790-2008,涉路工程安全评价规范[S].

[2]TSBN978-7-114-07963-4,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技术指南与案件分析[Z].

猜你喜欢

符合要求交通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繁忙的交通
公路断想
理清要求再解答
小小交通劝导员
“9”变成“6”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分类思考 有序解答
分类思考 有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