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ERICUT的指形铣刀数控加工等基圆锥齿轮仿真**1
2013-09-27邓效忠李更更
王 斌 邓效忠 陈 均 李更更
(①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陕西西安 710072;②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甘肃兰州 732750)
等基圆曲线齿锥齿轮是与格里森、奥利康等齿制不同的一种新型曲线齿锥齿轮[1]。通过控制刀具和轮坯的相对运动,使齿轮的螺旋角按特定规律变化,保证所加工的锥齿轮不同锥距处当量齿轮的基圆半径不变,即齿廓形状不变,从理论上保证了可以使用一把铣刀精确加工整个齿面[2],而且根据需要可以设计成收缩齿或等高齿。其加工刀具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不需要专用机床,极大地降低了曲线齿锥齿轮的加工成本。对于需求量不大,但又要强度高、传动平稳、寿命长的大型相交轴运动,其尺寸大、难于用格里森、奥利康和克林根贝格机床加工,很适合于采用等基圆锥齿轮传动,如大型连续轧钢机、大型钻探机、大型圆锥破碎机等的锥齿轮[3]。
仿真加工是实际加工在虚拟环境下的映射,可对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和预测。VERICUT是CGTECH公司开发的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具备同时进行刀具轨迹和机床运动仿真的功能,能够逼真地模拟数控加工仿真过程。利用VERICUT软件平台对等基圆锥齿轮进行的仿真加工国内鲜有报道。基于此,本文在VERICUT环境下,规划了刀具加工轨迹、计算了起刀点坐标、求解了凸凹面转换中轮坯的回转角度、建立了刀具模型、编写了数控加工的主程序和子程序,最终实现了对该齿轮的加工仿真。所选用的机床、夹具、刀具、刀杆等和实际加工中完全一致,加工过程中的运动情况清晰,可视性好,为普及推广等基圆锥齿轮的数控加工提供了实例。
1 等基圆锥齿轮基本原理
等基圆曲线齿锥齿轮任意锥距处当量齿轮的基圆半径为:
由式(1)得齿线的螺旋角β与锥距R的关系为
式中:z为锥齿轮齿数;δ为锥齿轮分度圆上的锥半角,(°);αn为齿廓法面压力角,(°);R、Re为分别为任意点锥距和大端锥距,mm;mt、mte为锥距为R、Re处的端面模数,mm;β、βe为对应于R、Re处的齿线螺旋角,(°)。
2 加工轨迹的规划
根据等基圆齿轮的理论[1],在其齿面仿形加工中,一个齿槽的凸面和凹面至少要走刀一次,完成凸面和凹面的加工之后会在齿槽中间形成一个棱,如图1所示。所以至少还需要一次走刀,最终完成齿槽的加工,如图2所示。本次仿真加工中,规划3次走刀完成齿面、齿槽的加工。实际中为了齿槽的更规矩和更合理,走刀次数可适当调整。
等基圆锥齿轮加工中,刀具辅助坐标系在冠轮平
式(3)中:±中的“+”用于凹齿面,“-”用于凸齿面;r0理论齿线与其等距线之距离,由刀具尺寸确定,mm;s为沿理论齿线法向修形量,mm。式(4)中:±中的“+”用于右旋凹齿面或者左旋凸齿面,“-”用于右旋凸齿面或者左旋凹齿面;θ为理论齿线上锥距为R处的齿线极角;θd为理论齿线极径与刀具中心轨迹极径的夹角;根据文献[3],在工件坐标系下,刀具辅助坐标系坐标原点在分锥母线上的向量为:
根据式(5),即可求得指形铣刀特征点在分锥面上的轨迹,如图3所示。面上的轨迹极坐标方程为:
3 加工起刀点坐标计算
加工仿真的机床模型如图4所示,轮坯和夹具安装于工件箱上,工件箱根据齿轮分锥角绕着和Y轴平行的轴线回转。加工齿轮时,轮坯和夹具绕着轮坯轴线回转的同时,刀具箱沿着X轴做进给运动,二者联动即可完成加工[2]。刀具箱还沿着Z轴可以做进给,完成进刀、退刀运动。
从机床正上方沿着机床坐标系的Y轴向下看,建立如图5所示坐标系,XOZ为机床的坐标系,是机床运动所依赖的坐标系,在没有刀具偏置、没有定义程序零点的情况下,刀具从其零点依照程序开始加工运动。
X1O1Z1为工件坐标系,它用于工件、夹具的安装,相对于机床零点有一个偏置量(x1,z1)。虚线所示的位置1是工件安装位,位置2是根据工件分锥角对工件回转后的位置。其回转中心为工件坐标系的坐标原点。
XpOpZp为程序坐标系,刀具加工的起刀位置即在程序坐标系的原点。它相对于机床零点有一个坐标偏置(x,z),这个值就是要求的起刀点坐标。
图5中,a为夹具长度,mm;b为工件安装基面至分锥顶的距离,mm;c为分锥母线长度,mm;由图可得:d=(a+b)cosδ-c;x=x1-d;z+z1=(a+b)sinδ;z=(a+b)sinδ-z1。
4 凸凹面转换分度角计
冠轮平面[2]上指状铣刀与齿线的相对位置关系见图9,根据等基圆锥齿轮理论,当刀具沿着特定的运动轨迹运动时,刀具曲面包络出凸面或者凹面齿线。加工凹面时,在齿轮大端起刀处,冠轮平面上指状铣刀中心和理论齿线起点的夹角为θd1(图6),对应于实际的轮坯加工中,指状铣刀中心和凹面齿线起点的夹角为e1(图7);加工凸面时,在齿轮大端起刀处,冠轮平面上指状铣刀中心和理论齿线起点的夹角为 θd2(图6),对应于实际的轮坯加工中,指状铣刀中心和凸面齿线起点的夹角为e2(图7);
根据等基圆锥齿轮理论,θd1、θd2是理论齿线极径与刀具中心轨迹极径的夹角,
根据冠轮与轮坯的对滚关系[2]得:
实际加工中,刀具是沿着图6中的极径做直线移动的,轮坯按照特定的规律回转[1]。加工完毕一个凹面后,轮坯要进行分度,分度角度是图7中的θ角。加工完所有的凹面以后,轮坯要进行图7中的θx角度的回转,进行第一个凸面的加工,在下一个凸面的加工中,分度角度依然是图7中的θ角。分度角θ=360°/z,其中z是齿轮的齿数。图 7 中,θ1= θ2= θ/2,所以不难求得 θx角度,θx=θ1-e1-e2。
5 建立刀具模型
5.1 刀具截形的求解
指形铣刀轴截形切削刃部分应按其当量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廓设计[1]。如图8所示,刀具轴截形坐标系σa(oa-ia,ja)的原点为当量齿轮的中心,刀具中线为齿间对称线;刀具辅助坐标系σn(on-in,jn)的原点为刀具轴线与当量齿轮分度圆的交点。
图8中,AB为圆弧,CD为设计刀具处当量齿轮齿廓渐开线,BC为连接AB与CD间的直线。轮齿齿廓修形由刀具廓线修形来实现,刀具廓线采用抛物线修形,修形中心点选择在当量齿轮分度圆上,修形量在圆周方向上度量,且仅对E点以上的部分修形,修形刀具廓线为ABCED',半径rk处的修形量sk[3]为:
式中:lk0为齿廓修形参考点到修形中心点的距离,mm;sk0为lk0处齿廓修形量,由啮合分析确定,mm;rv为当量齿轮分度圆半径,mm。加工锥齿轮齿廓工作部分的刀具廓线CD段在坐标系σa下的方程为:
5.2 VERICUT模型的建立
依据式(8),通过编程计算,可以获得一系列坐标值。打开VERICUT的Tool Manager界面,在图9所示的左方输入相关点的坐标,其坐标原点在图9中右边所示的O1点。
实际加工中,Z向进刀时,O1点须进给到程序坐标系的原点,以保证和等基圆锥齿轮的加工原理相符。但在VERICUT中,刀具安装的基点在图9中的O点,所以O点进给到程序坐标系的原点,因此在定义程序坐标系时,刀具Z向偏置距离Z1即可。生成的刀具安装在刀柄上后如图10所示。
6 数控仿真加工
6.1 加工程序
在加工程序的设计中,凸面加工使用一个子程序,凹面加工使用一个子程序,中间齿槽部分使用一个子程序,通过主程序调用子程序循环即可。具体程序的主体设计如下:
6.2 仿真结果
图11是轮坯只经过凹面、凸面切削后的状态图,对齿槽中间需要进行的第三刀辅助加工显然就容易实现了。将计算所得的理论齿面点导入三维软件,建立精确的齿轮三维模型,然后另存为stl文件后导入VERICUT软件,将仿真加工所得的齿面和该理论齿面进行比较,图12是比较的结果图。过切与欠切检测精度设为0.03 mm,图中除过切、欠切区域,其余部分齿面误差小于0.03 mm。
由图可知,指形铣刀加工的轮齿凹面小端有过切,大端有少量欠切;加工的凸面大端有少量过切,其余部分和理论齿面重合。齿槽底面显示欠切是因为只仿真加工了轮齿侧面,齿槽底面未精加工的原因。分析比较结果说明,所加工的齿面和理论齿面基本一致,运动轨迹求解正确。
7 结语
根据等基圆锥齿轮理论,通过合理的刀具轨迹规划、起刀点坐标计算、凸凹面转换中轮坯的回转角度求解、刀具的设计、实现了等基圆锥齿轮的数控加工,验证了等基圆锥齿轮数控加工的正确性及可行性,也为等基圆锥齿轮的数控加工提供了实例。
[1]蔡春源,程乃士.等基圆曲线齿锥齿轮原理.中国,91210712.X[P].1990.
[2]巩云鹏.等基圆曲线齿锥齿轮传动原理、强度分析与跑合仿真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1996.
[3]蔡春源,程乃士.等基圆曲线齿锥齿轮原理[J].机械工程学报,1992,28(3):61 -64.
[4]巩云鹏,张伟华,蔡春源.等基圆锥齿轮的齿面啮合特性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8(S):360 -364.
[5]张卫青,张明德,郭晓东,等.全数控锥齿轮铣齿机运动控制方法及切齿实验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9,20(22):2733 -2737.
[6]唐进元,蒲太平,颜海燕.螺旋锥齿轮双重双面法多轴联动数控加工计算机仿真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2):25-29.
[7]韩佳颖,王太勇,李清,等.准双曲面齿轮切削仿真及齿面误差分析[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0(1):112 -116.
[8]胡立志,赵家黎.圆弧齿轮指形刀具齿形计算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2(5):99-102.
[9]李铁军,朱成实.等基圆锥齿轮加工刀具轨迹的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4(1):20-23.
[10]Gong Y P,Ding S C,Cai C Y.Analysis of tooth form error of equal base circle bevel gear[J].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China:English Edition,1996,18(1):52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