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云儿女》:白色恐怖下的十人接力赛

2013-09-27陈树凯

电影 2013年1期
关键词:夏衍聂耳田汉

文/陈树凯

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来自这部《风云儿女》。从田汉的大纲、夏衍的剧本、聂耳的谱曲到贺绿汀的配乐,恶劣环境下的电影创作就像是一场接力赛,持棒的选手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好地完成了任务。当庄严的国歌奏响,同样不能忘记的是这些电影人在那个时代付出的激情!

1934年秋末,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上海,那一天司徒慧敏和一位朋友正从西郊虹桥冒着风雨回到市区,为的是审看经过四次修改的《桃李劫》样片。狂风暴雨的夜晚,正如同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环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租界采取恐怖、绑架等威胁手段,迫害爱国进步力量,强逼电影公司如联华、明星等排斥左翼电影工作者。1933年的冬天,田汉、阳翰笙等所支持的艺华电影公司在金司徒庙的摄影场被反动派唆使的暴徒捣毁,左翼人士新筹建的“电通影业公司”应运而生,夏衍、田汉等领导公司的电影创作,司徒慧敏担任摄影场主任,在他们的努力下,陆续招募到了很多优秀的创作人员:编导袁牧之、应云卫、许幸之、孙师毅等,摄影师吴印咸、吴蔚云、杨霁明、冯四知等,演员陈波儿、王人美、王莹等,音乐家聂耳、吕骥、贺绿汀。《桃李劫》便是这个公司完成的第一部影片。

眼见《桃李劫》已经上映,电通的摄影棚迫切地要求尽快有新片开拍。为此,田汉创作的描写知识青年参加抗日义勇军战斗故事的《凤凰涅槃图》成为下一个计划。那时田汉只写了个故事梗概,可夏衍、阿英、孙师毅和司徒慧敏读了都觉得非常好。但是因为忙于戏剧创作,剧本初稿完成后,他就把改编电影剧本的任务交给夏衍完成。只用了两个星期,夏衍就赶写出电影的摄制台本,把片名从《凤凰涅槃图》改为《风云儿女》。

1935年的春节刚过,田汉和阳翰笙同时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夏衍、阿英也被搜索追捕。这天,夏衍刚好看到许幸之和吴印咸在上海联合举办绘画摄影作品展,他找到许幸之,建议两人从天一影片公司转到电通影片公司,拍摄这部《风云儿女》。夏衍说:“田汉和阳翰笙已被捕了,这部片子对当前的政治斗争有推动鼓舞作用。我们要尽快把它拍出来,和反动派作斗争。这是我们在外边的同志应尽的责任。”在这之前,吴印咸虽然已经结识了左翼进步人士沈西苓、田方、司徒慧敏等人,却并不了解斗争的激烈,也不是共产党员。而当时31岁的许幸之曾在1927年和1930年两次蹲过国民党的大牢,明白接受拍摄《风云儿女》的任务就意味着要冒坐牢的风险。但俩人非常清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拍摄抗日题材的片子,是爱国电影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最终两人都欣然接受了夏衍的建议,一个担任摄影师,一个成为导演。

当年,当田汉在交出影片的初稿后,仍打算为电影再创作一首主题歌。一天兴起,却因临时找不到纸,匆忙中把主题歌的一段歌词写在一个香烟盒的衬纸上。他原本的计划是分写几段歌词,却在只写出了第一段后就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歌词也未能再写下去。留在香烟盒的衬纸上的这段文字几经辗转送到了夏衍手里,变成了后来电影主题曲的歌词。而田汉的被捕,使得原本应该由他所写的《铁蹄下的歌女》的歌词,改由许幸之代为完成。

聂耳得知田汉被捕的消息,很快找到夏衍,激动地说:“听说田汉先生的《风云儿女》有一首主题歌,请交给我谱曲好吗?”看过田汉写好的歌词后,等不及夏衍的回答,聂耳又迫不及待地说:“请交给我干,我想田先生一定满意的!”原来,聂耳与田汉合作多次,《桃李劫》里的《毕业歌》就是两人共同完成,而且田汉还是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介绍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聂耳就谱写出《义勇军进行曲》的初稿。彼时,聂耳已经列在了国民党的“黑名单”上,考虑到他的安全,组织让他取道日本去苏联学习。可是出国的船期已经逼近,聂耳便向司徒慧敏提出,把未完成稿带到日本去修改。尽管担心赶不及《风云儿女》的后期录音,司徒慧敏还是在当年的四月末、五月初收到聂耳从东京寄回来的完整歌谱,田汉的歌词叫《军歌》,聂耳谱的歌曲名叫《进行曲》,歌词与歌谱,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无可挑剔。但歌名无论是叫《军歌》或是《进行曲》,都不够突出,便将歌名改成为《义勇军进行曲》。并且,为了使《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调和节奏更加有力,聂耳和孙师毅对歌词作了三处修改:第一处是在歌词开头将“起来”与“不愿……”完全分开,又在句末加上了休止符以作强调;第二处是将原歌词第六句“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修改成“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并在句尾也加上了休止符;第三处是在原歌词第七句“前进!前进!前进!”后再增加了一个“进!”。

曲谱完成后,音乐家吕骥、任光邀请司徒慧敏、郑君里、金山、顾梦鹤及青年歌唱家盛家伦等人组成一个小合唱队,经过几天的训练,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音棚里录了音,歌曲配器是由贺绿汀请当时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乐队指挥的苏联作曲家阿龙·阿甫夏洛莫夫完成的,乐队就是几把提琴,几个小号。因为没有自己的乐团也没有正式歌队,而影片的上映日期又被迫在端午节以前必须完成,所以那第一次的录音就作为主题曲转录到了《风云儿女》的电影胶片上。如果今天的观众中有人听得出歌声中还夹杂着一些广东语音的话,就是郑君里、顾梦鹤和司徒慧敏这三个广东人留下的破绽。

1935年5月24日,电影《风云儿女》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当日《中华日报》电影宣传广告上写着:“再唱一次胜利凯歌!再掷一颗强烈的炮弹!”而《申报》电影广告栏登载的该片广告称:“这儿有雄伟的歌——是铁蹄下的反抗歌!”

《风云儿女》剧照

片长:89分钟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黑白

制作公司:电通影片公司

摄制年代:1935年

导演:许幸之

编剧:田汉、夏衍

演员:袁牧之、王人美、谈瑛、陆

露明、王桂林

摄影:吴印咸

作曲:聂耳、贺绿汀

录音:司徒慧敏

美工设计:张云乔

猜你喜欢

夏衍聂耳田汉
化险为夷靠淡定
夏衍巧改剃头诗
我的爷爷奶奶——夏衍与蔡淑馨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对艺术的尊重
简论田汉抗战期间的诗词
第32届田汉戏剧奖获奖名单
“五四”回望: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田汉的戏剧批评
夏衍的不敢
永远的进行曲——田汉和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