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默欢乐中体现正确价值观“中国喜剧形态电影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3-09-26何丽莉
文/何丽莉
2012年11月29日,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主办的“中国喜剧形态电影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宏、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主任(馆长)傅红星和副主任(副馆长)饶曙光,以及40多位电影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和喜剧片导演出席了会议,30多位在京的电影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列席了会议。张丕民副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与会专家、学者和导演就中国喜剧电影传统、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现状以及如何提高国产喜剧电影品质、提升国产喜剧电影市场份额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副馆长)饶曙光
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宏
导演冯小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张宏森副局长首先致辞,他认为,喜剧电影在近年来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少投资不大,但价值观积极健康、形式新颖、创意独特、内涵丰富的喜剧电影都在社会、观众和市场上有着尚佳的表现。同时,他认为,中国当前的喜剧电影创作仍然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现在很多喜剧片的文化内涵不够,导致观众的口味不高,电影本身创作水平也不高,难以满足观众的期待。每年拍出来的数量不少,但是佳作不多,普遍存在制作粗糙、成本低的问题,并且缺乏对实际生活的体察,抄袭、恶搞成风,七拼八凑就拍出了一部电影。”张宏森副局长同时还表示,喜剧电影虽然目前存在各种问题,但其今后将成为类型片之一,并将打造中国喜剧电影品牌,实现喜剧片整体上的“升级”,并用冯小刚的贺岁喜剧和去年票房大卖的《失恋33天》进行举例,“喜剧电影还是要在嬉笑怒骂中让人能够找到真情,引发观众的共鸣。要做到将喜剧电影类型化,还要坚持中国特色,借鉴外来手段,加大对喜剧电影的研究与支持,做到在幽默欢乐中体现正确的价值观”。
与会专家认为,多年来冯小刚的贺岁喜剧堪称典范,能够将在娱乐化中给观众心灵上的慰藉,而且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用最简单的手法表达出最真挚的情感,能够在时代变化中抓住机遇,是很多喜剧导演应该学习的地方。
作为喜剧电影创作的代表,导演冯小宁当天也讲述了自己拍摄喜剧的经历,他拍摄的第一部《举起手来》在面世之初非常不被看好,后来影响力慢慢扩大,好评如潮,才有了系列电影的第二部,也同样深受观众喜爱。
据悉,本次会议的讨论成果将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