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3-09-26邓威伟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8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高中历史课件

邓威伟

《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因而多媒体教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历史教育教学中,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盲目追求多媒体教学形式给历史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多媒体辅助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和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优点

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信息世界,中国有悠久的五千年文明史,世界历史浩瀚无比。同时,历史又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人类对历史的了解,主要依靠各个时代遗留下来的汗牛充栋的史籍。因此,历史教师在日常备课、上课的过程中,紧紧依靠薄薄的一本教师教学用书是远远不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能轻松的聚集起尽可能多的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具有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和快速检索功能,使每一位历史教师拥有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并能够快速地查找到所需的资料为教学服务。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人们能够方便地传递图文声像等多样化信息,而且能够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超文本链接,这就为再现部分历史提供了可能。古今中外每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实物、图片、历史边界遗址等都能为历史教学所用,从而大大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历史视野。

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之处非常多。我觉得可经常运用的有如下一些方面:

第一、充分挖掘与教材内容有关的音乐,在一堂课的适当时候播放,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最可爱的人》一课时,在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时,多媒体播放《志愿军军歌》,学生很容易了解到抗美援朝的目的和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用学生们自己的话说,一边听歌,一边学历史,真是爽。

第二、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图片及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表格等资料,制成课件,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土地改革》一课时,教师把教材引言中的历史照片——农民拔除地主立的界碑从网上找到,复制到power point课件中,上课一开始,教师导入新课时,打开课件,让同学们观看照片,老师适时讲解、设疑:这幅照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有的还分了地主家的耕牛、农具和房屋等。

第三、充分利用与教材有关的影片等视频资料,再现离学生久远的历史,让学生观赏,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掌握历史知识。如教学《最可爱的人》一课时,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资料《上甘岭》的片断可播放给学生看。通过看影片,学生对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有了感性的认识,他们能很快归纳出原因:有的说志愿军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有的说他们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有的说他们具有严密的纪律性,有的说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赢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我们今天的幸福,他们保家卫国,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在历史科的教学中,经常可以运用影片等资料辅助教学,学生乐于看,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提倡。

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局限及注意问题

当然作为历史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育再好,它也只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美国学者克拉克一针见血地指出:“多媒体不能帮助学习,正如用汽车运食物不比马车运食物营养更为丰富。”多媒体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否则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那么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呢?

1、避免满堂灌的形式转移。

过去我们批评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但利用多媒体手段后,如果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让计算机从头到尾地“唱戏”,忽视教师点拨的作用,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同时教师的教学风格也无法体现,课堂气氛拘谨而不灵活,这样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终导致由原来的“人灌”到现在的“机灌”。教学效果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的语言、教态、情感对学生起着巨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生动直观不乏幽默的语言,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蔼可亲的教态,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因此,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不是老师撒手不管,任凭计算机牵着学生走,而是教师应该时刻对课堂进行宏观调控,同时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的交互功能,高屋建瓴地创设一些情景引导学生自学、思考和分析,使教师能按自己的需要组织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是受课件的限制和左右,失去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那样将会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

2、避免“盲目使用效率低下”。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种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如果老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越能显示教学水平,一味盲目使用,对于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也不会有明显增强。如果教师将大量的历史知识的板书和逻辑推导写入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这样学生对其印象反而不深,不易吸收,甚至有的学生连笔记都来不及记。我觉得不如老师在黑板上一边讲解分析一边板书,学生也能边听边想边记。特别是从网上下载的课件,使用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进行恰当的修改,否则,对别人来说是一个好课件,对你及你所教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好课件了。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存在“为了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用课件”的思想。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