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的高度就是教育的高度:访宜昌市西陵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朱昌林

2013-09-26曾宪波黄立明

湖北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西陵区西陵小班化

◎/本刊记者 曾宪波 黄立明 特约通讯员 肖 燕

2010年9月,朱昌林接过宜昌市西陵教育“操盘手”的接力棒,当时的西陵教育走在了全省教育的前列——已实现高位均衡。“如何突破西陵教育发展的天花板,推动区域教育持续发展”,自然成了摆在朱昌林面前的一大课题。经过调研和深入思考,朱昌林为西陵教育确立了“教育现代化与均衡优质化同步发展”的工作目标,实行“现代+精细+个性”的区域教育发展推进策略。按照这一愿景,近三年来,无论是坚持不懈地推进素质教育,还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办各美其美的品牌特色学校,屹立于“教育高地”的西陵教育依然是宜昌乃至全省教育的一张名片。朱昌林说:“有了优质资源,不等于就有了优质教育。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推动区域教育持续发展,思想和观念的发展创新至关重要。”

围绕并有效服务学生发展,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法”

朱昌林主政西陵教育以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项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抢抓宜昌市城市骨架拓展的机遇,累计投入9520多万元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绿萝路小学,就地整体重建明珠小学和东方红小学。按照规划,未来几年,西陵区将以每年装备一所学校的速度,逐步实现区域学校的现代化。

区域教育均衡永远是“相对论”,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不均衡。一些过去办学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比如区里的窗口学校——宜昌市实验小学,其办学条件已失去了“窗口学校”的风范。为此,西陵区适时启动了第二轮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朱昌林说,学校标准化建设不仅要考虑科学布局和建筑设计档次等表层问题,更要以科学的思想和理念作指导,使教育资源配置在学生“身边”,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

2012年秋季开学,正式交付使用、就地重建一新的东方红小学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目光。而这所学校的建设和资源配置,较好地体现了朱昌林的学校标准化建设理念。

这所投资2560万元重建的学校,一跃成为西陵区目前小学中建设标准最高、设施最优、环境最美的现代花园式学校。学校按照国家最新标准配齐了实验室、美术室、棋艺室、视频教室、电视台、微机室、图书馆、室内篮球馆等20间功能室和1间可容纳200余人的阶梯教室。每间教室和功能室,都安装了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

东方红小学的图书馆不再远离学生,就设置在学校教学楼,就在学生方便使用的地方,即便课间10分钟也来得及光顾驻足。图书馆内现有藏书24300册,生均达32本。图书馆的设计风格温馨、舒适,圆桌、转椅、咖啡、音乐,可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徜徉于书海。这里可以同时容纳一个班级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而且,学校还计划在每间教室设立“分馆”,方便学生“就地”借阅图书。

棋艺教室设有12张棋盘课桌,按学生4人一组配备,可保证学生人人都能参与象棋、围棋棋艺的学习交流。利用网络资源,学校围绕棋文化特色,还开发了数字化的棋艺互动学习平台。美术室配备了写生凳、写生画板、写生灯、写生教具。这间教室主要用于学生上绘画课和欣赏课。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尽情施展自己的创作热情。这里也是他们展现成长与进步、点亮激情与梦想的所在。学生们说:“没有谁会不喜欢这里。”家长们说:“真想回到童年时代。”外来参观者说:“这才是为学生的发展‘量体裁衣’。”

“在学校改建过程中,我们要求新学校的建设要始终围绕这样一个理念和目标:学习和实验紧密结合,资源就在学生身边,随时可用。”朱昌林认为,现代化的学校就应该营造“课程无处不在、教师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在、特色悄然彰显”的学习生活环境,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字化学习。

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作支撑

“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不能搞超级名校,更不能搞超级大班。”朱昌林说,近年来,西陵区新建了绿萝路小学,使铁路坝小学的学生得以分流,满足了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使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作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区,西陵区教育局承担了“湖北省实施国家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四个项目的改革实验工作,“小班化教育实验”即是其中之一。小班化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因材施教变得“触手可及”。

在选择“小班化教育实验”试点学校时,朱昌林颇费了一番脑筋,最终选定樵湖岭小学这所全区最薄弱的学校。

这所2010年以前每年只有10多名新生,服务范围内的学生大多外流的薄弱学校,在推进“小班化教育实验”一年后,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2012年秋季,学校原计划招两个班70名学生,结果报名登记的学生达到150多名。

一所学校能吸引家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能够在教师那儿得到更多的关注,小班化恰好满足了社会的这种教育需求。朱昌林说,樵湖岭小学能在“小班化教育实验”中焕发出活力,首先,在于教育局以学生发展需要为中心,配备了强有力的学校班子、改造了校园物质环境、打造了适应小班化教学需要的教师团队;其次,在于学校通过对学生分层、内容分层、分组教学,营造了小班文化氛围,免费开设20门探究性和拓展性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在一般人看来,小班化不外乎就是班额的减少,而这只是小班化教学的外在表现形式,其真正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教师充分的关注,使学生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朱昌林要求樵湖岭小学稳步推进教学实验,为在全区推行小班化教育积累更多经验。

为将小班化教育实验成果逐步向全区推广,西陵区在学校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求学校在硬件、软件上进行相应的配套建设,以达到适应学生差异、实现学生均等发展的目的。

教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资源

“教师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主体,如果缺乏人的现代化的气质,那么,他们就不可能自觉、自主地关注参与教育现代化的变革过程。”朱昌林认为教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

为此,西陵区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突破口,狠抓教师队伍建设。西陵区的教师培训经费按工资总额的4%纳入学校预算,并在教育项目预算中增设用于教师外出培训和骨干教师培养的专项经费。2010年到2012年,全区培训专项经费从30万元猛增到200万元,教师人均培训经费2012年达到了3000元。

朱昌林介绍说,为了用好培训专项经费,西陵区教育局明确规定:凡是与专业化发展无关的外出考察不批准;凡是学习后不能发挥辐射效应的不报销培训经费;凡是不用足培训专项经费的学校,校长绩效考核将受罚。同时,派出督查专班,定期审查各学校的教师外出培训项目和培训经费使用情况,确保培训专项经费用好、用足,发挥效益。

“教育理念的落后,会导致教师对教育改革的麻木!”在朱昌林的强力推动下,西陵区教育局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建立教师培训协作关系,计划用五年的时间轮训优秀教师。此外,他们还选送130名校长和教师到北京、上海等地名校考察或进行“影子培训”。

2011年,西陵区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先后4次邀请研究所专家团队到西陵区,对8位校长的办学水平进行发展性跟踪指导,较好地提升了校长的管理智慧。2011年3月,西陵网校全面开通。为满足师生在网校中同步学习、同步教学、同步教研的需要,西陵区组织区内278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参与网校资源的开发与管理。2012年5月,西陵区承办了第六届“京沪快线”,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熙、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小微教授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7个省市的知名学者、教授、校长共200余人齐聚西陵,共谋基础教育发展大计。

2012年9月,西陵区计划招聘30名教师,结果有700多人报名,竞争之激烈不亚于当地公务员的报考。为什么大家都愿意投身西陵教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理念超前的西陵教育,能够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全区教育青年后备人才已有5人走上了学校校级干部和教育局机关干部岗位,3人被选拔到区直部门,近千名教师在市级以上竞赛课中获奖或受各级表彰奖励。

朱昌林自称是教育“门外汉”。2012年,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先进单位、省最佳文明单位、省教育干部培训先进单位、市优秀教育局等20多项荣誉。在记者看来,有着湖北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学士学位和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学位的朱昌林,低调而平和,他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思想的高度就是教育的高度。

猜你喜欢

西陵区西陵小班化
清泰陵卜建影响西陵寺庙布局考析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效率
贺宜昌市西陵区诗词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圆满闭幕
千年之恋(二十二)
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创新成果亮相全国教博会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宜昌市西陵区创新举措开展全民阅读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宜昌市西陵区表彰31位“美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