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最爱的电影《饮食男女》

2013-09-26式微

电影 2013年1期
关键词:女声菜鸟李安

>>式微:

从大学爱上电影起,就一直在寻找“最爱的电影”,但这个珍贵的具有唯一性的名额就那么一直舍不得给出去。每每有同学问到这个问题时,我总是面露难色,号称爱电影的我居然说不出最爱哪部电影,就像陈景润不会解数学题一样难堪。直到不经意与它相遇,才知道众力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的滋味。等待总是值得的。

那是2006年夏天一个周六的晚上,我刚刚大学毕业没两个月,在现在的杂志社已经工作了4个多月。职场菜鸟的重重不适应和不可预知的心理负担压得我有点喘不过气,对于电影和文字的热爱似乎也在短暂的工作中被蚕食殆尽。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纠结的滋味依然可以瞬间刺痛我。

当时是抱着业务学习的目的下载了李安的“父亲三部曲”,因为前辈的指导,得知增加看片量对于一个菜鸟电影编辑来说多么重要,于是,就趁着写稿不忙的时候恶补电影。李安是我在大学期间就喜欢的导演,大四的寒假看了《断背山》后,对他更是青睐有加。知道他的“父亲三部曲”是在做了六年家庭“煮夫”的基础上完成的,就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或许,我那时的心态跟曾经郁郁不得志的李安有相似之处吧。

记得那时应该是8月,因为前一年超级女声的火爆,使得第二年的快乐女声也颇为引人瞩目。我当时坐在租住的不足10平米小屋的凉席上,眼前摆着新买没多久的电脑和小桌板,身旁就是电视机,为人亲切的二房东和一个过来看我的同学坐在床上看快乐女声,热烈地讨论着自己支持的偶像。电视里不时传来高昂的歌声,她们爽朗的笑声也在我耳边回荡,屋里的气氛跟炎热的空气相得益彰。那时的我,就这样“静静地”看完了“父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然后,站起身,伸了伸腰,微笑着对两位沉醉在快乐女生歌声里的女性同胞说:“我终于找到最爱的电影了。”时间过去太久了,不太记得她们当时的反应,但肯定没为我欢呼。我如获至宝的心情只有自己懂得。“最爱的电影”是一笔多么值得纪念的财富啊。之所以让心底这么一个重要的位置名花有主,当然是因为无法抗拒,在看最后十五分钟时,剧情大反转的速度弄得我有点措手不及,而它又如此吸引人,以至于带给我的惊喜远远多过我的期望,所以我只有缴械投降,将这个名份拱手相让,心里还流淌着欢乐的眼泪。李安,你真厉害!从此要做你的脑残粉(那时还不流行这个词,现在补充上的)。

《饮食男女》剧照

如今回想《饮食男女》带给我的震撼,除了最后十五分钟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变化外,另外的感动大概来自于李安的自我突破。说实话,《喜宴》看得我非常欢乐,当时就想这一定是三部曲里最好的电影,没想到《饮食男女》非但没有让人失望,还多了一分磨砺和升华,以及那么多的意料之外。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码了一篇四五千字的文章,发在了天涯社区影视评论板块,那时,我还是这个板块的斑竹。文章名字叫《有种讽刺,也叫生活》,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沉淀的力量,就像刹那间遇到知音,电影里传达出的那种无奈和默许,跟我心里对工作和梦想的感觉吻合得一塌糊涂。我在文章的开头写下“你越想逃开,它越不会离开。这才是生活。”就好像我一直想在工作中随心所欲写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不想因为分配任务,硬着头皮写自己都看不下去的稿子,但这就是生活,没有理由,你就要接受。原来最想逃离家的二姐家倩留在了家里,原本只有她有对象,最终只有她是孤零零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变化无常,不管要不要认命,这都是注定的宿命。生活用它自己的方式磨平了我们的棱角,我们要微笑着学会接受,并且感恩。生活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在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诠释得很透彻,小明临死前说出了小四纠结的根源,“我就好像这个世界一样,是不会为你而改变的!”看来,不管是青葱少年小四,还是职场御姐家倩,都会碰到同样的问题,只是天真如我们,要如何从心底认清并且接受这个事实,有点难,或者,很难。

猜你喜欢

女声菜鸟李安
青梅竹马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陛下
黑客传说
名人读《意林》
菜鸟出更
菜鸟出更
菜鸟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