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3-09-25许薇
许薇
摘要:创新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基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才是重点。创新教育的根本在高素质教师,因此,我们广在教师要迅速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本领,树立创新意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水平
创新能力是指利用已知理论和技术创造出独特、有新意、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高中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平台。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化学教学谋求创新能力的提高已成为大势所趋。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普通高中生更是如此。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化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进行简要探讨。
一、设置课堂问题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学习状态。在这种环境下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迎合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讲授课程时,要重视学生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敢于猜想、敢于质疑,培养他们发现新问题、探求解决方法的能力。因此问题情境的合理设置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种气氛下,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让他们不断深入到问题本质,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为重点,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
例如,在教授“氢氧化铝”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该物质的两性性,教师可以先演示氢氧化铝和盐酸的化学反应,再设置问题:氢氧化铝为什么既能和氢氧化钠(Al (OH)3+NaOH=NaAlO2+2H4O)反应,还能和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氢氧化铝究竟定义为碱还是酸?借着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教材知识,让他们自己探寻答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再比如,学习原电池时,教师可以把常见的金属锈蚀防护作为问题切入点:①钢轨、金属徽章、刀片、脚手架、钢架如何进行防锈。②学校的硬件设施防腐情况怎么样?如何对这些设施进行有效保护?这些问题贴近实际,靠近日常生活,巩固了基础知识,也可以藉此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并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燃烧与灭火”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取来两块白磷,在80摄氏度的水中放一块,在水上的铜片再放一块,实验效果出来后,提问:水中的没有燃烧,为什么水上的发生了燃烧现象?并由此深入,引出燃烧条件这一问题,也即氧气和自燃点,促发他们不断探究、不断思考。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实验,学生很快就能明白白磷自燃原因以及燃烧条件,这不但能够使得学生印象深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根据化学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还以原电池教学为例,可以给学生设问:能否用厨房里的蔬菜水果制作原电池?这些原电池中哪种组合能获得最大的电流电压?它们能否充当电动车动力源?这些问题需要学生深入生活,并亲自动手,找寻答案。同时这也能作为课外作业或寒暑假作业,让他们利用假期自主利用生活的物品制造简易原电池。
在铁与水蒸气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该反应的发生条件、化学机理自行组建实验方案。在设计完成后,再让他们分组讨论,对比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引导他们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调动他们创新的主动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思维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人格,要经常与学生平等对话、双向沟通,形成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要培养学生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发展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巧妙提出问题,要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质疑,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创新的机会,使学生在积极主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通过质疑释疑,树立创新意识。
大量实践表明,良好的实验教学手段能够很好的给学生营造创新平台,帮助他们探寻高中化学中的新原理、新现象。
三、紧密贴近生活,展现科技创新能力
教师在组织高中化学教学时,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营造创新情境,使科学理论融入日常生活。现实生活中,一个引发关注的事件、一场美丽的景象、一个老面孔能不能将它们与化学联系起来?如果能,那么怎么运用现阶段所学的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这些情境都能够很好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身影,体会化学的实际意义,从而激励他们大胆进行科学创新,着手进行自然改造,最终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创新能力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富有创新意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直观、生动的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观察认识、思考问题,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要帮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原理和方法,获得新知识,形成新能力。例如,初三年级学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知识时,利用实验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打开收集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盖,迅速向里面倒入适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塞紧瓶盖,用力振荡,很快看到矿泉水瓶凹陷。这样不仅可激发学生兴趣,还可引导学生积极探求其机理,认识其本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科技是创新的温床,科技能够大大影响到创新意识的生成。教师应当设法为学生开展一些科技活动。化学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家庭小实验,进行一些有趣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验;同时引导他们撰写论文,学会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对以后的大学学习也是大有裨益。在培养学生创新活动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到工厂、农村进行参观走访,编写调查报告,提出相关设备的改进意见,时间和条件允许时,可以着手设计研究方案,并加以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金中,张传爱.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索[J]. 沙棘(教育纵横),2010(10)
[2] 李海军. 新课改下如何加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新课程(中学版),2011,(2)
[3] 闫辉、唐煜.《浅议高中化学等效平衡》,《才智》,2009 年第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