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结肠动力研究
2013-09-25迟旭
迟旭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 518036)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功能性便秘最常见的类型,是由于结肠动力障碍,肠内容物滞留于结肠或结肠通过缓慢引起的便秘,又称结肠无力。STC临床特点为排便次数减少(3次/星期),无便意、排便困难和粪质坚硬。笔者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STC患者30例,并与药物治疗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选60例STC患者来源于消化科门诊。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9~70岁;病程1~28年;排便间隔时间3~10 d。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8~68岁;病程2~30年;排便间隔时间3~14 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排便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诊断标准[1];②经结肠镜检查排除结肠、肛门直肠器质性疾病;③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排除出口梗阻性便秘;④详细询问病史及生化检查,排除对胃肠道功能影响的系统性疾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选用一对自粘皮肤电极贴背部的脾俞穴和大肠俞穴,另一对电极贴同侧下肢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两对电极分别与双通道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型号 LH202H)相连,频率 2/100 Hz,波宽 2 Hz时为 0.6 ms,100 Hz时为0.2 ms。刺激强度从0 mA开始逐渐加大电流,一般到5~6 mA时受试者有轻微感觉,达到可以耐受而不产生疼痛的强度为准(约为10~30 mA)。每次30 min,每日1次,疗程为4星期。
2.2 对照组
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饭前30 min服用。疗程为4星期。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结肠通过时间(结肠内钡条48 h、72 h排出率)。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2]。
治愈: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每1~2天1次,大便性状正常,表现为成形软便,排便通畅无困难,便后无残存感。
好转:排便次数正常,但不稳定,残存便后不尽感。
无效:各项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3.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参数。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5。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结肠内钡条排出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结肠内钡条48 h和72 h排出率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治疗组治疗后48 h和72 h排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结肠内钡条48 h排出率比较(x±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结肠内钡条72 h排出率比较(x±s,%)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慢传输型便秘是一类以结肠传输减慢为特点的顽固性便秘,约占功能性便秘的45.5%。本病属于中医学“便秘”范畴,与虚秘较为相似。中医学认为脾运无力、阴寒凝滞、热灼津液、气滞不行、风气壅滞、下元虚冷、血虚津枯、肾阳失煦,以及情志不舒、嗜食精良厚味、久坐少动、久卧等都是引发此类便秘的原因[3]。其发病与大肠、小肠、肺、脾、肾等脏腑有关,其中以脾胃虚、大肠传导无力为主,以虚为主,且虚实夹杂。针灸治疗便秘有一定疗效[4-8]。笔者采取局部取穴和远道取穴、表里经取穴、辨证选穴相结合,选取大肠俞、脾俞、三阴交和足三里穴。大肠俞配脾俞调理脾胃大肠气机而润燥通便;足三里益气健脾胃,和肠消滞;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滋阴生津健脾,配足三里,表里(脾胃)经配穴共同调理脾胃以润肠。诸穴合用可调理脾胃大肠之气,使气机升降顺畅,生津润燥使肠道润滑,又补又通推动肠道蠕动,从根本上改善STC的病理状态。
经皮神经电刺激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经刺激疗法,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达到治疗作用的电疗方法。人们发现通过皮肤电极刺激可以产生与电针同样的针刺效果。北京大学神经研究所的韩济生院士采用皮肤电极的方式,选用电针的适宜参数,设计了一种穴位刺激仪,即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它实际上是一种“无针的电针仪”。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频率上使用2 Hz与100 Hz交替出现的疏密波,这种模式可以选择性兴奋粗神经纤维,而不兴奋细神经纤维,还可同时刺激内源性内啡肽、脑啡肽、内吗啡肽和强啡肽等神经递质的释放。胃肠道正常生理性运动状态的维持有赖于中枢和局部神经递质,尤其是单胺类物质的活性。本试验通过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所选穴位进行经皮电刺激治疗,结果显示能明显改善STC患者的大便性状、增加排便次数,临床疗效显著;加快结肠的运转速度,从根本上治疗 STC,提高其生活质量。
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取不同穴位治疗,无损伤,无疼痛,可避免感染或疾病的传播;可同时选取前后不同穴位,不受体位的限制;避免了因长期服用泻药造成的肠神经丛损害以及其他药物副反应;也避免了手术切除全部或部分结肠所导致的术后并发症。本法操作简单方便,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Longstreth GF, Thompson WG, Chey WD, et al.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J]. Gastroenterology, 2006,130(5):1480-1491.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J].中华医学杂志,2000,80(7):491.
[3] 荣文舟.便秘[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87.
[4] 刘璇,刘志顺.针灸治疗慢性便秘诊疗特点的随机对照文献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4):215-218.
[5] 闫海飞,王莉.穴位埋线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3):152-153.
[6] 陈思良,陈支援,吕瑛,等.耳穴贴压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8):540-541.
[7] Duan JX, Peng WN, Liu ZS, et al. Clinical study on deep insertion at Tianshu (ST 25) for colonic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9(1):46-50.
[8] Lu YH, Deng N. Treatment of 40 cases of stubborn constipation by acupunctur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6,4(5):3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