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阴虚夹湿临床观察
2013-09-25丁喜艳刘顺益熊仁芬
丁喜艳,刘顺益,熊仁芬
(1.北京市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70;2.南京明基医院,南京 21000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因胃肠运动功能失调,幽门功能不全等因素导致十二指肠中的胆汁胰液等反流入胃所致的胃黏膜炎症。临床可见上腹胀痛、恶心、嗳气、晨起口苦甚或呕吐胆汁等表现。西医主要以重建胃黏膜屏障、改善胃动力等药物治疗。中医学对本病的描述早在《内经》中即有记载,如《灵枢·四时气》:“善呕,呕有苦,长太息……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有学者指出本病的中医病机主要有三方面,胆胃疏降失常;湿浊蕴阻中焦;脾胃虚弱。病因多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手术损伤[1]。
阴虚夹湿型可见头晕耳鸣、身体困重、胸脘痞满、手足心热、纳呆、便溏不爽或舌红少津、苔白或黄腻、脉细滑数或濡数等。若湿郁化热可见便秘、口苦。湿阻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则见上腹胀痛、恶心、嗳气、呕吐胆汁等。徐景藩教授指出形成本证的主要原因有三,素体阴虚,局部有湿浊;肝胃气滞而生郁热,久则耗伤阴液,气滞津凝而成湿浊;药物辛燥过度,或西药“制酸”过度,导致阴虚,而原有部分湿浊未尽化[2]。本证较之单纯的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及脾胃虚寒证临床治疗更为复杂,药物治疗滋阴恐助湿,化湿理气又恐伤阴。
我们采用针药并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阴虚夹湿,并与单纯中药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就诊患者共计6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中药组。针药组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2~45岁,平均32岁;病程1~7年。中药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3~49岁,平均34岁;病程1~7年。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胀痛、恶心、嗳气、呕吐胆汁等症状。并可见头晕耳鸣、体困重、胸脘痞满、手足心热、纳呆、便溏不爽或舌红少津、苔白或黄腻、脉细滑数或濡数等阴虚夹湿证的证候。胃镜下可见不同程度的胃黏膜粗糙,并呈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有黄色黏液糊附着;或见大量或中等量、少量胆汁自幽门反流入胃。
2 治疗方法
2.1 针药组
2.1.1 针刺
取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穴,手法为平补平泻,每次留针30 min。隔日1次。
2.1.2 中药疗法
采用一贯煎加减方,北沙参10 g,麦冬10 g,当归6 g,生地黄15 g,川楝子6 g,厚朴花6 g,广化皮6 g,生薏仁15 g。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
2.2 中药组
仅以一贯煎加减方治疗,方药组成及服法同针药组。
2.3 疗程
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复查胃镜,观察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订。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胆汁反流消失,胃液无胆汁染色,胃黏膜组织学改变恢复正常。
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胆汁反流明显减少,胃黏膜组织学改变明显好转。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复查无明显改变。
3.2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3.3 治疗结果
针药组总有效率为 90.0%,中药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针药并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阴虚夹湿总有效率优于单纯中药治疗。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灵枢·四时气》:“善呕,呕有苦,长太息……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上文提出本病的主要病机及针灸治疗本病的方法,临床患者病程日久或经治或未治耗伤气阴,阴虚则生内热,气虚则不能化湿或因素体阴虚,湿浊内停而形成阴虚夹湿证。此一证型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且易反复,针灸在本病的治疗中主要是扮演调理气机的角色。有报道以内镜测压术发现针刺足三里可使胃肠运动障碍的患者幽门括约肌收缩振幅和频率明显升高,认为针刺足三里穴对改善幽门关闭,治疗胆汁反流有效[4]。选足三里配膻中、太冲理气降逆,调和肝脾[5];取胃募穴中脘,调理中焦,行气活血,清热化滞,配内关以理气止痛,和胃止呕;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合穴,具清肝利胆、舒经活络的作用;三阴交为足太阴、少阴、厥阴交会穴,能调脾胃,益肝肾。此组穴位合用达到疏肝利胆、健脾和胃、理气降逆的作用。一贯煎出自清代名医魏之琇的《续名医类案》,主要作用为滋阴疏肝,主治阴虚肝郁证。方中重用生地为君,滋阴养血以补肝肾,壮水之主以滋肝木;配枸杞子益肝阴,养肝体,益精血,当归养血补肝,同为臣药;佐以沙参、麦冬既滋脾胃之阴,又滋水之上源,肺胃津旺,金气清肃下行,自能制木,共奏培土荣木、养金抑木之功效;川楝子既能疏泄肝气,又能顺肝木条达之性,且制诸药滋腻碍胃之弊。诸药合用共奏补疏兼施,寓疏于补,滋阴柔肝,条达肝气,使滋阴养血而不遏滞气机,疏肝理气又不耗伤阴血,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条畅。因方中滋腻之药较多,湿停者,不宜使用。故去枸杞以防过度滋腻恋邪,加厚朴花、广化皮、生薏仁以化湿泄浊。治疗结果表明针药并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阴虚夹湿总有效率优于单纯中药治疗,所谓“阳虚易治,阴虚难调”,阴虚夹湿用药取舍较为困难,以针药并治,可为本病的此一证型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1] 王玉芬.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述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1):9-13.
[2] 徐景藩.慢性胃炎阴虚夹湿应如何处理?[J].中医杂志,1992,(7):5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9.
[4] 张中一,陈家莉,朱生樑,等.胃镜下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的反应150例[J].上海针灸杂志,1995,14(1):11.
[5] Zhou SY, Sun HY, Chen JM. Treatment of 32 cases of bile reflux gastritis by embedding catgut in acupoints[J]. J Acupunct Tuina Sci,2005,3(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