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
2013-09-25刘媛
刘媛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措施包括溶栓、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等。一般认为,大面积脑梗死的定义为,梗塞面积直径在4 cm2以上,或者波及到两个以上的脑叶,或梗塞面积大于同侧大脑半球的1/2或2/3[1]。本文旨在探讨应用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治疗脑梗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5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提出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进行颅脑CT检查证实为大面积脑梗死。其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46~81岁,平均(68.3±6.2)岁,合并高血压37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5例、冠心病11例,在发病12~24 h内就诊。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比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基础疾病、脑梗死面积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每位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营养支持、控制血压、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等对症支持治疗,发病24 h给予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6 h/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2 g静脉滴注,6~8 h/次;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京珠,2次/d,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2 g静脉滴注,6~8 h/次;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①预后不良及死亡率:记录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脑疝、高渗性昏迷、死亡等情况。②神经功能恢复: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存活患者的功能缺失评分较之治疗之前减少91% ~100%、病残程度0级、肌力基本恢复至5级为基本治愈,评分减少46% ~90%、病残程度1~3级、肌力恢复至4级为显著进步,评分减少18% ~45%为进步,评分减少<18%为无变化,缺损评分增加>18%为恶化。以基本治愈率加上显著进步率为显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例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对照组(n=25)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肺部感染2例、上消化道出现2例,预后不良共8例(32.0%),观察组(n=25)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显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评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析[例(%)]
3 讨论
大面积脑梗死死亡率高,死亡原因主要是严重脑水肿及各种严重并发病,如急性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各脏器功能衰竭可致死亡,相关文献提出,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大面积脑梗死的预后关系最密切[3]。急性期治疗在使用足量脱水剂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肾功能,救治脑水肿应重用速尿,甘露醇最好用半量,药物的用量应根据肾功能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肌酐、尿素氮含量,一旦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立即停用甘露醇,并增大速尿的剂量,必要时采用透析疗法。
大面积脑梗死可引起脑主干动脉闭塞,导致其供血区域脑组织发生水肿、坏死及软化。在脑梗死发生早期,病灶位于缺血区中心,其周围脑组织为半暗区,因此在脑梗死急性期提倡抗血栓治疗,以限制栓子向缺血半暗区发展,然后再给予通血管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未死亡的脑组织。依达拉奉是临床治疗脑梗死的神经保护剂,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的羟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具有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及神经细胞过氧化作用,有效避免神经细胞坏死。吡拉西坦是1963年比利时UCB研究所首先合成的GABA环状衍生物,现广泛用于临床治疗颅脑损伤和脑卒中。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吡拉西坦注射液属于高渗溶液,有明显降低颅内高压的作用,该药降低颅内高压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渗压差来达到脱水作用[4]。吡拉西坦治疗脑梗死的药理机制主要是增加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强大脑腺苷酸激酶的活性,有效改善脑缺氧状态,而且还能减少酸性代谢物的生成,缓解或消除脑水肿。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认为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有效,能够有效阻止病情恶化,并逐步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1] 高见,师养宏.大面积脑梗死70例临床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2(16):2006.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 孟成金,李明.大面积脑梗死17例死亡之原因分析.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5):163.
[4] 蔡际群,范维岚.吡拉西坦注射液对家兔颅内压影响的研究.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9(3):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