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是当务之急

2013-09-23蔡恩泽晶苏传媒南京210019

产权导刊 2013年12期
关键词:政府经济

蔡恩泽 (晶苏传媒,南京 210019)

(作者为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眼下当务之急是要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而在政府和市场关系中,政企关系是一个主导环节。理顺了政企关系,政府和市场关系就有了和谐的基础。因此,理顺政企关系是改革的重头戏。

政府强势干预市场

新一轮经济改革如箭在弦,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变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调整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核心问题就是尊重市场、用好权力。市场机制顺畅了、市场体系完善了,权力领域的诸多“雾霾”相信也会跟着清晰起来。

经济学原理告诉人们,一个有所作为的政府在国家启动经济增长阶段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历史证明,每一个新兴国家的崛起,无不借助政府的力量来扫除市场障碍,启动经济增长。

欧美发达国家当年在兴起阶段都是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强制推动经济增长的。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政府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19 世纪 70年代的德国政府秉承俾斯麦首相的铁血政策,都创造了一个经济增长期。

即便是在以正统的自由市场自居的英国,为了拓展海外贸易,抢占海外市场,政府亲手创立了国营企业巨头——东印度公司。最初,英国人主要是利用东印度公司做生意,后来成了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东印度公司的徽章是两只鱼尾狮拱卫着商船,象征着东印度公司在国家力量的保护下乘风破浪,所向披靡。

但是,“把政府找回来”不代表“将市场踢出去”,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容小觑。各个市场主体在遵从市场规则范围内,根据市场价格信号,通过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来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优胜劣汰。如果市场力量一味被排挤,没有足够的市场活力来“润滑”经济,经济就会僵化,还会损害社会公平和正义。而政府也不得不过多地承担原本由市场担负的角色,疲于奔命,只是凭长官意志调配资源,不但容易错配资源,还会因分散精力而荒废其管理公共事务的本职工作,从而引发社会对政府的不满,最终失去大众对政府的支持。

当下的中国正在显现这样的弊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太过频繁,调控政策太过密匝,以至政策叠加效应相互抵冲,甚至与“市场之手”相互打架,有折腾之嫌。

比如在2011年经济调控中,政府一会儿出台货币政策保增长,一会儿又出台财政政策压通胀。前一拨政策尚未运行到位,后一拨政策又接踵而来。结果是GDP不增反降,CPI一路蹿高,调控不如人意,民声颇有微词。

从宏观经济学上讲,政府的调控是必要的,政府“有形之手”主要应对的是短期或临时出现的问题,市场机制才是配置资源的长期制度平台,市场“无形之手”才是经济正常运行的指挥棒。当然,“市场之手”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失灵的时候,毋庸置疑,政府不仅是制度框架的制定者,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但应有主次之分,如果落入政府万能的幻觉和政策操作的误区,就可能会带来旧体制的复归。

然而在中国,因为总是觉得眼前不停地遇到新问题、临时问题,所以政府总是在不断地运作临时管控措施,宏观调控一浪接着一浪,由临时性发展成常态化,使经济不能按照市场发展规律自然运行。

比如面临经济下行的问题,其实是市场客观规律使然,盛极而衰是新陈代谢的必然走向。中国经济经过十多年的高速运行,早就该回归一个正常的运行数值,无论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经济增长降速是不可避免的。就像高速奔跑的列车一样,一路嘶鸣,但到了一定站点,也要降下速度,检测,消除事故隐患,加水,补充后勤供给,然后再高速前进。

政府之手缘何闲不住

“政府的手”之所以闲不住,总要显示权威和灵性,是因为我们对政府作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

一是认为“政府之手”是万能的,试图颠覆市场原则。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政府一出手,立马就会出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壮观景象,挽狂澜于既倒,救市于危难之中。可事实并非都如此灵验,比如2010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之大、频率之高,是历史上罕见的,但至今在一些地方房价仍在高位运营,开发商与政府斗智斗勇,鲜有哪个开发商真的受到打击,不能不说是政府的尴尬。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说明还是市场有刚性需求,市场的力量不可抗拒。再比如城镇化建设,在一些地方,政府引导变成政府主导,包揽城镇化建设的一切,强迫农民“上楼”,结果造出了一些“鬼城”,大量楼盘闲置,城镇化成了政府官员政绩的一个标签。

二是认为政府信用最高。只要中央发话,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而且还把中央政府的信用延伸到省、地、县三级政府,使得国家的信用被无限放大,政府所受的拖累也被无限放大。比如一些地方随意搭建融资平台,动辄用政府财政担保,结果是融资平台出乱子,一堆烂账全部推到政府身上,政府信用被掏空透支,导致很多城市面临类似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空心化的境地。城市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也像击鼓传花一样一任一任往下传。走投无路之下,城市管理者靠卖地为生,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无一例外地都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积聚起来的土地财政好比是在建造空中楼阁,一旦土地卖完了,财政大厦必然轰然倒塌。

三是认为政府工程可挑大梁。许多地方见到经济速度下降就惶恐不安,于是凭长官意志,盲目上马政府工程,人为地拉动地方经济。比如大拆大建,表面上看轰轰烈烈,其实是埋下隐患。乱上项目,乱铺摊子,只顾给自己留下政绩,却给后任留下债务,留下社会不安定因素。河南省新野县是个有名的财政穷县,眼下投资千万元的公园正在给五星级酒店项目“让路”,尚未建好就被毁掉,现场满目疮痍,一座被挖得面目全非的假山上长满荒草,旁边孤零零地竖立着公园内曾经精装修过的公厕。短短3年多的时间,该县因重复建设毁掉的新建项目就多达5个,总造价超亿元,引致当地群众对政府的巨额浪费怨声载道。

在认识偏见的驱动下,政府的功能被无限放大,政府管控的范围在扩大,政府调控经济的力度在加大,同时还会“顺手牵羊”从对经济的管控中与市场分羹,与民争利,在整个社会分配中攫取的利益更大。

而且政府这只闲不住的手总是想审批这审批那,设置一道道政策门槛,特别是歧视民营企业,有的甚至在审批之中捞取好处,强化一个部门获取灰色收入,所谓“不给好处不办事,得了好处乱办事”,同时滋生腐败。一些官员在强力管控经济中中饱私囊,夹私自肥,将“政府之手”弄脏,损害政府形象。

理顺政企关系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过去的市场经济可以称为1.0版市场经济,带有命令经济体制的遗产,妨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的基础作用。眼下要在规则基础上建立2.0版的竞争性的市场,要消除行政垄断、行政干预。这就要求必须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是理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特别是政府和国企的关系。眼下的现实是政企不分,权力对市场指手画脚。政府将国企揽在怀里,舍不得让其“单飞”。而国企也热衷于抱着“奶瓶”,享受垄断政策的福荫,成为改革开放的既得利益者,但也成为了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绊脚石。多起国企海外并购失败的案例表明,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国企的国有性质往往成为融入全球化经济的阻碍。

因此,要努力将我国传统的父子式的政企关系变为新型合作伙伴的朋友关系,形成政府与企业良好互动的发展局面。

首先,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定位应从“划桨”变为“掌舵”,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由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政府要弱化对市场的管控力度,要以壮士断腕的气概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垄断行业、土地制度、金融体系、财税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体制以及对外开放等八个重点领域的改革,理顺政府与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各种形式企业之间的关系,确保政企分开,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使其按市场规则规范运行,以便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其次,要充分履行政府职能,加快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四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新体制,整合各方管理资源,优化组织结构和职能配置,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良有效的外部环境和制度条件。政府要将闲不住的手腾出来关注社会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强公共事业管理,加强民生保障管理,做自己该做的事,使社会管理趋于常态。

再次,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建设,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构建社会和企业对政府的监督、诉求及对话机制,加强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意识和回应性,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确保政府与企业间形成互动发展机制,形成合作共赢的生动局面。

此外,企业也要自尊自爱自强。国企摔掉“奶瓶”,对离开国家的政策保护要有必胜的信念。国企凭其个头大,资本雄厚,信息灵通,又有深厚的政府人脉资源,在市场布局上完全可以捷足先登。国企产业集中度高也是一大优势,在行业内部容易抱成一团,共同对“敌”。况且国企强大的凝聚力所积淀出的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敬业忠诚度、精神归属感,更是国企独有的强大优势。

猜你喜欢

政府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用“打包法”衡量政府投入不科学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政府必须真正落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