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强化

2013-09-22罗晓辉

化工管理 2013年7期
关键词:竞争力培育核心

文/罗晓辉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从本质上来看,核心竞争力是指扎根于企业内部、不易被对方所模仿、能使企业实现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体现,是企业在配置和使用某种生产要素,如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品牌建设、顾客服务等具有关键竞争力和独特专长,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及难以模仿性等特点,是影响企业整体绩效的主要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一旦有了这一关键的战略性资源和能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便有了最为有利的优势,能够为企业与客户带来独特的价值与利益;而忽视或漠视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企业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企业需更加关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一、当前我国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原因分析

整体上来讲,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对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仍未能全面把握,培育严重不足。究其原因在于理念与能力的限制,具体来讲:一是受整体经营管理能力的限制,当许多企业仍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明显不足,在企业运作中直接表现为缺乏明确竞争优势战略,没有主导产业、产品或特色服务等,缺乏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基础。尤其是部分企业过于追求大而全,导致企业盲目超速扩张、过度多元化,难以集中精力做好企业的优势项目,甚至背离于自己的核心专长,导致优势不再。二是受我国整体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部分企业的成功往往归结于偶尔性因素或机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领导者的侥幸心理,这也导致企业忽视了对于自身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视。三是企业经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规划,盲目跟随市场变化,更谈不上企业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与强化。四是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于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人才的流失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人才的流失直接导致的往往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流失,包括核心技术,核心经营管理理念等。

二、培育与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强化离不开健全的市场经济运作体制的有力支持,良好的市场环境将有利于通过公开、透明、公正的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实现优胜劣汰,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增强企业提高自我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压力与动力。这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宏观调控作用,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促进我国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保障,需企业高度重视,不断地重塑与强化企业的微观动力机制,从而真正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以人为本

归根到底,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提升和强化的基础。没有一支优秀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直接受到影响,更不用提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因此,在培育强化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需有一支专业性极强的优秀人才进行相关具体工作的开展,要积极推进企业人本管理的形成与强化。一方面,企业作为人格化的组织,往往带有深深的一把手的烙印,企业家个人的人格魅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企业管理层要注重自身企业家人格与素质的提高,不断地更新理念、调整方法,不断地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成长,追求企业的成长,发挥个人在企业成长发展及核心竞争力培育强化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作用,用一流的企业管理层带出高水平的一流的团队,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最为重要的载体,也是企业各项能力的基本单元。企业只有通过对于人才的有效合理组合利用,形成企业独具个性的人才体系,才能真正地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打造及整体绩效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企业要营造良好的尊重人才、尊重人性的企业文化氛围,加大对于人才的培训、开发力度,尤其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使知识、人才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的基础。

2.正确认识核心竞争力,做好规划

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真正内涵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的首要任务。不同的企业由于所处行业、规模、员工特点等的不同所具有的能够独立运作的竞争优势显然也各不相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基于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深入分析。一般来讲,根据内容表现的不同,企业竞争优势可分为技术创新、文化、品牌、资金,企业要全面深入分析市场的发展趋势及企业的战略要求,准确把握企业能力中最为根本的能量,认清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这一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和提升企业对于信息的处理与利用能力,培育企业自身的信息体系,以提供更为及时、全面、有效的信息为企业的决策经营管理,尤其是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强化提供基本的条件支持。其中,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杀手锏,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及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通过自主研究、或与其他机构,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研发能力,丰富企业技术储备内容,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核心竞争力的积累性特点告诉我们,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强化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是在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整合,由小到大不断得以形成与强化的过程。因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强化过程中要做好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形成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并具体分解各个时期的阶段性目标和措施,避免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过程中跟着感觉走的、随意性行为的发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3.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第一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强化的凝合剂,是企业维持核心能力的持久性因素,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强化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企业只有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将根植于独特企业文化中的先进、不断创新的理念用于指导企业的技术、体制、管理等的创新工作,才能积极推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行为。当前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构建需充分考虑到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要素及企业自身的特点,从而真正地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人才体系的效能。

4.提高维护与巩固力度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形成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一旦核心竞争力得以建立起来,企业要更加注重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稳定的支持、巩固,加大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成果的维护与巩固力度,将核心竞争力的维护与巩固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不断强化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真正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保障。其中最为关键的在于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提高战略管理水平和学习型企业的构建。具体来讲,积极推动学习型企业的打造,提供鼓励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及团队学习,使企业整体具备较高的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追求进步与成长,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化与提升提供最为根本的智力支持,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作用的发挥。其次,企业战略管理工作的提升则需企业对于市场的发展态势有更深的把握,对于企业的优劣势有更到位的认识,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正确科学的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要更加致力于富有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的形成,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出企业的活力与机制的积极作用。另外,可借助外界第三方机构的专业化优势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适应和均衡性。

5.重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作为当前促进企业管理升级、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信息化赋予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全新的内容,企业需从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关注与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具体来讲,通过信息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需做到正确看待,领导重视、做好规划、保障投入等。其中,要正确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的真正本质在于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企业现有资源的整合及有效利用,改进强化企业各种流,包括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物流等的集成管理,能为企业的管理带来根本性的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高层要深刻认识到信息化是一个涉及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的全局性工程,既要高度重视,又要身体力行,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竞争力培育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