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成人护理》课程建设探索
2013-09-21汪芝碧丁洪琼刘俊香
汪芝碧,丁洪琼,刘俊香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重庆万州404120)
《成人护理》作为一门新的高职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尽管课程打破学科界限、重组了教学内容,但在实施课程教学时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校《成人护理》课程组教师依托示范院校建设平台,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现对课程建设与实践体会介绍如下。
1 基于临床护理工作需求的《成人护理》课程建设
1.1 课程建设思路 课程组老师在调查临床护理人才需求状况及成人护理工作岗位能力的基础上,与临床护理专家、职业教育专家共同研讨制订了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成人护理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1],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成人护理典型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及新的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制订《成人护理》课程标准、梳理教学内容[2],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依托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中组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及终身发展能力,实现从临床护理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及时反映医学、护理学的发展,避免学校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工作脱节。课程建设技术路线见图1。
1.2 课程建设目标 以示范院校建设为平台,通过3年的课程建设,使《成人护理》成为一门教学和科研水平高、结构合理、师资队伍稳定的课程;具有一套体系完整、内容先进,符合培养目标、教学要求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具有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的优质核心课程,同时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新途径,最终提高护理毕业生质量、就业率及护士执业考试合格率。
1.3 课程建设内容 在成人患者的护理中,护士职业素质的内涵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疾病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及尊严的关心和关怀[3]。因此,《成人护理》课程建设必须充分挖掘护士职业素质的内涵,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思想和价值观念、求真务实的态度、良好的行为规范、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以促进诚信、奉献、恪守、创新等护理职业素养的养成[4]。课程建设具体内容包括: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双师”教师队伍培养、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更新、教学条件建设、教学评价方式建设及强化教学研究等。
1.4 课程建设成果 通过3年的建设,《成人护理》课程目前在本校成为了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高职护理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中形成了《成人护理》课程标准、课件、习题库等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并上网,《成人护理实训指导》、《临床情景案例》学习素材的编写出版,仿真情景体验教学方法改革论文等多项成果。
图1 课程建设技术路线
2 组织实施《成人护理》课程教学
2.1 对象与方法
2.1.1 对象 随机抽取本校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138名学生分为实验班(68名)和对照班(70名),两班学生年龄、教育背景及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2 方法
2.1.2.1 教学方法 实验班由双师教师运用《成人护理》课程标准等教学资源库及仿真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法[5]等新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对照班由非双师教师按传统《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分科课程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实施课程教学。
2.1.2.2 评价方法 (1)成绩评价:课程结束后,两班统一命题,统一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及综合评价,集体阅卷比较两班考核成绩。(2)护士岗位能力培养评价:课程结束后,由研究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专业知识、实际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综合素质等4个维度[6],共有24个条目。
2.1.2.3 统计学处理 以上评价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2 结果
2.2.1 两组考核成绩及综合评价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教学效果的比较(±s)
表1 两组学生教学效果的比较(±s)
理论考试:是指两学期期末实验班《成人护理》课程及对照班的《内科护理》及《外科护理》课程的卷面考试成绩均值;技能考核:是指课程中的技能运用考核成绩均值;综合评价:是指运用情景模拟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及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项目 实验班(n=68) 对照班(n=70)t P理论考试87.32±3.06 82.14±3.84 8.757 0.000 83.25±5.11 76.49±6.02 7.106 0.000技能考核 91.40±2.95 87.80±3.85 6.152 0.000综合评价
2.2.2 两班课程教学对学生护士岗位能力培养评价比较 见表2。
表2 课程教学对两组学生护士岗位能力培养的评价比较(±s)
表2 课程教学对两组学生护士岗位能力培养的评价比较(±s)
项目 实验班(n=68) 对照班(n=70) t/t′P 25.60±1.22 23.41±1.52 7.339 0.000实际工作能力 22.76±2.03 21.44±1.42 4.419 0.000社会适应能力 22.83±1.87 21.27±1.53 5.399 0.000综合素质 24.85±1.10 22.20±1.71 10.891 0.000总得分专业知识96.06±3.05 88.33±2.70 15.770 0.000
3 讨 论
3.1 《成人护理》作为一门新的按生命周期设置的高职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尽管在教学内容上较以前分科课程有了较大减少,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如部分教学内容落后于临床护理,缺少岗位分析和针对性,不能适应临床成人护理工作岗位需要[7];过多注重临床表现,很少关注患者的感情和心理反应;实践教学方式不佳,学时不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成人护理》课程标准与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纲部分脱节,学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较低;课程涉及多科疾病,学生学习难度增加等,因此,必须彻底进行课程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
3.2 基于临床护理需求的课程建设是中国目前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有效新途径。高职护理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但又有别于一般的职业教育。在高职护理教育课程改革及建设中应以护理职业分析为起点,及时反映医学、护理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强调护理教育必须与临床护理工作需求结合,与临床护理实践结合,体现“高职护理”的职业特色。表1、表2结果证明,以《成人护理》为例的课程建设与实践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综合评价,并较好培养了学生的护理岗位能力,两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基于临床护理工作需求的课程建设是中国目前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有效新途径。
3.3 在课程建设与实践中,体会较深的是双师教师的培养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成人护理》课程内容多而复杂,在教学中对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法的更新及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等方面都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必须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临床护理行业进行培训学习,实现教学与临床护理接轨,同时定期开展对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技能的培训,提高专兼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8]。
3.4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侧重于“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同时增加考核评价指标如案例分析、创设情景模拟练习[9]等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
3.5 目前,《成人护理》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最大的矛盾是课程设置与临床内、外科等分科科室的矛盾,使学生在见习及实习的过程中不能辨认内外科疾病,使学生感觉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这种情况需要临床带教老师的合理引导,因为若从医学诊断治疗角度看,内科疾病与外科疾病有明显的界线与区分,但从护理角度看,许多内、外科患者会有相同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需要得到同样的帮助与人文关怀[10]。总之,只有了解护理专业的发展现状,了解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成人护理》课程建设。
[1] 胡雪琴.高职高专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8):2432.
[2] 郭丽春.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科普,2010,11(22):53-55.
[3] 李晶.高职护理专业《成人护理》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15(8):1364.
[4] 梁谷.深化《成人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医学文选,2006,25(4):844-845.
[5] 黄文.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重庆医学,2010,39(4):501.
[7] 汪小燕.高职高专《成人护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全科护理,2010,8(7):1859-1860.
[6] 田莉.浅谈护士职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实用医药,2009,31(4):253-254.
[8] 邓才彬.医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探讨[J].重庆医学,2010,39(18):2443.
[9] 胡清伟.药理学教学中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思考[J].重庆医学,2010,39(15):2081.
[10]陈若冰.护理岗位职业能力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