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2013-09-21张学军
张学军
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技术的不断提高,像肾脏小肿瘤这种没有症状的病症被检查出来的概率越来越高,而治疗本病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相关报道称,直径小于4cm的肾脏肿瘤,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术术后无瘤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与根治性肾切除术效果无明显差异,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的发展,肾部分切除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在肾肿瘤中得到广泛应用[1]。本研究对肾部分切除术,河南省内黄县中医院对该技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省内黄县中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的肾肿瘤患者88例,对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1例,女37例。出现腰背部酸胀的患者有4例,腰痛情况的患者有7例,乏力的患者2例,血尿的患者3例,其余患者无明显症状。其中,合并高血压17例,合并糖尿病9例。从CT显示来看,肿瘤直径1.0~7.0cm,平均直径为3.2cm;肿瘤位于左肾49例,肿瘤位于右肾39例。
1.2 手术方法 选择经过腰部第11或者第12肋间的切口为手术的入路。一层一层地切开,直到肾脏暴露出来,进行仔细地检查,将肿瘤的所在位置找到,将肾动脉以及静脉进行解剖,采用没有损伤的血管来,将肾动脉阻断,将阻断时间记录下来。在肿瘤包以外的0.5~1.0cm范围内的肿瘤与部分其他组织用刀或者剪刀完整切除。将肿瘤切除以后,对大体标本进行观察,按照切缘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为避免由于缺血而对肾造成的损伤,在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液体补充。在手术中,进行仔细观察,如果发现肾集合系统出现损伤的,采用4-0可吸收线进行修补,防止手术后出现漏尿等情况。如果肾的创面损伤较小,采用1-0可吸收线进行网状缝合,反之,则应采用止血纱布进行走填塞。缝合以后,将肾血液及时开放,止血后,在肾周放置引流管,最后将切口逐层缝合[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0~5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患者生存率为100%,肿瘤无复发生存率为98%。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肾小球滤过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周与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比较(ml/min)
3 讨论
感染、出血、尿瘘和肾功能不全是采用肾部分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在13%~19%[3]。而采用部分切除术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创伤小,可以尽早下床运动有关。肾脏相对来说血管比较丰富,在部分切除时会出现出血较多的现象,本研究中采用阻断肾血流的方法,数据显示失血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是若阻断血管的时间太长,又可能影响肾功能。有报道显示,热缺血时间超过30min就能导致不可逆性的肾功能损害[5]。本研究显示,阻断时间在30min内和超过30min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都有下降,提示肾功能都有所下降。但是随访6个月,发现阻断时间短于30min的肾功能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由此,可以认为短暂的肾血管阻断对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的。
采用肾部分切除术对肾肿瘤进行治疗,其局部发生复发的概率较低,其远期生存率较高,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少,且能够将功能性肾单位最大程度地保留,相对较安全且有效。在手术中,将肾血管阻断,能够有效地将手术的失血情况减少,保证热缺血的时间在30min以内,肾功能也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1]刘志学.泌尿微创技术,我们走在世界前列—访卫生部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副组长、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邢念增教授[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2):776-780.
[2]许杰艺.低温下阻断肾动脉在肾实质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6,3(15):119-123.
[3]Fergany AF,Hafez KS,Novick AC.Long-term results of nephron sparing surgery for localized renal cell carcinoma:10-year followup[J].J Urol,2000,163(2):442-445.
[4]张宇,刘东,胡岚亭,等.后腹腔镜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比较[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1):9-12.
[5]韩精超,纪志刚,李汉忠.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1(5):30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