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超亿亩

2013-09-21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3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农业部

2012年,全国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2458万亩,增幅近30%。农业部从2002年起,以旱作地区为重点在全国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10年期间应用面积增加了100倍,2012年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面积超过1亿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保护性耕作是在地表有作物秸秆或根茬覆盖情况下,采用免耕或少耕方式机械化播种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可显著减少耕地表土流失及农田扬尘,增加土壤蓄水量,提高地力,实现稳产增产。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农业部将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重要内容。2012年,会同有关部委,安排基本建设投资3亿元,支持80个县(市)新建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基地;安排财政专项3000万元,在204个县(市)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2012年,我国保护性耕作实现了阶段性跨越,成效显著。推广面积快速增长,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实现了由北方旱作区为主向南方地区、由玉米、小麦为主向水稻、油菜、马铃薯等多种作物的拓展。保护性耕作机具种类大幅度增加,作业质量明显提高,新型稻作技术、大豆免耕播种技术日益成熟。据测算,2012年全国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2458万亩,可增产粮食4.9~14.7亿公斤,成本节约7.4~9.8亿元,节本增收达17.2~39.2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按全国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计算,相当于减少了CO2排放400~800万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2年度报告》对保护性耕作的节能减排效果给予高度肯定。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农业部
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印度农业部将国内小麦收购价格调高2.6%
巴西农业部对农药登记增长情况进行说明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国家图书馆农业部分馆成立
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