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2013-09-21武艳梅张雨涵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锦州000
武艳梅 沈 健 张 雨 张雨涵 戚 雪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 锦州 000)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本研究分别采用中等剂量和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RA,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RA患者110例,入选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1〕;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21~58〔平均(42.64±10.25)〕岁;病程3个月 ~12年,平均病程(4.75±3.18)年,均未曾接受正规治疗;按照RA关节功能分级标准:Ⅰ级62例,Ⅱ级27例,Ⅲ级21例。入选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可能影响RA评价的其他风湿性疾病,严重脏器损害,半年内应用过激素,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药物过敏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R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甲氨蝶呤(国药准字H20013089,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10~15 mg/w。研究组同时加用泼尼松7.5~15 mg/d(国药准字H42021394,湖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对照组加用泼尼松30 mg/d。治疗初期为尽快缓解关节肿痛,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可短期口服用一种非甾体抗生素。泼尼松在关节症状改善(10 d~2 w内)后即减量,总疗程12 w。治疗前后分别做胃镜、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前后及每4 w随诊1次〔2〕。
1.3 观察指标 患者和医生对关节炎的总体评估均按5级评分 (很好为1分,良好为2分,一般为3分,差为4分,很差为5分)。采用可视模拟分度表 (VAS,100 mm)进行关节疼痛分级,改善总体评价改善达20%及VAS改善达30%;不变:患者和医生对关节炎的总体评价改善少于20%及VAS改善少于30%;恶化:患者和医生对关节炎的总体评价及VAS评分加重〔3,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炎疼痛的评估 两组患者在治疗4、8w、12 w后关节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基线;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4、8、12 w后关节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患者及医生对关节炎的总体评估比较 治疗12 w后,两组患者对自身的关节炎评分均较基线明显改善;医生对两组患者的关节炎评分均较基线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自身评估及医生评估结果在相同时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在治疗12 w后,对照组中有6例(10.91%)患者出现碱性磷酸酶水平异常;而研究组未出现此类情况(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而研究组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炎疼痛的评估(±s,mm,n=55)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炎疼痛的评估(±s,mm,n=55)
与基线比较:1)P<0.05;下表同
评估时间 研究组 对照组基线54.85±17.24 54.25±17.57治疗4 w 36.85±18.651) 36.25±17.241)治疗8 w 23.01±19.011) 23.64±18.811)治疗12 w 13.24±15.671) 13.24±18.211)治疗12 w与基线的差值 -41.61±20.24 -41.01±18.25
表2 治疗前后患者及医生对关节炎的总体评分比较(±s,分,n=55)
表2 治疗前后患者及医生对关节炎的总体评分比较(±s,分,n=55)
评估时间 患者评估研究组 对照组医生评估研究组 对照组基线3.42±0.71 3.41±0.68 3.22±0.67 3.42±0.69治疗4 w 2.82±0.77 2.74±0.74 2.73±0.74 2.63±0.68治疗8 w 2.21±0.70 2.31±0.70 2.13±0.74 2.23±0.65治疗12 w 2.01±0.691) 2.21±0.691) 2.02±0.741) 2.23±0.631)治疗前后差值(12周-基线)-1.41±0.75 -1.20±0.76 -1.20±0.81 -1.19±0.78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55〕
2.4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自身评估疗效及医生评估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n=55〕
3 讨论
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在我国RA的发病率达0.3%~0.5%,具有发病率较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5~7〕。RA严重危害和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并给患者的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和负担〔8,9〕。早在1948年,当糖皮质激素(GC)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RA时,然而GC对人体的作用像一把双刃剑,激素的使用剂量及应用时间未得到规范,导致大量严重副作用的发生。近年来小剂量激素联合改变病情药物治疗RA这一方法已逐渐为学界所接受〔10〕。结果显示,本文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RA的临床疗效佳,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4):265-70.
2 接红宇,吴启富,丁朝霞,等.痹祺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2):195-8.
3 林恒钊.柳氮磺吡啶联合甲氨蝶呤及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2;18(7):932-4.
4 王 军,祖比亚,林德帅,等.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长期疗效〔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4):364-7.
5 张传海.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3):433-4.
6 曹 蕾,林 佳.雷公藤甲素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302-3.
7 林雪岩,陈玉辉.类风湿关节炎研究新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0-2.
8 秦祖杰,唐金钧,庞学丰.三联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223-5.
9 王 宇,张志毅.小剂量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10):11-4.
10 赵 凌.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