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一辈革命家对人民群众的至亲至爱

2013-09-21

党史博览 2013年8期
关键词:陈云朱德群众

■ 鲁 青

老一辈革命家对人民群众的至亲至爱

■ 鲁 青

中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了解党的历史,本文从各种回忆文章中,采撷和辑录了老一辈革命家在战斗、工作、生活中对人民群众至亲至爱的若干片段,以飨读者。

毛泽东的故事

人民就是上帝

1975年10月8日,毛泽东在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说:“人民就是上帝。”据在毛泽东身边做拍摄工作的舒世俊回忆说:有一次到下面调查,毛泽东严肃地对干部说:“县太爷要为民办事,不能当官做老爷,不深入下层,只坐在家里听汇报,象牙塔里的干部是不了解民情的。”然后,他突然问地方官员:“你们信不信上帝?”大家只是鸦雀无声地呆坐着,毛泽东对大家说:“你们不信,我信!”干部们惊呆了,没人吱声。毛泽东望着大家深情地说:“这个上帝是谁?他就是人民!谁惹怒了上帝,上帝是不留情面的,他必定要垮台!”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讲到愚公移山的故事时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了。然后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作帝国主义,一座叫作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人民大众。1938年8月5日,毛泽东在抗大的演讲中说:“马克思的主要先生是工农。”8月22日在延安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又说:马克思从无产阶级那里学习了东西,又去教无产阶级。1939年9月25日,他在一次讲话中又说: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第一是工人农民,第二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是从工农那里来的,工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无名英雄。毛泽东曾一再告诫党的各级干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当时,他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初,他又规定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后来,随着军队的转战和群众工作的实践,其内容不断得到补充、修改和完善。把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改为不拿群众一个鸡蛋,后来又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把打土豪要归公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并把三项纪律改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增加了洗澡避女人和大便找厕所,成了八项。后来,又增加了不搜俘虏腰包和进出要做宣传,成了十条。后来,又不断合并,恢复到八项,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年发布了这个纪律后,在纪律检查中,毛泽东发现个别战士吃了群众地里的玉米。除了对违纪的战士批评教育外,他让人找来一块竹牌写了一段话插在地里。牌子上写道:因为我军的战士肚子饿了,为了充饥,把你的玉米吃了,违反了纪律,现把二元钱埋在土下,请收下。群众看到后,万分感动,纷纷称赞人民的军队与国民党的军队不一样。

让老百姓看得懂

1928年,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江西遂川发动群众,建立工农兵的苏维埃政府。为了巩固胜利成果,根据毛泽东的建议,起草了一个《施政大纲》。为了让群众能看得懂、听得清、记得牢,毛泽东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对一些条文进行了修改。如把不虐待儿童改为不准大人打小孩,把废除买卖婚姻改为讨老婆不要钱,把废除债务改为借了土豪的钱不要还等。毛泽东当时说,我们制定这么一个政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广大群众都能了解,以便共同遵守和执行。如果用冷僻和深奥的语言,群众听不懂,就达不到这个目的。这个做法,对我们今天改进文风仍有重要的启迪。

给老农祝寿

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曾多次拒绝为自己祝寿,但却亲自为一些普通农民祝寿。1945年元宵节的前一天,毛泽东在延安的枣园外散步,看到几个老农在地头休息,于是就走过去与他们交谈。当得知有两位老人同岁,当年都是60岁,正月十五就是他们的生日后,便建议为他们祝寿。一位老农说:“咱们穷苦人过生日贺啥寿呢!”毛泽东说:“如今翻了身,生产得好,人寿年丰嘛。明天正好是元宵节,请你们到我那里坐坐,大家一起祝个寿。把村子里所有的老人都叫来吧,千万不要客气。”第二天,毛泽东作了准备,请来了枣园村的24位60岁以上的老人。毛泽东给他们一一敬酒,给每人还送了一条毛巾、一块肥皂。老农们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和骂声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在小礼堂召开县长联席会议,天上下雨打雷,将延川县政府代县长李彩云劈死了。结果传言四起,议论纷纷。有个农民借机发泄不满,逢人便说:“老天爷不开眼,雷劈死了县上的干部。雷公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事情发生后,边区政府有人主张清查抓捕那个农民。这话传到了毛泽东的耳朵里,他对边区政府的做法进行了制止,但让边区政府查明原因。后来搞清楚是因为我们这一年征粮过重,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于是,决定减少征粮任务,在全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1944年,有个老乡针对部队个别人违反纪律的问题,给军分区司令员提意见。毛泽东听到后很高兴。他说:这是天大的好事!那个老乡很有觉悟。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老百姓受官府的气,受当兵的欺负,他们敢怒不敢言。现在这个老乡敢向我们分区司令员提意见,敢批评这位“长官”,你们看这有多好!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变化!毛泽东不仅正确地对待提意见,重视所提的意见,还鼓励提意见。

关心身边的战士

毛泽东十分关心身边战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一件突出的事就是悼念张思德。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的文章大家非常熟悉。这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张思德是在烧炭时因窑塌而壮烈牺牲的。毛泽东听到消息后十分悲痛。他对队长说:“前方打仗死人是没有办法的,后方生产劳动死人不应该!”当他听说张思德的遗体还在窑洞里时,生气地批评说:“怎么能这样呢?要尽快挖出来,放哨看好。山里狼多,要是被狼吃了,你的队长就不要当了!”队长说:“主席,我们打算挖出来就地安葬。”毛泽东坚定地说:“不行。”经过考虑,他明确交代:“第一,把张思德身上擦干净,给换上新衣服;第二,搞口好棺材;第三,要开追悼会,我要去讲话。”《为人民服务》就是毛泽东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的演讲。这篇演讲感动和教育了无数人。

为洪水、地震死人和群众生活困难流泪

毛泽东一生意志坚强。但是,他也曾因为洪水、地震死人及看到群众生活困难而流泪。1950年,我国淮河发生了特大洪水。当毛泽东从皖北区党委发来的灾情报告中看到,由于水势凶猛,有些灾民来不及逃生,或被淹死,或栖身树上,有的从树上坠水丧生,有的在树上被蛇咬死时,流泪了。1957年12月中旬,警卫中队的一名战士探家回来,带回来一个掺杂着大量糠皮的窝头,毛泽东掰了一块放在嘴里,流下了眼泪。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毛泽东从简报上得知死了很多人时,竟当着医生的面失声痛哭。毛泽东曾对贺子珍说过:“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是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流泪,我忍不住要掉泪。二是跟过我的通信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信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我这个人就是这样,骑过的马老了,死了,用过的钢笔旧了,都舍不得换掉。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这反映了毛泽东是一位很重感情的人,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人民群众中最安全

1949年,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迁往北平。当毛泽东一行到达颐和园休息时,却看不到游人。后来得知是中央社会部为了毛泽东的安全,把人清理出去了。毛泽东知道后很生气,对李克农说:“你蠢吗!你把水全都排干了,你要保护的那个鱼还讲什么安全?”李克农解释说:“北平刚解放,城里城外的特务很多,搞破坏和暗杀活动很猖狂,我不能不严加防范。”毛泽东说:“鱼离开了水,你安安全全地干死在那里,饿死在那里吧!”后来搬进了中南海,毛泽东很不习惯。有一天,他约卫士李家骥到郊区走一走,卫士说有纪律不能去。毛泽东长叹一声说:“唉,这个规定没有错,但把我和群众隔开不行啊!我见不到群众就憋得发慌。我是共产党的主席,见不到他们还算什么主席,算什么领袖!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各级领导是鱼,人民群众是水,离开了水,鱼就要渴死!不知你们是不是理解我的心情。”1958年1月,毛泽东曾在浙江杭州“突袭”视察全国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小营巷,以便了解真实的情况。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家乡韶山。他对陪同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提了几个要求:“一、不要派部队去韶山,特别不要派公安人员去;二、给我行动自由;三、我要广泛接见群众。”他还一再解释:“韶山不是别处,这里都是我的老乡,是我的邻居、族戚,他们不会害我的。”在韶山,有一天,他竟与30多人握了手。

刘少奇的故事

开到深夜的座谈会

1958年7月,刘少奇到天津拖拉机厂去调研,召开有基层干部群众参加的座谈会。在会上,他让与会的人喝茶水,抽中华牌香烟,而自己抽带来的前门牌香烟。由于会议气氛热烈,从晚上7点一直开到晚上11点。主持会议的河北省省长刘子厚给刘少奇提醒,时间不早了,可否结束。刘少奇却说:“不忙,大家凑在一起不容易,就让大家多聊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自己想讲的话都讲了出来。结果座谈会一直开到了午夜1点,散会时,大家还恋恋不舍。这一次会议,给该厂的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南海里的 “社员”

1958年秋的一天,秦皇岛北戴河区草厂大队队长杨少洲到中南海去看望刘少奇,走到西门口时被哨兵拦住了。杨少洲说:“少奇同志是我们草厂大队的社员,我来看看我们的社员呀!”哨兵拨通了刘少奇办公室的电话,得到同意后杨少洲才被放行。原来,这年8月的一天,住在北戴河中直机关招待所的刘少奇提出要到附近的生产队去参加一下劳动,并作一个农村情况的调研。工作人员将刘少奇安排到北戴河区草厂大队。于是刘少奇就与草厂大队结下了这段深厚的情谊,草厂大队的干部不时地到北京看望他。

传为美谈的一次交谈

195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首届群英会。时传祥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参加了大会,并在主席台上就座。会前有个接见,在接见时刘少奇与时传祥有一段推心置腹的交谈。刘少奇说:“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都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会后,这一段话广泛流传开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一时传为美谈。

在家乡的深入调研

1960年,中央提出将这一年作为“实事求是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4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一结束,刘少奇就到了长沙,开始为期44天的湖南农村调查。他到达的第一站是宁乡县东湖塘公社王家湾大队,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当地的“万头猪场”。当他看到与所宣传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时,决定就在这里住下来,调研就从这里开始。经过走门串户的查看和访谈,他掌握了第一手的情况。对工作没做好,他心情很沉重,不断向群众承认错误。他到小时候的放牛伙伴李桂生家里聊家常,李桂生说:“叫我看,去年粮食减产,干旱是有一点影响,但不是主要的。我讲直话,主要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五风’刮的咯!”这个调研后来对他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讲实话,讲老百姓的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危急时刻先救群众

1960年4月,刘少奇南下视察。一天,他坐客轮从重庆到武汉,晚上突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江上波浪滔天。轮船在前进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忽然发现前面有几只小木船在风雨中漂荡。“情况危险,怎么办?”“我们的船也很危险,怎么救?”“我们的任务是保证国家主席的安全,偏离航道,会出事的,万万使不得!”风浪声和人们的呼喊声惊动了正在办公的刘少奇。他毫不迟疑地要求:“马上靠过去抢救!”有人说,这样做会很危险的。刘少奇说:“不能因为我个人的安全就不救群众。我是国家主席,也正因为是国家主席,才更应该首先抢救人民群众!马上让船靠过去!”按照刘少奇的指示,一场抢救落水群众的战斗打响了。船长和船员们沉着应对,很快把小木船上的落水者一一救上了客轮,当被救的人们知道他们乘坐的船是国家主席的座船时,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周恩来的故事

挤公共汽车了解民情

1954年冬,周恩来听说群众乘公共汽车比较困难,就决定作一次考察和调研。在一天下午下班坐车的高峰期,周恩来带着秘书、警卫员去乘公共汽车。在车上他被乘客发现,大家纷纷给周恩来让座,但为了体察民情,他始终不肯就座。下了公共汽车以后,周恩来又去换乘无轨电车,在寒冷的夜里转了大半个北京。调查后,他很快召集会议,就安全岛设置问题、人行道设置问题、快车道慢车道画线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

在延安流下难过的泪

1973年6月9日,周恩来陪同外宾来到延安,这是他自解放战争中离开26年后重返延安。当他看到延安人民的生活还十分困难,非常难过。当天晚上,在召开的省地党政军负责人会议上,周恩来在讲话中伤心地哭了。他动情地说:“延安人民用小米养育了中国革命,我们进了城,把你们忘了。我是总理,当家的,这个家没当好,我对不起你们啊!”周恩来向大家提出了要求:“第一要把团结搞好,第二要赶快把生产搞上去。等你们粮食翻了番,我如果第一不死,第二不犯错误,一定再来延安!”周恩来的讲话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简朴的生活方式

周恩来一生艰苦奋斗,生活俭朴。在吃的方面,据一些老同志回忆,在周恩来当总理期间,国务院召开的所有会议,他都与大家一起在大食堂用餐,并按规定交粮票和钱。据冰心回忆,1952年她从日本回国,周总理接见后共进晚餐,竟是四菜一汤,使她大吃一惊。据江西原省长方志纯回忆,1954年到北京参加国务院的一次会议,周总理要留他们吃饭,他们十分兴奋,心想会吃到什么山珍海味,结果大失所望,吃的全是家常便饭。有一次,周恩来到鞍山视察,按规定午饭和晚饭是两菜一汤,工作人员上了四菜一汤,他将两个菜端了下去,说热一热下一顿吃。他还要求上高粱米,大家担心他吃不惯,不好消化。他说:“东北人民能吃高粱米,我当总理的为什么就不能吃呢?”周恩来穿的衣服和袜子经常是补了又补。以至于他一上床,他的警卫就要检查他的袜子破没破。1963年底到1964年初,周总理到非洲、欧洲、亚洲14国访问,第一站到埃及。按惯例,他的衣服是拿到大使馆去洗,一般由大使的夫人来洗。结果这一次,中国驻埃及大使陈家康的夫人徐克立看到衣服后哭了。她向警卫发了火,并自己买了三套衣服要周总理带上。周总理对她进行了耐心的解释,领了她的好意,但始终没有要。

拒收任何馈赠礼物

1961年春节前夕,周恩来家乡淮安的领导同志给他带来一点藕粉、莲子和几件小手工艺品。周恩来收到后,委托办公室写信进行了批评,并附了一份中央关于不准送礼的通知,还寄了10元钱。钱的数额大大地超过了实物的价值。1973年10月14日,周恩来陪同外宾到洛阳参观龙门石窟时,看到北魏时期的“龙门二十品”拓本,他一边翻,一边说买一套带回去,结果身边秘书带的钱不够。陪同的人员提出来赠送一套。周恩来严肃地说:“国家的财产怎能随便送人!”秘书建议:可否先把书带走,钱随后寄来?周恩来认真地说:“不行,那样他们就不要钱了。”最后,硬是没有买,也没有带。

严格的 “十条”家规

周恩来对自己的亲属们要求很严,曾制定了“十条”家规。一是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去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二是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三是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他代付伙食费;四是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五是不许请客送礼;六是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七是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来办;八是生活要艰苦朴素;九是在任何场合下,都不要说出与周恩来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十是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建到内蒙古上山下乡,在一次征兵中自己报名参军入伍,但是周恩来怀疑是北京军区司令员郑维山打了招呼,动员侄女又返回了内蒙古。周恩来逝世时,周秉建接到一份电报,电文是“见报勿归”。她给伯母邓颖超打了电话,后来才知道,伯父生前曾有嘱咐,他去世后,希望他的亲属们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要来京。如果一定要来,应该自己花路费,一分钱也不要政府开支,不能有丝毫特殊。周恩来的一生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德的故事

帮助小男孩挑水

解放战争时期,朱德在濮阳时经常到田间地头接触群众了解情况。有一次,他从地头回来,在井旁准备洗手,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来挑水。朱德就问小男孩家中的情况。当他得知小男孩家中劳动力少,小男孩14岁就开始干活时,二话没说,把一担水稳稳地担在了自己的肩上,一边走一边与小男孩攀谈。后来两名解放军战士过来帮忙,小男孩愣住了,才知道帮他挑水的是朱德总司令。

坚决不让修建朱德同志纪念馆

1951年,朱德的家乡四川仪陇县准备修建朱德同志纪念馆。为此,仪陇县向川北区工委写了请示报告,川北区工委转报中央。朱德知道后坚决制止。他说:“使不得,使不得。我不算啥子英雄,只是一个在战场上没得被打死的普通战士,为革命牺牲了的烈士才称得上英雄。”他要川北区工委转告县委:“纪念馆不要修。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那个地方,不应该把他们迁走。那些土地要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发展生产。”他家乡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感动。

粗茶淡饭最相宜

1957年,朱德到云南昆明视察工作。云南省委考虑当时朱德已经70多岁了,要求接待办搞好朱德的伙食。但是,朱德一再要求不能超过伙食标准,希望饭做得清淡点。后来,省委检查接待工作,发现伙食大大低于规定标准,对接待人员进行了批评。接待人员就做了两次“燕窝煮鸽蛋”。第一次,朱德批评了工作人员,付费吃了。第二次,他生气了,严肃地批评了负责接待的同志,坚决不吃。在朱德的坚持下,他每天的伙食恢复到家常便饭,甚至是上一些野菜。

共产党员不能坐滑竿

1963年4月,朱德到四川视察工作,按照行程安排要登峨眉山,去看看有名的万年寺。当时上万年寺的路,坡陡路滑,十分难走。陪同的地方领导考虑到朱德已是77岁的高龄,又是第一次登峨眉山,建议让他坐滑竿上去。朱德坚决反对,说:“共产党员是不应该坐滑竿的,更不能坐上滑竿去爬山,如果那样,就失去爬山的意义了。”陪同的同志说,您年纪这么大了,又不常来,偶尔坐一次,不算什么。朱德听后十分严肃地说:“偶尔坐一次也是错误的。”后来,他硬是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步地上山,一步步地下山。

邓小平的故事

关心和照顾有病的老乡

1938年初,刘伯承、邓小平率领部队来到山西省襄垣县,邓小平住在城南关的樊家大院。这个大院里住着一个名叫米通全的农民。由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几次寻短见被发现后制止。有一天,邓小平来到他家与他拉家常,得知了他患病的经过,非常同情。后来,连着几天,邓小平让人给这位老乡送去饭菜。这位老乡感动得泪流满面。他说:“你们同志连俺口水都不喝,说是群众纪律,可我怎么能天天吃你们的饭呢?你们有你们的纪律,俺家也有自己的家规呀!”邓小平忙说:“大爷,这是特殊情况,可以例外嘛。再说,我们吃的穿的还不是人民群众给的?你加强点营养,恢复了健康,说不定还能为抗战出把力呢!”这位老乡听后感动地说:“首长,你们想的,真比对你们自己家的亲人还周到啊!”邓小平说:“大爷,你就是我们的亲人。”

首长不能搞特殊

1942年2月的一天,邓小平到下面去了解有关生产自救和减租减息的情况。下属部队独立营的同志们听到消息后忙开了,他们想筹集点好吃的东西,来招待首长。由于日军的“扫荡”,再加上旱灾,当时根据地军民的生活极度困难,好不容易找了一点面,营里给邓小平做了面条。当司务长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端给邓小平时,邓小平立即皱起了眉头,拍了拍司务长的肩膀说:“小鬼,你让我搞特殊哟,要不得,要不得!”结果硬是让把这碗面送给了一位重伤员。

挥泪肃军纪

1947年10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刘伯承和邓小平与司政机关来到了鄂东黄冈的总路嘴。在这里发生了直属警卫团三连副连长赵桂良违纪抢劫民财的事。部队进驻这里的时候,群众都跑掉了。赵桂良进入一个店铺拿了两匹布和一捆粉条,还有一些白纸和几支毛笔。这个副连长准备用布给连里的一名小战士做棉衣,用纸和笔给连里出板报,粉条则是准备做给刘伯承吃的,因为刘伯承爱吃粉条。但是,部队有军纪,抢劫民财是要枪毙的。事情报到了刘伯承和邓小平那里以后,他们的心里十分矛盾和痛苦。邓小平流着眼泪说:“法纪如山,谁也不能以身试法!”当得知这个副连长本人提出了一个请求,要求对他处决的事,不要告诉他的母亲,因为他母亲已经70多岁了,就说他牺牲在战场上了。邓小平听完报告后说:“可以考虑作为战场牺牲告诉家人。三国时,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但优抚其妻儿。今天,我们也是硬把眼泪往肚里吞啊!”在公判大会上,店铺老板哭喊着要求高抬贵手,刀下留人。有一位老妈妈跪在地上求情,台下的群众也纷纷随声附和。邓小平沉痛而坚定地说:“事虽不大,但军纪如山,动摇不得!一个没有纪律的部队是没有战斗力的,是不会得到群众真心拥护的。尤其是在目前情况下,纪律应该是铁,是钢,而不是豆腐渣,不能一碰就碎!不能让人们说我们是虚张声势!所以,我的意见,还是要坚决执行纪律!”执行军纪后,邓小平深深地自责说:“此事不要通知地方政府。按照军属待遇照顾他的家庭,一个同志犯了错误,也是我们没有教育好,我们也有责任,对不起组织,对不起生养他盼望他的老妈妈。”严肃的军纪,保证了我们的军队打胜仗,并得到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和支持。

批评 “五里腿”现象

1950年初春的一天,邓小平在西南局小礼堂召开的西南局和重庆市机关县团级以上单位领导干部会议上,严肃批评了干部队伍中的“五里腿”现象。他说:我们有的人进了重庆城,不是忙工作,而是忙着铺摊子,争房子,要车子。房子要大的,车子要小的,说什么走上五里腿就痛了,进了重庆腿也变得娇贵,变成“五里腿”了。进城才几天,变得这么快!过去在山沟里转,南征北战腿都不痛,一进了城腿就痛了,非坐车不行。我看这是享乐腐化思想在作怪。“五里腿”这股歪风一定要刹住,对各种不良倾向,必须作无情的批判和斗争,以保持党的纯洁性。邓小平宣布,西南局已决定成立一个机关用房用车清理委员会,由他来担任主任,统一负责此项工作。对多占房屋和汽车,限期不退的要进行党纪政纪处理。由于此项工作抓得紧,抓得实,这股歪风很快就被刹住了。

陈云的故事

“吃饭要照镜子”

在延安时期,陈云对铺张浪费,随意倒掉饭菜的行为十分反感。在许多场合,他都对这种现象进行很严肃的批评。有一次在群众大会上,陈云作报告时提出了一句名言:“吃饭要照镜子。”他说:延安人民的生活艰苦,大家都实行供给制,每人每天三钱油、五钱盐,粮食也不足,吃菜靠自己种,吃肉由各伙食单位养猪去解决,所以要爱护一粒米一滴油,丝毫不能浪费。我们是无产阶级,决不能糟蹋农民的血汗,否则就会脱离群众,逐渐变质。陈云所说的“照镜子”,就是不仅把饭菜吃完,而且要用馒头把盘子擦干净,拿起来可以照人。他的这个话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听了他讲话的许多人,都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坚决退回沙发垫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陈云被任命为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他上任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接管后的一切财物、家具等一律留在原处,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挪动。工作人员看到陈云住的地方,只有一张小铁床,床上只铺了一个草垫,又硬又凉,而且11月的东北已经开始下雪,就擅自从宾馆的床上拆了一个沙发垫铺到了陈云的床上。陈云发现后发火了,严厉地说:“我下的命令,自己不执行,叫谁执行?我20多年的党龄了,怎么能带这样的头呢?今后不要这样了,快拿回去吧。”当工作人员按照他的要求做了以后,他满意地笑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陈云在大会上的发言中,针对我们党执政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强调指出,党的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不要只想做官,忘记了革命。他说:“大家是为了革命来的,还是为做官来的?回答这个问题也很容易。起初是干革命来的,以后是革命加做官,既革命又做官。后来官越做越大,味道也越来越大,有人就只想做官,不想革命,把革命忘光了。”陈云进一步强调说:如果我们党团结统一,“再加上一条,我们要严守党的制度和党规党法,发扬党的优良作风,那党就有保证了。靠别的,我看靠不住,要靠我们自己”。陈云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改革开放后,他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

“不能开这个先例”

陈云到基层视察和调研,从来不收礼物。有一次,他到某市调研,临走时当地的负责同志给他带了两只老母鸡和一些蔬菜,悄悄地把东西放到了火车上。身边工作人员知道,陈云对送礼物是没商量的。当火车即将开动时,秘书得知此事,要退回礼物,当地的同志坚决不肯。后来实在争执不过,秘书将此事报告了陈云,建议对方如此盛情,不行就按市场价格,把这些东西付钱买下来。陈云听后果断地说:“不能开这个先例,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后就阻止不住了。还是请他们把东西带回去,要和他们说,他们的心意我领了,但东西我不能收。”陈云的一席话使在场的人受到了教育。■

猜你喜欢

陈云朱德群众
卖梦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Gait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resurfacing hip arthroplasty compared with metal-on-metal bigfemo-ral-head tot ip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