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境旅游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综述

2013-09-20牛翠珍

关键词:客源旅游者入境

牛翠珍

(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入境旅游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综述

牛翠珍

(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入境旅游在国际旅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入境旅游的研究是基于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文章从国内外两个角度分析了入境旅游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国外学者对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国内学者对这一市场的研究侧重点。

入境旅游;发展现状;研究综述

对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是在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战后的时间里,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旅游业逐渐成长为各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许多国家的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从长远来看,旅游业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和消除贫困状况,将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继续担当领头羊的角色,这一日益引起许多国家政府重视的产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产业。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国际旅游业的交易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继石油工业、汽车工业之后最大的创汇产业。

一、入境旅游发展的现状

(一)世界旅游业及亚太旅游区的蓬勃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可以从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两方面的内容来衡量,而国际旅游业又可以分为本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和外国公民的入境旅游。其中的入境旅游在国际旅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以及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实力的重要指标。21世纪将是旅游业走向更加发展、更加辉煌的世纪。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总人次将达到15.5亿,国际旅游收入将达到20000亿美元,国际旅游接待量平均每年增加4.35%,国际旅游收入平均每年增加 6.7%。[1]

旅游业从诞生到现在,始终保持着一种高速的发展态势。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国际跨境旅游者的数量从1950年的2528.2万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92400万人次,[2]全球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1950年的21亿美元激增到了2008年的9440亿美元,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危机时期,使旅游业在一定范围内大受打击,但从后期来看,旅游业很快又恢复了其增长的趋势,只是增长幅度有所放缓。(见表 1-1、表 1-2和图 1-1、图 1-2)

在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世界各大旅游区接待旅游者的人数及外汇收入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表1-1 国际跨境旅游者数量及外汇收入(单位:万人次,亿美元)

图1-1 国际跨境旅游者人数(万人次)

图1-2 国际跨境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表1-2 世界各旅游区接待国际游客占世界比重(单位:%)

表1-3 2008年世界各大旅游区国际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

由上表可知,各大旅游区接待国际游客的比重中,欧洲高居榜首,说明欧洲一直是世界上接待国际旅游的中心地区,也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但是其接待国际游客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国际旅游收入也出现了负增长。相比较来说,亚太旅游区在接待国际游客的比重在持续上升,而且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旅游区,到2005年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这说明亚太旅游区旅游业发展迅猛,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东旅游区虽然增长势头强劲,但是由于其接待国际游客比重较小,所以实际接待的国际游客量是不能和亚太旅游区比较的。

2008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国际旅游业增速放缓,甚至有的地区出现负增长,这一年国际旅游人数达到9.22亿人次,比2007年增加0.18亿人次,增长1.9%,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44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870亿美元,增长1.8%,增幅都有所下降。但是从地区来看,亚太旅游区无疑是世界上除美洲之外最受欢迎的旅游区。

(二)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又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截止到2013年2月已公布了119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截止到2010年8月已有38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习俗与风情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所有这些都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较其他发达国家较晚,改革开放以后,经过30多年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入境旅游人数、出境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在世界旅游市场中的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见表1-4)。

表1-4 中国历年入境旅游人数、外汇收入及外汇收入的世界排名(1978-2008)

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13002.7万人次,比2007年下降1.4%;旅游外汇收入408.4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2.6%。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入境旅游业继1989年和2003年之后的第三次下降,但降幅远远低于前两次。这是由于旅游业是一个敏感性产业,它的发展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的雪灾、5.12大地震等灾害都对中国的入境旅游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但是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这为中国的入境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11年中国旅游业入境旅游人数攀升到13542.35万人次,[3]由于我国旅游市场持续不断的增长,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及入境旅游都明显攀升,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入境游接待国和全球第四大出境客源国。由此可见,我国未来的入境旅游还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图1-3 中国历年外汇收入(亿美元)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关于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发端于一些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二战以后,随着喷气式民航客机广泛应用于交通中,发达国家如欧洲的意大利、德国、瑞士、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等之间的旅游客流流动加速,出现了大规模的旅游客流,对此这些国家最先把旅游作为现代重要的社会现象来进行研究,通过调查、统计来预测旅游者行为。随着发达国家旅游客流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其他地区的旅游业,“大众旅游”时代也随之到来,对旅游的研究也迅速扩展到了世界其他地区,如南亚、东南亚及东欧等地。[4]

Rodrers H B于1967-1969在英国主持了首次试验性全国游憩调查,并从之后的调查结果中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旅游客源运动规律。[5]20世纪70年代中期,史密斯著《休憩地理学》[6]和《旅游分析手册》,[7]从中可以看出对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视。进入80年代,Wynegar D量化预测了1986年和1987年美国的入境游客从何处来及去往何地,并讨论了影响这个行业发展的主要的经济和政治因素。[8]Miller和Griffin看到入境美国的游客在美国的巨大支出,尤其是客房销售大幅增加,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对住宿业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建议酒店经营者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吸引这个有利可图的外国游客市场。[9]Conroy和Kate比较了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进入美国的外国游客数量,发现其中的巨大变化,并分析了造成这种变化的经济方面的原因是世界经济的不景气。[10]从以上可以看出,上世纪80年代仍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研究者主要研究欧美发达国家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

进入90年代,研究者的视角转移到了亚太地区,Boey和Caroline研究了台湾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下降的原因,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得出影响入境市场的因素。[11]Cockerell和Nancy注意到北美以外地区的客源市场的潜力,尤其是亚洲市场的潜力,提出开拓新市场的建议措施。[12]Zafar U.Ahmed分析了1980年的国际旅游业的出境游的有关统计数据,发现日本是当时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出境游国家,而且是当时美国最大的入境海外客源市场,所以认为美国赚取外汇的最大来源是日本。[13]Peisley和Tony看到北美的运动休闲型活动如冬季运动会对欧洲游客的巨大吸引力,认为举办冬季运动会的前景十分令人鼓舞。[14]Allcock A使用了一个出行分布指数,并且将其运用于澳大利亚入境游客的市场细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5]Kim、Sang Mu和Prideaux、Bruce做了一个由澳洲入境韩国的游客的调查报告,并根据调查报告总结出游客的特征及他们对韩国的经验和感受,从而了解了澳洲游客的旅游需求,作为供应方的韩国,在预测市场趋势时把供给方和需求方都要考虑到。[16]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对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由最初的西方发达国家逐渐转移到了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入境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21世纪以来,对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进入了多学科、多角度、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阶段。归纳起来,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对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的研究 A.Khalik Salman等人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比较1990-1998年间瑞典的国内旅游者需求和进入瑞典的国际旅游者需求,他们发现了实际汇率和CPI(价格消费指数)对国际旅游者的需求有显著的影响。[17]Lim C认为,由韩国到澳大利亚的入境游客流量已成为澳大利亚的入境旅游市场最重要的来源,这对澳大利亚的旅游产业至关重要,政府和旅游委员会必须认识到这一点,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旅游业。他着重分析了游客从韩国到澳大利亚的季节性变化的模式,并利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来量化影响由韩国入境澳大利亚的游客流量的因素。[18]Lim C.和McAleer M.认为,从马来西亚到澳大利亚的旅游需求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他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分析了从马来西亚到澳大利亚的每年的旅游需求,结果发现,人们实际收入的变化对从马来西亚到澳大利亚的旅游需求并没有重大影响。[19]Lise W和Tol RSJ认为旅游和气候变化有极大的关系,他们对荷兰游客假日活动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和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会根据气候变化选择他们认为最佳的旅游目的地。他们还得出最适合游客旅游的温度为21℃。[20]Seetanah等人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在重力模型的基础上,使用理论框架,把影响南非入境旅游的因素如收入、价格等进行建模。[21]Seetaram等人对澳大利亚入境旅游人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汇率及旅游人口的原籍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探讨澳大利亚入境旅游的增加是否由移民导致的。[22]Saayman等人研究了决定南非入境旅游的各种因素。[23]

2.对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预测研究 Crampon L J在1966年首次运用引力模型来预测旅游客源的需求,[24]发展至今,对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预测主要采用的是定量模型研究方法。Medeiros,M.C等人采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西班牙马略卡岛屿的入境旅游人数,并且预测了由季节变化导致国际旅游人数变化所带来的风险。[25]Kim H等人采用计量经济模型预测了从日本入境韩国的国际游客数。[26]Hu和SF基于多项式近似和径向基函数建立了数学模型,以此研究从1979年到2004年到黄山的游客的总人数及其收入情况,并预测了黄山的旅游客流。[27]Jose Angelo Divino和Michael McAleer模拟和预测了亚马逊、帕拉的国际旅游需求。[28]Fong-Lin Chu用阿拉尔模型探讨亚太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需求,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因此他认为阿拉尔模型在预测旅游需求时是可替代的最好的方案。[29]William Veloce采用定量分析法,运用错误修正模型(ECM)和传统的回归模型来预测加拿大入境旅游人数。[30]

3.对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分布的研究 Lim、Christine和McAleer、Michael分析了新西兰入境旅游市场的季节性变化规律。[31]Tak-KeeHui等对入境新加坡的日本游客的季节分布规律进行了相关研究。[32]DerekJ.Wade等对坦桑尼亚的国际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33]Judy Karwacki等对入境加拿大的亚洲四小龙地区的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34]

4.对入境旅游客源地游客行为的研究 日本学者Yasuo Asakura和Takamasa Iryo运用移动通信工具跟踪收集神户游客的有关旅游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发现了游客行为的拓扑特征。[35]H.R.Seddighi和 A.L.Theocharo 对游客的决策行为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一个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36]Bertine Bargeman等利用序列方法对入境游客的度假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37]Kevin.Greenidgeo运用时间序列模型解释和预测了巴巴多斯岛的入境游客数量,并从中对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38]H.R.Seddig等人提出了一个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对旅游者旅游决策行为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39]

5.对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细分 Najmi等人从文化特征的角度,采用聚类分析法细分了伊朗的入境旅游市场。[40]Eugeni Aguil Perez等人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了巴利阿里群岛上不同旅游细分市场的旅游花费在旅游客源国和目的地的不同。[41]Soo Cheong Jang等人对入境美国和加拿大旅游的日本客源市场进行了细分,并以收益、风险、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和细分市场规模等四项指标作为标准选择了适宜的目标市场。[42]

(二)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相比较国外而言,发展较晚,在旅游研究领域也相对落后。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及对国外学术研究成果的不断引进,国内的旅游研究者对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表现为研究角度多、研究范围广、研究方法多、研究内容丰富等。具体地说,对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入境旅游市场特征的分析及预测 周世国等对河南省自1997年以来入境旅游市场的总体增长态势、入境旅游市场的构成特点及入境旅游者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做了分析,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中的曲线拟合法对河南省入境旅游的趋势进行了预测。[43]关勇分析了自2000年以来辽宁省的入境旅游总体增长态势,与全国其他省份入境旅游发展的差距,并运用市场竞争态模型分析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构成特点,据此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推动辽宁省入境旅游事业的发展。[44]蒋长春分析了福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格局,根据1996年-2005年的游客数据,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日本、东盟五国、美国、加拿大、欧盟四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15个主要客源国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入境游客数量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了开拓福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对策。[45]金蓉等总结了甘肃省1998年-2007年间入境旅游市场的基本特征,并进行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时间和空间结构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一系列开发构想。[46]张洪珍等研究了国际入境旅游者在新疆的分布情况,采用1995年-2001年的数据,详细分析了入境旅游者在新疆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状况,并指出了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措施。[47]

2.对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力的研究 王鹏等分析了1995年-2005年长沙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同时指出了长沙市入境旅游竞争力的优势所在,最后针对增强长沙市入境旅游竞争力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48]

3.对入境旅游者行为的研究 韩东林从宏观的角度,指出中国目前总体的入境旅游发展现状及特点,并分析了入境旅游者的地区、性别、年龄、消费及旅游目的的结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对策。[49]郝索等将西安市入境旅游者的购物需求与北京、上海、南京、桂林等地的入境旅游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西安市旅游商品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市旅游商品的设计构想。[50]谢莲花等对广西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特征做了总结,并对进入广西的外国游客的人口特征做了详细的调查。[51]席建超以1995年-2000年入境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统计数据为基础,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人境旅游者旅游消费特征与发展趋势,并对人境旅游者各项旅游消费市场开发潜力进行了预测。[52]

4.对入境旅游流的研究 王珂以1998年-2006年入境旅游者流向的数据为基础,总结分析了入境旅游者在我国的流向变化。[53]张红通过对北京、上海、西安等热点旅游城市入境游客的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总结出了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从而为这些热点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提供基础信息。[54]除此以外,还有针对各地区、省、市的旅游流的特征的研究。

三、结语

总而言之,国外学者对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起步较早,他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关注客源市场。而我国国内对这一市场的研究则较晚,但我们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样。今后我们仍需在理论创新、研究内容、模型的应用及多学科综合运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拓展。[55]

[1]Greenidge K.Forecasting tourism demand:an STM approa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1):98-112.

[2]09国际旅游业总需求疲软世界旅游组织提出对策[N].中国旅游报,2009-01-27.

[3]国家旅游局.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R].2012.

[4]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6(1-5):62-67,48-54,46-50,52-56.

[5]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Smith SLJ.Recreation Geography[M].Longman,1982.

[7]Smith SLJ.Tourism Analysis:A handbook[M].Longman,1989.

[8]Wynegar,D.Forecasts for inbound travel to the USA in 1986and 1987.Travel&Tourism Analyst[J].1986(03):5-18.

[9]Miller,Griffin.Get Your Share Of Booming Inbound Tourist Business:Attracting Foreign Visitors Is Vital Way To Spur Room Sales.Hotel&Resort Industry[J].1989(09):38-45.

[10]Conroy,Kate.Foreign Travel To the U.S.Is On the Upswing.Restaurants USA[J].1987(01):40-44.

[11]Boey,Caroline.Where Outbound Steals The Limelight.PATA Travel News-Asia Pacific[J].1993(03):67-74.

[12]Cockerell,Nancy.Opening Up Mexico.PATA Travel News-Asia Pacific[J].1993(03):88-94.

[13]Zafar U.Ahmed.Understanding the Unique Consumer Behavior of Japanese Tourists.Journal of Travel&Tourism Marketing[J].1993(03):73-86.

[14]Peisley,Tony.Prospects For The Europe To North America Market.Travel&Tourism Analyst[J].1995(06):36-55.

[15]Allcock,A.Sydney and the bush:an examination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inbound tourists to Australia using a trip index.Pacific Tourism Review[J].1997(01):17-22.

[16]Kim,Sang Mu;Prideaux,Bruce.Korean inbound tourism to Australia——A study of supply-side deficiencies.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J].1999(01):66-70.

[17]A.Khalik Salman;Ghazi Shukur;Marie-Louise von Bergmann-Winberg.Comparison of Econometric Modelling of Demand f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Swedish Data.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J].2007(04):323-342.

[18]LimC.ThemajordeterminantsofKoreanoutboundtraveltoAustralia.MathematicsandComputersinSimulation[J].2004(06):477-480.

[19]Lim C.;McAleer M.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annual tourism demand by Malaysia for Australia.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J].2002(01):197-205.

[20]Lise W;Tol RSJ.Impact of climate on tourist demand.Climatic Change[J].2002(04):429-439.

[21]Seetanah,Boopen;Durbarry,Ramesh;Ragodoo,J.F.Nicolas.Using the panel cointegration approach to analyse the determinants of tourism demand in South Africa.Tourism Economics[J].2010(03):715-730.

[22]SEETARAM,NEELU;DWYER,LARRYImmigration and Tourism Demand in Australia:A Panel Data Analysis.Anatoli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Hospitality Research[J].2009(01):212-222.

[23]Saayman,Andrea;Saayman,Melville.Determinants of inbound tourism to South Africa.Tourism Economics[J].2008(01):81-96.

[24]Crampon L J.Gravitational Model Approach to Travel Market Analysis[J].Journal of Marketing,1966(30):27-31.

[25]Medeiros,M.C;McAleer,M;Slottje,D;Ramos,V;Rey-Maquieira,J.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stimating demand:neural network regression with conditional volatility for high frequency air passenger arrivals.Journal of Econometrics[J].2008(02):72-83.

[26]Kim H;Park K;Sakai M.Forecasting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mand from Japan to Korea.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Kyushu University[J].2002(1):179-183.

[27]Hu,SF.Modeling of tourist flow to Huangshan.Modern Physics Letters.B,Condensed Matter Physics,Statistical Physics,Applied Physic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J].2005(19):28-29.

[28]Jose Angelo Divino;Michael McAleer.Modelling sustainable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mand to the Brazilian Amazon.Environmental modelling&software[J].2009(12):1411-1419.

[29]Fong-Lin Chu.Analyzing and forecasting tourism demand with ARAR algorithm.Tourism management[J].2008(6):1185-1196.

[30]William Veloce.Forecasting inbound Canadian tourism:an evaluation of Error Corrections Model forecasts.Tourism Economics[J].2004(03):263-270.

[31]Lim,Christine;McAleer,Michael.Analysing Seasonal Changes in New Zealand's Largest Inbound Market.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J].2008(01):83-91.

[32]Tak-Kee Hui,ChiChingYuen.A Study in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Japanese Tourist Arrivals in Singapore[J].Tourism Management,2002(02):127-131.

[33]Derek J.Wade,B.C.Mwasaga、Paul F.J.Eagles.A History and Market Analysis of Tourism in Tanzania.Tourism Management[M].2001(02):93-101.

[34]Judy Karwacki,Shengliang Deng,Colin Chapdelaine.The Tourism Markets of The Four Dragons--a Canadian Perspective.Tourism Management[M].1997(06):373-383.

[35]Yasuo Asakura;Takamasa Iryo.Analysis of tourist behaviour based on the tracking data collected us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 instrument.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J].2007(07):684-690.

[36]H.R.Seddighi.A.L.Theocharous.A Model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hoice: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Tourism managemen[M]t,2002(03):475-487.

[37]Bertine Bargeman,Chang-Hyeon Job,Harry Timmermans.Vacation Behavior Using a Sequence Alignment Method.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M].2002(02):320-337.

[38]Keyin Greenidge,Foreasting touri Sill demand An STM approach,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M].2001(01):98-112.

[39]H.R.Seddighi.A.L.Theocharous.A Model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hoice: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Tourism management[M].2002(03):475-487.

[40]Najmi,Manoochehr;Sharbatoghlie,Ahmad;Jafarieh,Ali.Tourism market segmentation in Ir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J].2010(05):497-509.

[41]Eugeni Aguil6Perez and Sampol Catalina Juaneda.Tourist expenditure for mass tourism market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M].2000(3):624-637.

[42]Soo Cheong Jang,Alastair M.Morrison,Joseph O'Leary.Benefit Segmentation of Japanese Pleasure Travelers to the USA and Canada:Selecting Target Markets Based on the Profitability and Risk of Individual Market Segments.Tourism Management[M].2002.

[43]周世国,齐祥来,张建民.1997年以来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及其趋势分析[J].河南科学,2008(01):119-122.

[44]关 勇.2000年以来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及发展策略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11):146-150.

[45]蒋长春.福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基本格局与发展态势预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43-47.

[46]金 蓉,王雪平.甘肃省入境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J].旅游研究,2009(09):84-87.

[47]张洪珍,夏志华.国际入境旅游者在新疆的分布研究[J].生态经济,2004(06):32-36.

[48]王 鹏,庄大昌,黄 玲.长沙城市入境旅游及旅游市场竞争力探析[J].商业经济文荟,2006(05):37-41.

[49]韩东林.当前中国入境旅游的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旅游经济[J].2004(11):72-74.

[50]郝 索,刘迎辉,邢晓玉,吕 宁.关于西安市入境旅游者的购物需求与旅游商品设计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8(08):83-85.

[51]谢莲花,甘永萍.广西入境旅游基本特征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94-98.

[52]席建超.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及潜力分析-以入境旅游者旅游消费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4):38-41.

[53]王 珂.我国入境旅游者旅游流向的变化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3):114-115.

[54]张 红.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00(04):56-57.

[55]程静静,王心源.旅游地客源市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旅游开发与市场,2008(04):365-368.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bound Tourism and its Research

NIU Cui-zhen
(School of History and Tourism,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Inbound tourism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Research on the inbound tourism is generated based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bound tourism in the world and China from two angles,and analyze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of foreign scholars on the inbound tourism market and the domestic scholars on this market research focus.

inbound tourism;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research review

F590.8

A

1674-0882(2013)05-0106-07

2013-07-28

山西大同大学青年科学研究项目(2013Q16)

牛翠珍(1979-),女,山西大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

〔责任编辑 赵晓洁〕

猜你喜欢

客源旅游者入境
客源外移,农村站咋卖油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浅析延边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对策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沙家浜风景区客流时空特性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非法入境
学《易》当像老子、孔子那样入境悟理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旅华客源时空分布对比研究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