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Q油田E区超深层超稠油热水开发数值模拟研究
2013-09-20孙欣华周邻丹万海乔呼惠娜唐后军张娜张斌成
孙欣华 ,周邻丹 ,万海乔 ,呼惠娜 ,唐后军 ,张娜 ,张斌成
(1.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 哈密 839009;2.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75;3.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鲁克沁采油厂,新疆 鄯善 838299;4.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新疆 哈密 839009)
1 油田概况
LKQ油田E区断层多、断块复杂,主要发育上二叠统梧桐沟组油层,平均孔隙度为30%,平均渗透率800×10-3μm2,埋深 1 900~2 280 m,原始地层压力系数1.2,油层温度64℃;地面原油密度0.987 g/cm3,地层原油黏度 3 856 mPa·s,50 ℃时原油黏度 27 930~110 600 mPa·s,属于超深层超稠油。
2010年对Y4平1井开展了2个轮次的亚临界蒸汽吞吐,试验有效期短,仅10 d左右,增油效果差。2011—2012年对2口井进行了超临界蒸汽吞吐现场试验,均取得了良好效果。Y4平1井第1轮次产油量从吞吐前的2.3 t/d上升到初期的14.6 t/d,稳定产油5 t/d以上;Y501井吞吐前无自然产能,吞吐后初期产油量5.0 t/d,稳定产油量2.0 t/d以上。
2 渗流特征
超临界蒸汽吞吐能提高产能,但是由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在此探索注热水开发的可行性[1-4]。不同温度水驱油的实验结果表明:
1)60℃水驱时原油流动困难,驱油效率低,含水率达到99%以上时,驱替效率仅为16.66%。油相相对渗透率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下降较快,油水两相共渗范围较窄,交点较低,反映出油水黏度比极大。
2)200℃热水驱时原油易于流动,驱油效率高,含水率达到99%以上时,驱替效率达到55.88%。油相相对渗透率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下降较慢,油水两相共渗范围较宽,交点有所升高,反映出油水黏度比减小。
3)200℃蒸汽驱时原油易于流动,驱油效率高,含水率达到99%以上时,驱替效率达到67.08%。随着液相饱和度的增加,蒸汽驱的油相相对渗透率大幅度下降,汽相相对渗透率上升;注入端压力最高上升到1.02 MPa,表明原油在200℃下易于流动。
油水相渗及驱油效率对温度非常敏感(见图1),总体上提高油层温度、降低原油黏度、增加原油流动性,是E区超稠油有效开发的关键因素[5-8]。
图1 不同温度下相对渗透率对比
3 试验区选择
结合E区油藏的地质特征,制定的试验区优选原则如下:
1)与超临界蒸汽吞吐井不在同一断块;
2)油层分布稳定、厚度较大;
3)储层有代表性;
4)附近井试油产量较高。
储层研究表明,Y4区块Y4—Y401井区储层分布稳定,储层厚度在40 m以上,砂岩厚度在13 m左右。油层厚度等值图表明,该井区油层分布稳定,砂岩与砂砾岩油层总厚度在20 m以上[9]。孔隙度等值图表明,该井区孔隙度在25%左右,物性较好。Y4井区单井试油试采数据表明,单井产油量2.18~15.90 t/d,针对E区超稠油开发效果良好。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前提下,为避开超临界蒸汽吞吐井区,优选Y401井区作为注热水开发试验区。
4 井型、井距确定
单井试油产能表明,水平井初期有一定产能,而直井产量很低,大部分井无自然产能。Y4井区油层分布稳定,厚度15~25 m,适合水平井开发。但从节约投资、减少钻井风险及快速开展现场试验的角度考虑,采用直井[10-11]。
对于注采井距均为50 m,分别注入35,75,100,210℃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20 a末采出程度分别为 6.63%,8.87%,10.54%,18.34%,井口流体温度越高,开发效果越好;为了超稠油的经济有效开发,在实现有效驱替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决定对100℃热水驱加热半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7-8],结果表明,井距在70 m时可以实现有效驱替(见图2)。
对于注水温度为100℃,不同注采井距下的开发效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井距越小,20 a末采出程度越高(见图 3)[12-17]。
图2 70 m井距注100℃热水温度场分布
图3 注入100℃热水时不同井距的采出程度
调研资料显示,国内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井距基本为70~100 m,综合确定注热水试验区井距为70 m。
5 注采能力分析
5.1 吸水能力
利用E区前期2口注水井Y4平和Y4平1注水数据,对吸水能力进行了分析,Y4平井注常温水米吸水指数为 0.009 m3/(d·MPa),Y4 平 1 井注高温蒸汽后再注常温水,米吸水指数为 0.023 m3/(d·MPa),吸水能力明显提高。同时驱替实验表明,60℃热水驱替启动压差为21 MPa,200℃热水驱替启动压差为0.68 MPa,高温注水时启动压差显著降低。
5.2 注入量
1)YD平3-5井为稠油注水开发区块唯一的水平注水井,用此井吸水能力与直井类比,求取倍数关系。全区直井注水井平均米吸水指数是水平井的3.3倍。由于YD平3-5井水平段长度仅为74.5 m,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理想状态下,若按水平段长度400 m进行折算,直井米吸水指数为水平井的17.5倍。由此对米吸水指数进行折算,当注水厚度为10 m时,Y4平井正常注水的直井注水量可达到22.3 m3/d,Y4平1井注蒸汽
后注常温水的直井注水量可达到58.8m3/d(见表1)。
表1 直井注水量计算结果
2)借用物性、埋深类似的L2区块米吸水指数进行类比计算。L2区块油藏埋深2 200~2 300 m,储层平均孔隙度为 28.9%,平均渗透率 595.5×10-3μm2,油藏埋深2 200~2 300 m,油层温度66.1℃,地层原油黏度为611 mPa·s,压力系数为1.008。该区块米吸水指数为0.16 m3/(d·MPa),借用此值计算直井日注水量为23.6 m3。结果表明,Y4区块直井注常温水的日注水量可以满足注采平衡需要。
5.3 注入压力
Y4区块比M区地层压力系数高,原油黏度大,实际注水要困难得多。对于直井注水,由于注水厚度小,在不超破裂压力的前提下进行注水,直井最大日注水量在20 m3左右,高温蒸汽处理后最大日注水量可以达到60 m3左右。在不超破裂压力的注水条件下,试验区应采用25 MPa注水系统。
5.4 注入流体温度
针对实际井深,在注入100℃热水时,对不同注入速度下井底流体温度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注入速度为20 m3/d时,井底流体温度为64.1℃,基本不造成冷伤害(见图4)。注入15℃冷水时,对不同注入速度下井底流体温度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注入速度为20 m3/d时,井底流体温度为45℃,冷伤害比较严重。在地层压力下,原油黏度对温度敏感性很强,注入水温度过低,必然会造成原油黏度增加,流动性变差。井口注入流体温度应在90℃以上。
图4 注入100℃热水时不同注入速度下的井温分布
5.5 产油能力
对E区梧桐沟组单井试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直井稠油层米采油指数为低产稠油层的8.2~11.7倍,直井米采油指数为水平井的1.6~6.3倍;平面上,各断块单井米采油指数差异较大。
利用前期试油井的米采油指数计算直井采油能力,直井单井产能在0.2~1.9 t/d,自然产能很低,考虑注热水有一定效果,初期单井稳定产油量在1.5~2.0 t/d。
6 井网部署及指标预测
沉积微相研究表明,E区梧桐沟组储层主要为南物源的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主河道方向为东南—西北向[18]。
对3种不同类型的井网进行了对比研究:反五点井网1注采方向与主河道方向最小夹角均为60°;反五点井网2注采方向与主河道方向有不同夹角;反九点井网大部分井的注采方向与主河道方向最小夹角小于 60°(见图 5)。
由于储层的非均质,采用反五点井网1,油井见水后含水率上升速度快;反九点井网由于水井对应油井多,不能满足注采平衡需要;采用反五点井网2,既能从不同的角度验证不同方向热水驱效果,又能满足注采平衡需要。
图5 3种不同类型井网对比
方案部署要点:
1)采用反五点井网2,注采井距70 m;
2)考虑主河道为东南—西北方向,注采方向与主河道方向有不同夹角;
3)利用探井Y401采油,新钻直井2口:注水井(Y4-1)、采油井(Y4-2)(见图 5b)。 新钻井利用热水洗井解除污染。
按单井初期产油2 t/d进行开发指标预测[19],初期采油速度2.2%,10 a末采出程度为9.9%,效果较好。
7 结论
1)井口流体温度越高,开发效果越好;注100℃热水,注采井距70 m,可以实现有效驱替;井口流体温度一定时,井距越小,采出程度越高。
2)直井日注100℃热水20 m3时,井底流体温度略高于油层温度,不会造成冷伤害。
3)试验区采用反五点井网2,注100℃热水开发10 a末采出程度可以达到9.9%,效果较好。
[1]张锐.稠油热采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2-6.
[2]刘文章.热采稠油油藏开发模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118-125.
[3]计秉玉.国内外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与展望[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33(1):111-117.
[4]张连社,张萍,周玉龙.边底水稠油油藏营13断块开发技术与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3):89-91.
[5]张方礼,刘其成.稠油开发实验技术与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2-5.
[6]张建国,雷光伦.油气层渗流力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14-15.
[7]阳晓燕,杨胜来,李秀峦.稠油相对渗透率曲线影响因素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1,18(6):758-760.
[8]阳晓燕,杨胜来,李秀峦,等.非稳态法测定稠油油藏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0,17(6):745-747.
[9]王冲,陈恭洋,徐论勋.王场油田北区储层横向预测[J].断块油气田,2008,15(4):48-50.
[10]陈和平.杜66块稠油油藏储量动用程度评价[J].断块油气田,2009,16(1):57-59.
[11]梁涛,李刚,徐璐,等.宾汉型稠油水平井产能模型探讨[J].断块油气田,2011,18(3):369-372.
[12]袁士义,刘尚奇,张义堂,等.热水添加氮气泡沫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研究[J].石油学报,2004,25(1):57-65.
[13]吉素华,王元冬,周文健,等.河南油田稠油热采氮气段塞热处理矿场试验[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4):140-142.
[14]王飞宇.灰色系统理论在类比法确定热采稠油油藏采收率中的应用:以辽河油田 J612 油藏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5):63-66.
[15]陈月明.油藏数值模拟基础[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8-54.
[16]秦同洛,李璗,陈元千.实用油藏工程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88-92.
[17]胡慧芳.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质量评价方法[J].断块油气田,2012,19(3):354-358.
[18]齐玉,冯国庆,李勤良,等.流动单元研究综述[J].断块油气田,2009,16(3):47-49.
[19]陈淑凤.辽河稠油油藏经济极限产量变化规律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8,15(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