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乳酸在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应用价值
2013-09-20刘正生
刘正生
脓毒性休克属于造成ICU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它是当前ICU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经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情况进行评估,能帮助其预后,并进一步减小死亡率,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根据目前国际上有关医学文献报道,针对血乳酸进行监测,可帮助观察患者的实际氧代谢情况,提升疗效,并对脓毒性休克预后有积极意义[1]。本文着重研究对于脓毒性休克预后,血乳酸的具体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前来本院就诊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中,挑选出60例,其中,男38例,其余22例为女,他们年龄从22~86岁不等,平均(45.60±2.30)岁。60例患者都达到1992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危重病医学会联席会议制定的有关要求。其中,肺部感染有32例,腹腔感染10例,胸腔感染7例,血源性感染有6例,其他感染有5例。他们都被及时送进ICU病房,同时,采取一系列抗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措施,包括液体复苏、抗感染以及维持相关脏器功能等。经治疗后,结合患者的实际预后情况,将其分成两组,存活组36例,死亡组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素上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利用德国进口的GEMPremier3000自动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的血乳酸浓度情况,检测时间选在12、24、48 h内进行,同时,记录下APACHEⅡ评分,并动态观察他们生存或死亡情况。乳酸清除率=(复苏前乳酸浓度-复苏后乳酸浓度)/复苏前乳酸浓度×100%。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具体的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乳酸变化情况 当全部患者被送入ICU病房时,他们的血乳酸浓度水平都显示异常,并且,存活组浓度明显低于死亡组,等到12 h后,存活组的浓度慢慢降低,等到24 h,浓度基本正常;而死亡组浓度在24 h与48 h后都明显显示异常情况,直到患者死亡。两组对比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乳酸变化情况(x ± s,mmol/L)
2.2 对比临床观察相关指标 初始血乳酸浓度与APACHEⅡ,存活组都明显低于死亡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乳酸清除率结果 存活组乳酸清除率为41.3% ±22.4%,死亡组乳酸清除率16.5% ±12.8%。由此可见,死亡组比存活组的明显低得多,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有关分析 经检测,死亡组患者的初始血乳酸浓度为(5.58±0.74)mmol/L,其APACHEⅡ评分为(18.29±3.47)。当APACHEⅡ评分值不断增大,其血乳酸浓度也不断增加,患者的病死率也不断上升。这说明血乳酸浓度大小是伴随着APACHEⅡ分值的增大而上升,呈正相关性(P<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初始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初始指标对比(±s)
注:*与死亡组比较,P<0.05
组别 血乳酸 APACHEⅡ存活组 2.14±0.34* 13.26±3.21*死亡组5.58±0.74 18.29±3.47
表3 乳酸水平与APACHEⅡ之间的关系(±s)
表3 乳酸水平与APACHEⅡ之间的关系(±s)
指标0 h 12 h 24 h 48 h死亡组血乳酸(mmol/L)5.58±0.74 5.92±0.58 6.27±1.06 7.59±1.24 APACHEⅡ评分(分) 18.29±3.47 19.22±1.06 20.06±1.33 21.03±1.04
3 讨论
血乳酸浓度上升可显示出疾病已经达到的严重程度,它与其他因素造成的休克死亡率有一定联系。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失血性休克与脓毒性休克。当乳酸浓度上升,就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打破,从而引起心功能降低以及机体出现氧代谢失衡,最终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问题。临床诊断研究表明,脓毒性休克是感染造成微循环出现障碍从而造成细胞代谢失衡,进而引发全身机体功能出现障碍,通常还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问题,患者的血乳酸浓度水平也会上升[2]。由于血乳酸上升会造成人体乳酸中毒,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利用对血乳酸变化情况的检测,来评估、判断患者具体的细胞代谢情况以及相关脏器功能的情况,同时以此来判断他们预后情况[3]。
本组研究中,存活组患者的乳酸浓度在12~48 h后,慢慢改善,并且,该组乳酸清除率为(41.3±22.4)%,而死亡组乳酸清除率为(16.5±12.8)%。存活组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而死亡组在治疗后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一般ICU病房都选择APACHEⅡ评分来作为具体的诊断标准[4,5]。此项研究中,APACHEⅡ评分值变大时,血乳酸情况也明显上升,同时,评分值会伴随血乳酸的变化而变化,呈正相关性。存活组患者在治疗后的12~48 h后其血乳酸水平会慢慢改善,浓度变小;而死亡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还会慢慢上升。由此可见,血乳酸值与APACHE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存活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其预后效果也较好。
总之,血乳酸和脓毒性休克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经动态监测可获得较高的准确率,并且简单实用,应在临床方面大量推广。
[1] 周成杰,陈国忠,安敏飞.脓毒性休克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分析.浙江实用医学,2008,12(6):243.
[2] 刘燕.动态监测血乳酸、CRP水平变化对评估脓毒症预后的临床意义.中外医学研究,2011,9(8):158.
[3] 徐向东,吴剑锋,管向东.早期乳酸清除率评估外科严重脓毒症预后的临床研究价值.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10(12):263.
[4] 林爱华,郭凤梅.血管活性药物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的影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9(8):135.
[5] 谭植华,刘丽君.血乳酸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时的应用28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6(1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