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成形术治疗23例内侧盘状半月板疗效分析
2013-09-19刘建宏
刘建宏
(江山贝林医院,浙江 衢州 324100)
盘状半月板也称为盘状软骨,是指半月板的形态发生异常,较正常的半月板厚而大,其发病率为3%-5%[1]。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先天畸形,不但改变了膝关节的正常解剖特征,还改变了膝关节骨性结构,如胫骨平台变平或杯口样改变,成为半月板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盘状半月板失去了正常半月板所具有的径向和环形纤维的规则排列,容易导致关节活动不协调,影响正常生活。本院对23例内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在关节镜下实施成形术治疗,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43例均为从2010年4月-2012年6月到本院骨科治疗的内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均符合第3版《实用骨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2],且均经B超、X线、CT检查确诊。将43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0-41岁,平均(31.2±2.7岁;左膝16例,左膝7例。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1-39岁,平均(30.3±2.8)岁;左膝 15例,左膝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观察组23例实施关节镜下成形术治疗,术前均给予局部麻醉,关节镜下检查患者的前内侧与前外侧的入路,同时需对半月板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判断其具体的损伤状况及形成状态。依据Watanabe分型,镜下可分为完全型16例,不完全型7例。撕裂形状可分为水平、纵行及复合撕裂伤等三种。参照患者不同的损伤位置、损伤程度及损伤类型等给予半月板成形术。术中通过前内侧、中间部分、前外侧等位置入路。前内侧入路主要以关节镜入口为核心,前外侧可直接放置攫物钳,提出患者已撕裂的半月板,并以将其边缘当做牵引,中间部位则可直接放置钩状射频刀头、半月板剪与半月板刀,对中间部位存在的盘状半月板给予切除处理,但必须在盘状半月板外部位置留置1/3的区域,使其出现正常半月板的摸样,选择普通射频刀头、篮钳与电动刨削刀等多种工具对残留的半月板边缘加以修整,使其出现斜坡状[3]。参照具体的碎裂位置与碎裂程度,留有约为7mm左右的半月板。对患者的关节腔加以冲洗处理,术后给予加压包扎[4-5]。
对照组20例实施关节囊全切除术,选择半月板钳将患者半月板近关节囊部位全部切除。
3.术后预防及康复。
术后对患者使用抗生素2天以预防感染。术后的第1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踝泵运动,直腿抬高锻炼;第2天进行床边屈膝练习;第3天进行下地走动练习;一周左右出院;两周左右切口拆线。
4.疗效评定标准。
选择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1)优,膝关节功能评分≥90分;(2)良,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0-89分;(3)尚可,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0-79分;(4)差,膝关节功能评分<60分。
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经治疗后,两组膝关节不协调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对照组优良率为75.00%,观察组优良率为91.30%,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
附表 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疗效对比(n)
三、讨 论
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少见的半月板畸形,可根据畸形方式分为外侧半月板及内侧半月板。内侧盘状半月板主要选择手术治疗,其中传统手术为关节囊全切除术,该手术虽操作比较方便,但半月板被全部切除后,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关节软骨应力,致使患者关节处于松弛的状态,最终导致膝关节出现严重的退行性变。因此,曾文胜等[6]医学专家认为对于内侧盘状半月板患者,不可全部切除,应适当保留。
随着医疗技术日益发展,关节镜技术在内侧盘状半月板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具有准确率高、切口小、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下床时间短等多种优点,关节镜下成形术主要对盘状半月板进行修整,使其趋于正常的半月板形态,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多种临床症状,而且可以使患者关节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弥补传统全切除术的不足之处。运用关节镜技术可以于直视下实施手术,因此对切除区域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判断,更能保持患者关节的稳定性。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证实关节镜下成形术治疗内侧盘状半月板,其疗效优于全切除术。
对于内侧盘状半月板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谌少波等[7]研究认为,内侧盘状半月板可以改变患者关节内的生物力学,因此一旦发现应尽早给予关节镜下成形术治疗,若患者未存在半月板撕裂迹象,但存在绞锁、弹响及疼痛等症状,则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8]。
综上所述,对内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给予关节镜下成形术治疗,可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加快康复,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与使用。
[1]温志勋,曾 淳,刘先银,等.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疗效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0,10(3):197-199.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93.
[3]石仕元,郑 琦,汪翼凡.关节镜下成形术治疗盘状软骨大面积水平撕裂的临床观察[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杭州市中医药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
[4]曾文胜,张阳德.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12):1250-1256.
[5]王增亮,赵 力,杨建平,等.关节镜治疗儿童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分析[J].天津医药,2011,39(12):1169-1170.
[6]陈东阳,蒋 青,徐志宏,等.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的诊断与治疗2例报道[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29(6):706-707.
[7]谌少波,邹鸿星,邵银初,等.关节镜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0,30(29):81.
[8]曾 强,林 海,程靓靓,等.关节镜技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33例临床报告[J].四川医学,2007,28(12):1388-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