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shibor基准利率属性研究
2013-09-18孙炎炜
孙炎炜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 西安 710000)
Shibor全称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2007年1月4日正式运行。目前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其中最重要的为隔夜利率。截至目前,允许参与shibor报价的银行共有16家,分别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广发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本文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市场上主要利率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将各利率的“共同”成分进行提取并赋予一定的得分,依据分数高低进行利率品种的重要性排名,在排名基础上得到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一、变量选取
本文所选择的利率变量主要有以下几种:央行再贴现利率、活期及定期存款利率、国债到期收益率、Shibor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银行间加权回购利率、央票到期收益率(2007.1.04-2012.8.28)。对应的变量名称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说明
二、基准利率检验的实证分析
(一)各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检验
应用SPSS软件对上述利率变量进行KMO检验及巴特利球型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因子分析适合度检验
由检验结果可知,KMO=0.902>0.9,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同时由巴特利球型检验结果,拒绝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的假设,同样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二)因子分析结果
表3 因子分析解释方差图
由上述解释总方差表可以看出,所研究的18个变量中,共含有2种主要因子,其中成分1因子占据初始方差总和的75.319%,成分2占据初始方差总和的15.267%,两种因子共解释了总方差的90%以上,则其余成分则可以忽略不计。在经过旋转后平方和解释能力中,成分1与成分2所占比例大致相同。
从下面的旋转空间成分图和成分系数得分图,我们可以得到更加直观的认识(见图3):
图1 旋转空间成分图及成分系数得分图
从成分图及系数得分表中可以看出,成分1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Sh1、Ty1、Hg1等变量,成分2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Tx1、De1等变量,其他变量的重要性则介于这几种变量之间。由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经验进行猜测,图4中成分1代表的是市场化利率、成分2则代表的是行政化利率,二者相关程度不高。其中,成分1中,市场化属性最强的为隔夜shibor、隔夜拆借利率、隔夜回购利率。而行政化属性最强的则为再贴现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这也与我们的主观感觉感觉较为一致。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中国货币市场上shibor基准利率的确立及与经济金融指标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目前货币市场的双轨制表现十分明显,Shibor作为市场化利率的代表已经初具了基础利率的雏形,但由于中国利率市场化仍然在发展之中,其基础利率的属性仍然受到官方管制利率如存款利率及再贴现利率的影响。,为了推进Shibor成为中国基准利率的进程,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
借鉴联邦基金利率发展经验,把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进一步培育成中国的“联邦基金利率”。人民银行可从SHIBOR各期限品种中选择一种进行价格调控(例如可参考美联储设定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做法),引导SHIBOR走向,进而影响银行信贷市场利率,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渐从现有的利率双轨制转变到由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决定资金定价的过程。
(二)巩固Shibor的基础利率地位
要扩大Shibor在基准利率体系中的影响力,就必须加速金融创新并扩大Shibor基准在票据贴现、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券、浮动利率产品和利率衍生产品等金融产品中的应用和推广,以增强Shibor的权威性。加大Shibor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识度。让公众主动投资、交易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产品,使得公众能够随着基准利率的调整作出相应预期和决策。进而活跃以Shibor为定价基准的金融产品市场。
(三)大力发展同业拆借市场,提高Shibor报价的准确性
只有进一步发展拆借市场,才能提高Shibor报价的准确性、扩Shibor报价在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增加报价行种类,由目前的16家机构进行扩充,将更多交易量大、对市场有影响力的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纳入Shibor的报价团中提高Shibor报价的代表性,Shibor报价才能更具代表性地反映出真实的金融市场资金的供求变化。
[1]滕达.浅谈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方法的联系与区别[J].中国新技术与新产品,2011(11).
[2]赵彩波,李昌宇.美国基准利率近年变动状况考察及借鉴[J].北方经贸,2009(09).
[3]田彦.美国利率体系及其定价基准[J].银行家,2005(12).
[4]张帆,李会秋.美联储利率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闽江学院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