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视野下卓越医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3-09-18杨棉华郑少燕邱秀华张忠芳田东萍罗添荣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国际化我院

杨棉华,何 萍,郑少燕,邱秀华,张忠芳,田东萍,罗添荣,顾 江

(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 汕头 515041)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教育一体化的进展,医学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1]。其核心在于培养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具备国际视野和较强竞争力的医学人才。审视我国传统医学人才培养,从教育目标、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到评价标准等,与国际医学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中国医学教育标准的实施,实现我国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势在必行。

汕大医学院一直将“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卓越医生”作为办学宗旨与目标。2002年以来,以国际和中国医学教育标准为依据,进行国际化视野下卓越医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历经十年,成效显著。

一、借鉴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设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一)先进的教学体系,是卓越医生培养的前提。

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的各学科知识长期处于相互分割和备用状态,容易遗忘和失效,学习效果欠佳。为改变这种状态,2002年我院经充分论证,将国际和中国医学教育标准有机结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构建了“以课程整合为基础、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核心,以问题导向(PBL)等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全新教学体系。遵循临床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彻底改变“以学科为中心”和“老三段”的传统教育模式[2]。采用PBL、小组讨论、床边教学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更有效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医学生全程临床能力培养,有效地提高临床综合能力、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二)以强化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核心,为卓越医生培养奠定基础。

岗位胜任力是指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临床医疗工作的知识、技能、素质和品质的综合能力。我们通过四个坚持全程不断线,突出岗位胜任力的培养。

1.坚持临床能力培养全程不断线,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和强化临床训练,以提升临床基本技能与思维能力。首先,通过课程整合实现基础与临床课程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基础与临床教师共同参与课程教学;其次,一年级学生暑期预见习(2-3周),以熟悉医院环境和医疗流程、了解基础护理工作,增强临床感性认识,激发专业学习的动力和理解专业精神的内涵;同时围绕内、外、妇、儿、眼科、五官、精神病学等学科临床技能构建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授课从第2学期跨至第5学期,采用小班(30人)授课、小组(5-7人)训练,将模拟技术、虚拟技术、网络技术、标准化病人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临床见习紧密结合,对学生临床基本技能进行“精雕细刻”的培养[3];最后通过第7、8、9、10四个学期系统的临床见习和实习,从而构建医学生临床能力全程培养体系。该模式被誉为“汕医技能模式”,得到同行的普遍认可。

2.坚持英语教学全程不断线,保证学生国际交流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鉴于英语的国际通用性,提升英语能力是医学生国际化交流的前提。为此,我们于第1学期实施EIP(英语浸入式教学计划,English Immersion Program)教学,采用面授、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和课外活动等方式,营造了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在短期内得到快速提高,为专业课程的全英或双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4]。第2学期开设医学英语课程,由具备英语教学资格的医学专业教师讲授,通过案例式、学生角色扮演等模式,帮助学生从公共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第3-10学期专业课采用全英或双语教学。实习阶段通过鼓励开展英语临床教学查房、英语病历书写训练等方式,确保医学生英语学习的持续性,从而提升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

2007年我院启动全英教学班。每年在一年级学生中选拔30名学生组成,李嘉诚基金会提供全额奖学金(含学费、教材费、住宿费和出国学习交流等费用)。全英班全程实施英语教学,采用原版英文教材,由资深外籍教师和具备全英授课资格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英文考核。实施末位淘汰的滚动式管理,提供公平竞争的氛围。

3.坚持医德教育全程不断线,培养医学生崇高的职业精神。“医德医术兼优,爱心奉献济世”是我院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内涵,贯穿于培养全过程。开好新生入学医德教育第一课,旨在使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意识。借助综合大学雄厚的人文环境,除全校100余门人文选修课程外,还开设健康与社会、沟通技能、姑息医学等综合课程。由宁养(临终关怀)服务、医疗扶贫体验等搭建医德实践教育的平台,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与患者直接接触,通过心灵的碰撞与沟通,体会医学人文关爱的重要性,净化心灵,增强对专业精神内涵的理解。10年来有5000多人次参加上述活动。建立有效的医学专业精神评价,在OSCE中设立职业道德与沟通技能考站,通过典型案例和角色扮演等评价学生人文关爱、道德、伦理和沟通能力等,得到同行高度认可。

当车辆高速运转时也常常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特别是在夏天,汽车水箱中的冷凝水温度超标导致控温作用下降,进一步导致的汽油粘稠度的下降,让零件间的摩擦力大大增加,情况严重时甚至还有可能发生机车引擎部分的变形进一步导致机车失控从而造成严重后果。与此同时在盘山道上驾驶过程中,上坡下坡前后反复出现,造成车辆刹车片严重磨损进一步造成刹车失去控制。

4.坚持科研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思维能力。坚持科研能力培养是我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通过开放科研实验室、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设立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基金以及“杰出大学生科研基金”、引入美国Dreyfus健康基金会“解决问题、促进健康”等项目,鼓励学生自主参加科研活动。近3年立项的各类课题达180项。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及实验室的熏陶,学生接受严格的科研训练,习得严谨的科研方法、态度和思维方式,提高了科学素养和能力。

二、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全面推进卓越医生培养

(一)建立和实施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nited States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USMLE)方法。

USMLE是通过典型的临床案例、基础临床知识紧密联系,能客观地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应用和专业英语的能力,是公认的医学教育评价标准。2007年我院成立USMLE课题组,已建成有1万多道题目的题库,同时研制开发USMLE计算机模拟考试系统,从命题、考试到成绩分析等均可在计算机完成。全英班各模块课程期末考试中10%题目采用USMLE试题,基础综合考试采用模拟USMLE第一阶段考试(Step1),临床综合考试采用模拟USMLE第二阶段考试(Step2)。2012年开始要求全英班学生参加美国注册USMLE考试,旨在用国际标准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英语和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首批2008级全英班11名学生于当年8月在广州考场参加USMLE Step-1考试,通过率100%。我院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所要求在校学生参加USMLE考试的学校,健康报等多家媒体为此做了专题报道[5]。

(二)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

cal Examination,OSCE)。

2004年我院引入OSCE,以考评学生的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OSCE涉及内、外、妇、儿、急救、护理等所有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体格检查、医学伦理、卫生保健等内容。设置12个考站,考试时间108分钟。长期聘请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国内著名专家作为考官,以确保高水准的考评结果。同时,每次考试后,考官对学生进行全面点评,以促进学生的反思。国家考试中心于2006年、2008年、2009年三次莅汕考察我院OSCE,给予高度肯定。

(三)规范和实施形成性评价,使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我院举办多场专题讲座,通过形成性评价的专题立项研究,鼓励各模块将形成性评价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三、建设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卓越医生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全球招聘优秀教师,实现教师队伍国际化。

我们通过《Science》、《Nature》等杂志在全球公开招聘优秀教师,吸引了来自美、加、英、德、日等国家的学者加盟。他们受过国际化背景的教育,富有国际教育的经验。目前我院具有留学背景(一年以上)的教师达40%。长期聘请国内外一流大学知名教授参与教学工作,不断提升国际化教育的水平。

(二)选拔教师赴国(境)外学习,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建立教师成长中心,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全程服务。

2009年我院率先建立教师成长中心,聘请具备国际背景、深谙现代教育理念、熟悉教师培训工作的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中心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围绕我院教学改革的需要,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如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同时借助我院国际化合作的平台,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多个教师成长中心合作,举办专题报告和工作坊,包括教师如何赢得学生及教学检查人员的高度评价、循证医学和形成性评价的应用、USMLE的理念与应用等专题,开展全英教学、PBL、床边教学和教学查房等示范教学活动等,为我院教师队伍国际化做出了突出贡献[6]。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举办4期全国临床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班,来自北京大学等27所高校的教师参加了培训。

(四)重视教学团队建设,确保卓越医生培养。

强大的教学团队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有力支撑。为此,我院十分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改革和创新。首先,促进教师树立全新教学理念,规范其教学行为,严格全英教师授课资格,以促进高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其次,以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为龙头,以学科建设、模块教学和PBL教学为突破点,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块教学由模块负责人负责,包括组建由基础和临床多学科组成的教学团队,负责模块教学计划、组织、实施和考核等;同时,注重以科研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如我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具备完整的人才梯队,我们利用这个优势,在科研团队的基础上建立高水平教学团队,目前已拥有病理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此外,通过将科研及时转化为教学,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等方式,为卓越医生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营造浓厚的国际化氛围,为卓越医生培养提供优良条件

浓厚的国际化氛围,是教育国际化的先决条件。我院一直注重营造国际化教育的良好氛围。

1.选拔优秀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20多所世界知名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每届学生中选拔30-40名(占学生数15-20%)到上述大学进行教学交流和临床实习2-3个月。组办汕大医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班,我院学生第二年到香港,与中文大学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一年,课程、学分互认。

2.教材是专业知识的重要载体。引进国际化优质教材,让学生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掌握学科新理论、新知识,以提升国际化教育的内涵。

3.2008年我院开始招收来自北美获得学士学位的留学生,学生经过严格选拔,与我院二年级全英班的学生一起学习,毕业后回北美工作。留学生为国内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境,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拓宽视野,活跃思维,提高了教学效果。

4.接受国(境)内外学生来我院考察、访问和交流。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阿伯塔大学等每年均派学生到我院进行教学交流;2006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基础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每年均来我院参观交流,两校学生一起参与教学活动,用英语相互交流教学、文化、风土人情等等,共享体会与收获。我院学生流利的英语和优良的教学条件一直得到北大学生的赞赏。

5.主办或承办国际研讨会,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拓展师生的视野。1998年至今我院连续与斯坦福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共同举办了15届全国远程医疗教育研讨会,通过互联网对全国进行现场直播;1998年开始与香港中文大学定期通过卫星频道进行远程CPC教学活动,师生用英语对病例展开激烈的讨论(该项目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与北京大学共同举办“国际医学教育论坛”,2010年主办“现代临床技能中心发展与建设国际论坛”;2011、2012年在我院举办的第五、第六届东西方联盟国际论坛,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中国大陆等多国家代表参加会议。

五、国际化视野下卓越医生培养,取得的成效

10年来我院致力于国际化视野下卓越医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可谓“十年磨一剑”,我们凭着坚强的毅力,深入探索,不断完善,使改革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明显成效。

1.“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整合被同行认为是目前国内最完整和成效显著的改革之一,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肯定;2009年我院作为中国医学教育标准颁布后第一个正式接受有国际专家参与专业认证的高校;我们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国际化教育等改革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学生基本理论扎实、基本技能强,毕业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保持在90%左右,比全国平均通过率高出近30个百分点(见图1),比全国平均分高出近40分(见图2)[7],名列全国前3-7名。2012年8月,2008级全英班的11名学生首次参加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Step1),通过率100%,平均分(217分)比及格线(188分)高出29分,体现了新教学体系下学生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及英语能力,并初步达到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一年级学生参加全国四级英语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连续七年稳定在92%-97%。在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9%以上,连续十年保持广东省第一名。

图1 汕大医学院近六届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总通过率与全国的比较

3.获得一批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临床医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1个。

4.汕头大学医学院国际化综合改革与实践被广东省列入高校综合改革试点。

5.教师成长中心为卓越医生培养造就了一支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已举办四期全国临床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26所重点大学教师也参加了培训。教师成长中心的作用得到教育部、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郝平副部长专程考察我院教师成长中心。

图2 汕大医学院近六届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总平均分与全国的比较

6.是中国大陆第一所组织在校学生参加USMLE的学校。我们的考试改革理念引起中国医学考试中心关注,2011年我院应邀作“执业医师考试与医学教育改革”的专题报告。

7.教学改革得到广泛关注,改革成果在兄弟院校中得到推广应用。10年来全国有200多所医学院和附属医院,近万人次专程莅汕考察,学习我院的课程整合、临床技能中心教学、OSCE和USMLE等改革经验,我们也应邀在上海同济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50多家医学院校做专题报告,全面推广我院新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的改革取得明显成绩,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新教学体系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才能培养更多的卓越医生。

[1]邱秀华,杨棉华.以国际化为依托,切实提高医学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7-8.

[2]杨棉华,何 萍.围绕医学教育国际标准 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2):10-12.

[3]许杰州,罗敏洁.临床技能中心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23-25.

[4]董 林,杨棉华.长学制下引入EIP:背景、需求与实施条件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28-129.

[5]王政清.汕大医学生为何能通过美国执业医师考试[N].健康报,2012-10-15(7).

[6]罗添荣,顾 江,杨棉华.美国高校教师成长中心发展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124-126.

[7]罗添荣,顾 江,杨棉华.汕大医学院新教学模式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62-64.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国际化我院
聚焦港口国际化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