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服配饰设计研究——以上海世博会国家馆制服配饰为案例

2013-09-17刘灿明

关键词:领带丝巾世博会

边 菲,刘灿明

(1.东华大学 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2.东华大学 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51)

对于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而言,制服是无处不在、无所不需的。制服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特点是综合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三大部分。在今天,制服已被泛化为单位、公司企业、或某一工种所要求穿着的统一性、规定性服装,而制服的配饰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制服的整体外貌。在相关学者的著作中略有提及对制服配饰的研究,邹游在《职业装设计》中介绍了如何将企业标志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制服配饰中[1];刘晓刚在《专项服装设计》中提出制服的配饰有标志、防护和装饰三大功能[2]。但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制服配饰的专题研究几乎没有。故笔者试从这一角度出发,以案例分析法为主,结合实物与图像资料,根据自身多年从事制服设计的经验总结,特别是受上海世博会城市志愿者组委会邀请,完成世博会城市志愿者的制服设计,使得对世博制服的了解更为深入,进而完成对上海世博会国家馆制服配饰的分析和研究。

一、概念界定

1.制服(uniform)

广义的制服也称团体制服,顾名思义,是指团体统一着装,含有强制、制约、统一之意。统一的制服可以代表一个行业的职业风貌和一个企业的文化特色,整齐而具有系列感的制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狭义的制服是指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为了体现特殊的工作身份、工作环境而穿着的服装,即一群相同团体的人所穿着的服装,用以辨识从事各个职业或不同团体的成员。

2.配饰(accessory)

配饰是指除了服装以外的其他服饰配件的总称,如鞋、包袋、眼镜、腰带等。既可以用来搭配服装,又可作为个性形象的一种展现,从而给予人物外观完整且丰富的视觉形象[3]。

3.制服配饰(uniform accessory)

制服配饰是指用以搭配制服的服饰配件,如:领带、领结、丝巾、帽子、徽章、手套等。成功的配饰设计是制服的“点睛之笔”,配饰的不同也决定了这些制服某个方面的差异性,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高品味的配饰设计可以提升制服的整体着装效果,更是具有传播精神文化活动的功能。

二、制服配饰的主要形式与功能

制服配饰(uniform accessory)的主要分类请见表1。

表1 制服配饰分类

配饰在现代制服设计中使用的范围极其广泛,其款式丰富、功能多样,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青睐,从其功能属性上分析,配饰在制服中主要具有装饰和实用两大功能。

1.装饰性

制服的配饰设计应从色彩、图案、造型和风格上与制服相互呼应,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从而起到美化外表和提升制服整体美感的装饰作用。如空姐的丝巾、银行职员的领带和领结等都是制服中较为常见的装饰性配饰。现代社会中很多企业利用这一属性,将视觉化元素作为标志性的服装配饰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2.实用性

从实用的角度看,制服的配饰设计应从工作环境、操作内容、工作性质等方面入手,满足工作人员的身体感受,保护穿用者的人身安全[4]。比如建筑工人的安全帽、公交司机的手套等都是制服中较为常见的功能性配饰。这些配饰看似微乎其微,但在实际中发挥的防护作用不可忽视。此外,胸牌、肩章等制服配饰的差异也是制服等级制最直接的反映,这些细节的变化能够帮助人们准确而迅速地判断出穿着者在该团队中的身份和地位。

三、配饰在上海世博会制服中的应用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记录。此次博览会各国家馆工作人员的制服更是该博览会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除了贴合主题、具备识别功能外,还具有民族文化宣传的作用。其中的配饰设计更是各具特色,丝巾、领带、帽子等主要配饰设计除了考虑与制服本身搭配外,还充分结合了民族特色、活动理念、场馆背景、实用需求等因素。

1.丝巾

在古希腊时代的缠布服装中就能找到类似丝巾的痕迹,可以说丝巾的历史就是从一块布开始的,丝巾最初并不作为装饰用,而是以御寒为主要功能,16世纪中期以后,原本的保暖功能逐渐被装饰所取代[5]。发展至今,丝巾已成为一些行业最具变化性的制服配饰之一。丝巾的款式多种多样,从尺寸上进行分类有方巾、三角巾和长巾。丝巾的色彩设计无异于服装的色彩设计,都需要遵循色彩规律,而且丝巾色彩的选取还应参考制服和工作环境的色彩,突出整体的美感。从色彩上讲,丝巾有单色和多色之分,多色一般不超过三种色彩。不同色彩的丝巾与制服搭配会给着装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此外,同款不同色的丝巾也常用于企业内部的员工岗位识别和职能区分。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很多展馆工作人员的制服都搭配了丝巾,这些丝巾的设计不仅仅是依托于制服本身,还考虑到场馆的主题、外观和环境等其他因素,成为世博会一道“飘动的风景”。如摩纳哥展馆工作人员的丝巾设计为长巾款式(图1),扎系后有很强的悬垂感,主色彩选用蓝、白两色,与展馆建筑外观的色彩相呼应,丝巾的下摆处印有醒目的红色字母“Monaco”,加强了国家馆的宣传性和标识性;立陶宛展馆工作人员佩戴的薄纱丝巾,给人轻松俏皮的感觉,丝巾的印花和色彩设计是亮点,与其国家馆徽保持一致,将绿色、橙色和黄色的色块无规则地分布在丝巾上(图2)。

2.领带

最早的领带样式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帝国时期,战士们胸前都系着领巾,那是用来擦拭战刀上鲜血的擦刀布。发展至今,职场中身穿西服套装的男士系一条得体的领带,既美观大方,又给人以典雅庄重之感。领带大致可分为色织真丝领带、印花真丝领带、色织涤丝领带和印花涤丝领带。在制服领带的设计中,有一个技巧叫做“简单永远讨好”,遵循色彩搭配原则,让领带在低调中体现设计师的水平。在世博会展馆中身穿正装的男性员工都会搭配一条领带,如俄罗斯展馆工作人员的领带设计来源于其展馆外观,展馆建筑上的几何图案被巧妙运用在领带图案设计中,色彩选用红色与银色搭配,在蓝色西服中显得特别抢眼(图3)。荷兰展馆工作人员的领带选用了橙色,橙色被公认为是荷兰的代表色,在白色衬衣上显得非常跳跃和热情,具有很强的识别度(图4)。

3.帽子

在中国古代,“无帽而有巾”,人们用丝、麻制作的巾来包头或扎发髻。北周时期,武帝为易于让自己的军队戴用,特意把巾制成含有四个角的形状,当时称作“幞头”,实际就是中国最早的帽子。在国外,早期的罗马人将帽子当作一种权利与地位的象征,帽子是自由合法公民的标志。如今,帽子具有遮阳、遮雨、防风、保暖、安全、识别及审美装饰等多种功能,某些制服中帽子的使用已成为该行业的潜在规律,被大众广泛认同和接受,如律师帽、厨师帽、护士帽、学位帽等,这些潜在规律也是行业惯例,通常不轻易变化。制服中帽子的设计更是应注重职业区分和使用功能,设计师不但考虑佩戴后的美观,还应充分了解帽子在实际工作中的用途和功能,通过帽子的设计来解决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的使用创造便利的条件。除此之外,制服帽子的色彩还应考虑与制服色彩的搭配,以及工作是否需要用醒目的色彩,有时还要考虑一些禁忌,比如在中国,人们就忌讳戴绿色的帽子。

上海世博会日本展馆女工作人员帽子的设计非常特别,在造型上借鉴了日本江户时期公家和侍从们佩戴的乌帽子,帽子非常小,刚刚只能固定在头顶。帽子后脑部分设计为粉红色的折扇式,活泼跳跃,还可以将折叠的面料打开遮挡阳光,兼具了装饰性和实用性的双重功能(图5);巴基斯坦展馆工作人员的帽子也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目光,橙色布带缠绕头部,头顶高耸着扇形造型,脑后垂着长带子,极具民族特色(图6)。

4.徽章和工号牌

徽章和工号牌中的信息是由特定的图案、字体和色彩组合而成,这种符号通过眼睛传输到大脑,并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来展开对其内在意义的思索与联想,进而对佩戴者形成一定的认知和印象。徽章和工号牌在制服中看似微小,却能够明确体现企业标志和个人职能,通过它可以区分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人,在使用中具有识别性、适应性和审美性等功能特征。徽章多用在胸前的口袋、帽子或袖臂上,应尽量避免放在制服易形成褶皱的地方,且大小应视所放置的制服具体部位而定。工号牌一般设计为长方形,佩戴在工作人员胸前

左侧,可选择铜、不锈钢和树脂等材料,采用冲压、腐蚀、丝印、填油、滴胶、仿珐琅等工艺制作而成。如澳大利亚展馆工作人员佩戴的胸卡和工号牌非常好地展现了国家和个人的信息,包括了国家中英文名称、国家馆标志、国家代表动物驼鸟卡通形象、工作人员中英文姓名,色彩的搭配与国家馆标志色一致,让参观者一目了然(图7)。

5.包

除了上述常用配饰外,各国家展馆工作人员制服中还经常出现包的设计,这也是从人性化的角度去考虑的,因为工作人员每天需要长时间在展馆外接待参观者,自己随身的小物品可以放在包里,方便取用。如意大利展馆工作人员所用的灰色斜挎包,出自国际品牌PRADA,体现了意大利一贯秉承的低调奢华。包自身的重量很轻,尼龙面料防雨耐磨,既美观又实用(图8);德国展馆工作人员的橙色背包与制服所用的面料一致,其中一个口袋设计为无袋盖,可以放置水杯。桔红色的面料具有很高的识别度,耐热耐洗,用后还可以降解做绿肥,非常环保(图9)。

图7 澳大利亚展馆工作人员胸卡和工号牌

四、结论

通过对上海世博会国家馆制服配饰的研究可以看出,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制服配饰的地位和文化价值进一步得到提升。制服配饰不应为了求新、求异而随意添加,从而破坏服装整体风格的协调和制服内在的严肃性。制服配饰作为制服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其自身不仅具有审美功能性,而且其独特的寓意和内涵更是具有传播和扩大影响力的作用。

[1]邹游.职业装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2-18.

[2]刘晓刚.专项服装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50-55.

[3]郑辉,潘力.服装配饰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0-32.

[4]邵献伟.服饰配件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88-90.

[5]Bill Dunn.Uniforms[M].London: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Ltd,2009:5-25.

猜你喜欢

领带丝巾世博会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套路
瞬间打结的丝巾
打领带的“喵星人”
丝巾
领带的问题
丝巾发带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喜游世博会
世博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