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到最美的田间——“走、转、改”活动感悟

2013-09-17□刘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10期
关键词:青龙护林员稿件

□刘 军

(秦皇岛日报社,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新闻是一项永远走在路上的职业,新闻的生命力来源于基层,呆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问问情况,写出来的稿件肯定干巴巴的味同嚼蜡;新闻的鲜活来源于基层,只有当你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他们才会把心底的话倒给你,稿件才能像刚从地里摘回的蔬菜水灵灵。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以真情换真情

我经常开玩笑的说,是“走、转、改”活动强健了我的体魄,增强了我忍饥耐渴的能力。

2011年10月底,我到青龙就山区群众吃水难的情况进行采访,在五天的时间里跑了两个乡六个村庄。草碾乡老腾家自然村吃水必须看老天爷的脸色:雨水充足,山区里挖的集水窖就能吃上小半年;雨水少,雨季过后三四个月就得用驴到二十多里外的地方驮水。采访时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群众见家里来人了,会拿出山楂、干枣招待你,却很少会给你倒上一杯水,不是群众不热情,而是水实在是太金贵了。每天的下午,我都没有水喝,嗓子里像能伸出手来抢水一样。

渴的不行时,正好在官场乡鲶鱼洞村地头,就问群众:吃你一个萝卜吧。群众答应后刨出一根来擦擦土就咬,差点没把牙崩掉:没有水,萝卜小不说,硬得也像石头一样。晚上回到青龙县城,灌下一瓶凉白开水后还觉得满嘴苦涩。在写稿件的时候,我始终在想:一个下午就这么难熬,常年累月生活在这里的群众,过的又是怎样的日子?

走基层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于是有人推荐了祖山林场东峪看护点:那里大米、白面都得自己从山下扛过去,太阳能发电板只够看14英寸的电视机2个小时,打手机要爬到山上溜达着找信号。看护点里的五个大老爷们到了晚上就大眼瞪小眼,或者干脆闭眼睡觉。2011年11月,我们早上7点钟出发,11点到了车不能走的山下,知道山上艰苦,就自备吃喝和棉大衣,四个记者分工合作:有背棉大衣拎馒头的,有背矿泉水拿挂面的,有带着猪肉拎蔬菜的。没有想到,到看护点还得经过一座不高、但是没有路遍布荆棘的山。裤子被扯破了,采访包被扯坏了,手指被刺出血了,我们照样向前。好不容易翻过山,前边不远处有一户农家,见我们这么狼狈,主动提出送我们一程。我们把带来的东西压在驴身上,都恨不得拽着驴尾巴走。到了看护点,已经是下午三点半多,肚子里饿的就像被小刀来回刮一样。到地点时,护林员已经吃过饭了,我仍能清晰的记得,那次和采访对象打招呼是最没礼貌的:只是和护林员点了点头,就忙着烧火做饭。我们炒菜的炒菜,烧火的烧火,等到吃上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了。那真是有生以来最香最有滋味的一顿饭。

说到累,是在采访义务守护长城的农民张鹤珊时体会到的。老张每天都在长城上走一圈,看他健步如飞,跟着的我可遭了老罪:老张都快60岁的人了,咱好歹算是年轻的,也不好意思老说歇一会,就咬着后槽牙坚持,等到下来的时候,腿肚子直转筋。

增强荣誉感

活动让我再一次体会到记者的荣誉感。在反映青龙山区吃水困难的稿件见报后,秦皇岛市水务局表示将加大帮扶力度,想方设法争取让更多的群众早日摆脱吃水难,青龙县委、县政府将投资1500万元,到年底时力争解决3万群众的吃水难题,这笔投资是几年来最大的一笔。并将解决山区群众的吃水难列入计划,争取5年内让全县存在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的群众全部喝上放心水。

印象比较深的人物,还有青龙土门子镇景杖子村的农民张贵林,他承包了山地养殖柴鸡,2011年秋天的时候没有钱买饲料了,我在完成采访任务的同时,和当地镇政府联系接洽,帮助他争取到了1万元无息贷款,帮张贵林解了燃眉之急。2012年年初,再次探访张贵林,他拉了两个人入伙,准备扩大养殖规模,改善养殖环境,并准备成立旭林牧业有限公司。就在前段时间,他说希望有个高水平的摄影记者帮他拍组照片,用来摆在县城的销售摊点上做宣传;他说现在资金还是有点难度,问能不能想想办法;他说啥时候你们再来看看,笨鸡炖蘑菇管够……

现在,我们就是好朋友:牵挂他的点点际遇,欣喜他的点点进展。

我感觉在走基层的活动中,更多的是基层的群众在影响着我,改变着我,让我敬佩,让我感动。

还是拿东峪看护点做例子,这里的生活是如此艰苦,以至于买来的鸡蛋要锁在柜子里;这里的日子是如此枯燥,重复、无聊等这些词都可以形容他们。可是他们为什么还这么乐观?他们的答案很有意思:总得有人来干,谁干不是干?每天几十里的山路来回巡视,健身房也没这效果好。一个月回家休息一个星期,有利于家庭和谐,因为来不及讨厌吵架斗嘴就又回来了。看着叶子由黄变绿,由绿变黄,听山上的鸟叫,有的声大一些,有的声小一些,相比之下,城里的公园哪有这儿美?

特别怀念在那里住的一晚。外边黑漆漆的,泉水的叮咚声显得夜更寂静,静的能听见自己的心跳,虽然是零下十几度的天气,但是土炕烧得火热。护林员任新锁怕我们夜里冷,半夜起来往灶膛里加了一把火,那火,到现在还烧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还有花厂峪村的周庆信,为了采访深入,我先后6次顶风冒雪驱车到村里,他身上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挖掘,他身上有太多的品质值得学习,为了当年八路军对乡亲的承诺,为了父亲的遗嘱,他放弃了在私企十几万元的年薪到花厂峪,为了花厂峪的未来操劳着。为啥?他肯定不是做秀。要是做秀,三五个月,摆摆姿势上上报纸,早就可以回县城家里过含饴弄孙的舒适生活;要是做秀,他怎么会着急上火的奔波于各个部门求爷爷告奶奶为花厂峪办事?要是做秀,你也来试试作上三年的秀?写文章的时候,融进了我的许多感情,这篇文章获得2011年度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

2012年的汛期对于秦皇岛来说是五十多年不遇的大水,在防汛期间,我每晚休息睡眠时间不足2个小时,用手中的笔展现了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灾害众志成城的精神。在防汛最为紧张的8天时间里,共刊发消息、通讯等各类新闻稿件三十余篇,其中反映群众安置点的《新家里的新生活》采访扎实、文字精练、主题突出。《大雨夜,全村爷们齐冲到第一线》、《夜战陈家园洋河堤坝》等稿件,受到读者好评。防汛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我连夜写出了长达7600字的长篇通讯《众志成城保家园》。我因此被评为河北省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个人。

在“走、转、改”活动中,我被评为河北省“走、转、改”先进个人,所带领的部室被评为河北省“走、转、改”先进部室。

活动开展以来,上过山、下过田、钻过大棚,笑过也哭过,有辛苦也有收获。作为记者,我愿意把根扎在基层,始终和农民兄弟心连心。■

猜你喜欢

青龙护林员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珙 县召开生态护林员视频培训会
护林员巡山路上“偶遇”猕猴
浅析生态护林员政策在助推扶贫攻坚的作用
光影视界
少林功夫拳(三)
小青龙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