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潭门散记

2013-09-17戴源

椰城 2013年1期
关键词:西沙刘涛南沙

■ 戴源

学校一放假,同学刘涛便带我从博鳌去潭门。

汽车走海滨公路,右边是蔚蓝的大海,一眼望不到尽头,白云在空中默默无语地飘动,像一朵朵巨大的棉絮,海面上海鸥飞翔,白帆点点,巨轮在缓缓地行走。左边是原生态的椰子树、槟榔树和木麻黄,树身粗壮叶子墨绿。树林里隐藏着新建的小院小楼,像一幅幅油画闪过车窗,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其间,红的、白的、黄的连成了连绵不绝的旖旎风光。我被大海和陆地的美景迷住了。刘涛却淡淡地说:这样的好天气正是出海捕鱼的好时机。要不是读书,我肯定跟随父亲的船去远海了,海上捕鱼的美景更动人呢。

潭门是个渔村,也是一个天然渔港,四周地势平坦,房屋以新建的平房和低层楼房为主,六七十年代建的石头瓦房混杂其中,四周草木茂密,椰树掩映,整个渔村显得别致有趣。一条水泥小路贯穿了整个村子,看样子是刚修的。楼房前停有小汽车和摩托车,家家户户都用上自来水,有些家里还装有空调。屋前堆放着一张张渔网,路边用竹席晾晒的盐鱼,发出浓烈的鱼腥味,偶然有摩托车从身边驶过,车上的人都朝我投来温暖的微笑。我问刘涛,村里的人都好客吗?刘涛说,潭门的渔民都很热情好客,只要你走进家里,他们一定会请你吃饭喝酒,不相信你试试。

我们没回刘涛的家而是直奔码头。炙热的阳光下,码头上笑声喧哗,涛声如鼓,鞭炮声时不时“噼噼啪啪”地响起,刚从西沙回来的渔船静静地泊在海里。渔民们兴高采烈、满头大汗地挑着一担担箩筐往岸上走。箩筐里躺满了鱼虾,又大又肥,都冷冻过,大多是石斑鱼、绿虾、鲳鱼、带鱼和红鱼,看上几眼嘴里就流口水。刘涛高兴地对我说,在潭门,渔民以船为家,以鱼为食,以海当床,喝雨水,沐海风,不顾风浪,不惧台风,常年在西沙、中沙、南沙捕鱼,看望老祖宗留下来的边地,收获用血汗换来的丰收。他们的勇气、他们的精神,堪比守边的勇士。刘涛的爷爷正在船上,六十多岁,满头白发,脸如古铜,一直坚持跟船上南沙捕鱼。惊奇之后我问他,去西沙捕鱼辛不辛苦?他笑着摇摇头。我说,你儿孙都长大有出息了,应该上岸亨清福了。他笑着说:我老了哪里也不想去了,离不开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大海啊。爷爷的话一落,刘涛便对我说,什么是纯朴广阔的大海,什么是坚韧不拔、无比热爱大海的渔民你都看到了吧?我点点头说:看到了。

在沙滩上,我认识一位渔民,她三十出头,背上是刚满三岁的孩子,姓水名月,生在五指山区,嫁到潭门八年,紫红色的脸膛是海上闯荡生活留给她的岁月烙印。她没有出海,而是推着三轮车在沙滩上摆卖矿泉水、烟酒、饼干之类的日常用品。她没有喊叫,默默地把三轮车推到出海回来的渔民跟前。渔民都自动地买下一些香烟或矿泉,是需要也是帮助。她对渔民都报以微笑。她告诉我,她家里有一条木质机帆船,十几吨,男人去年上西沙捞文物潜入海里死了,尸体都没有找到。刘涛叹息说:水月嫂真不容易。而水月则说:这没什么,日子总得要过下去,过几天她单独出海,在近海捕鱼,把孩子和六十多岁的公公也带上。”

沉默很久我才说:“你出嫁前是个农民,突然间变成了渔民适应得了吗?”

水月说,开始真不适应,出海就吐,有回上南沙遇上台风,滔天巨浪之中,村里有二条渔船撞上礁石,人都遇难了。我也晕得几乎发疯跳海了。但上几次以后就好了。现在村里的男男女女都上南沙捕鱼,很少有人晕船了。当然啦,有台风是不能去的。

我说:“上南沙捕鱼的风险虽然很大,但捕的鱼又好又多,赚的钱也多,是这样的吗?”

水月说,她去过最远的黄岩岛海域,捕到的马鲛鱼、石斑鱼、金昌鱼很多,船没靠岸就被渔贩子收购了,价钱压得很低,但他们卖给酒店的价钱比收购价高出三倍,我们渔民吃亏呢。说这些话时,她两眼迷茫,好像在船上碰了险情似的。

我说:“你们应该直接卖给酒店,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价格呀!”

水月说,现在是这样了。因此村里有钱人也多起来了。有人还在海口给小孩买了房子呢。

我说:“你家建新楼了吗?”

她说,建了。孩子他爸不在了,我们住在那里没什么意思呢。

说完,她便指了指村里刚落成的一座三层小楼,一脸的悲痛。

刘涛安慰说:“嫂子,以后你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她点点头说,潭门右邻博鳌,左靠文昌,站在沙滩上就能看见卫星发射场海面上的灯塔,以后来这里旅游钓鱼的客人一定会很多的,不出海时我就把渔船租给客人,收入应该不错的。

刘涛告诉我,水月是村里的女强人,去年当选了村委会委员。她带头挨家挨户宣传法律知识,村里参与非法下海挖掘文物的现象越来越少。

我说:“你打算嫁到别的地方去吗?”

她说,没想过了,过一天算一天,要是碰到好男人,我想让他插门,公公也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当渔民有许多好处,光是每年的出海补贴就不少,国家给的,从不拖欠。真的,以后生活会越来越好的。话没说完,她的眼眶就湿润了。背上的孩子也愣愣地盯着我。

离开沙滩时,水月对我说,下次来潭门一定要上她的船,她要亲自出海给我捕一些海鲜,让我吃一顿原汁原味的潭门石蟹粥。我笑笑说,一定会来的,学校放了假就过来。水月笑了笑,很开心。

落日在海的远方燃烧,海天一片绮丽,海鸥在海面上啼叫,变幻着不规则的队形,展翅而飞,远航归来的渔船向港口驶来,隐隐约约传来动人的螺号声。晚上,刘涛的父亲安排我们住在船上。实际上,我们是睡在用船板搭成的“床”上。海风很凉,涛声如歌,天上星星闪烁,我们盖着薄薄的被子没法入睡。于是,刘涛就教我数蓝天上的星星,当数到一颗光芒耀眼的星星时,他告诉我在星星的下面就是西沙,小时候他和爷爷奶奶常常上那里捕鱼,那里的风光美极了……

猜你喜欢

西沙刘涛南沙
“强芯九条”护航芯片项目落地广州南沙
广州市南沙区星海小学作品集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加快南沙自贸区建设
马铃薯主粮化
特殊的遗产
一个死囚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