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仲淹选才给我们的启迪

2013-09-15姜炳炎

支部建设 2013年28期
关键词:富弼狄青张载

■ 姜炳炎

政以才立,国以才兴。识才用才,从古至今被视为治国安邦之方略。

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更是在治国理政方面成绩显著,被朱熹称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范仲淹的识才、育才、选才,在今日看来仍有很好的启迪。

第一招,慧眼识才,量力而用。范仲淹说:“贤者在位,能者在政,可以医国救民。”一位名叫富弼的青年前来拜访,尽管言谈举止拘谨,但范仲淹赏识他的远大志向,就教导他博通经史,增广见闻,鼓励他参加科考,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后来,富弼不负厚望,官居高职,和范仲淹一起主持新政。范仲淹擅于根据个人特长来选才。年仅21岁的张载向范仲淹上书,畅谈保家卫国的理想。范仲淹亲自召见他,看到他思维敏捷、志趣不凡,认为必成大器。张载欲投笔从戎,范仲淹劝他以治《中庸》:“儒家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张载终成理学开山巨擘。

第二招,不计资历,为国储才。范仲淹驻守西北边疆时,注重选拔“吃得苦,有勇武心力之人”。狄青幼年为奴,投军为卒,出入敌阵,所向披靡。范仲淹送他《左氏春秋》,勉励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狄青终成一代名将。范仲淹主持西北防务时,深感人才不足,数次向朝廷提出:“用兵备寇,尤要得人”,应委派京官到边境之地任职,这样不仅造福边境,也可锻炼官员,待朝廷用人时,就“不乏人臣”。同时,范仲淹向宋仁宗建议,重视储备人才。国家增设馆阁,选拔贤良之士住在馆阁内,生活上加以照顾,让他们潜心钻研治国之策,待国家应急时可委以重任。范仲淹关于人才交流、储备之策,至今仍为我们所用。

第三招,光明磊落,秉公选才。庆历三年,范仲淹调任枢密使。宋仁宗欲选拔一批官员任各省监司即封疆大吏,范仲淹担任主评官。每每发现有平庸之才和贪赃枉法之徒,他便毫不留情地大笔一挥划掉。有的官员见关系人员都被删掉了,就说:“范公呀,你大笔一划就摘掉了人家的乌纱帽,害得他们全家哭鼻子。”范仲淹坚定地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意思是:他一家哭总比让一个省的老百姓深受其害好吧?范仲淹不惧权贵,敢于对“带病”官员说“不”,赢得了朝廷上下和民众的交口称赞,更是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范仲淹的三招选才,足以成为我们今天识别、培养、选拔人才的镜鉴。

猜你喜欢

富弼狄青张载
豁达大度的富弼
张载的“变化气质”之道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关学”的精粹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张载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富弼的不争
富弼的“不争”
狄青: 打个胜仗行不行
富弼大度
狄青智取昆仑关
不与乞丐拼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