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两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合作与对比研究*
2013-09-15徐昕
徐 昕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3)
1 引言
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类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及其发展等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对人类思想、文化、信仰、情感、美感和精神表现进行探究的一门学问。人文科学作为一种科学,它既要求把握人类精神活动的规律性及其产品的客观真实性、合理性,又要为人类构造一个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使其对人类自身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该学科涉及范围较广、研究内容丰富,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历史、文化特征,与社会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文明程度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具有极强的个体性或流派性的研究视角和方式。
人文科学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中已产生、繁衍和发展数千年,自人类发源开始,受到地域、语言、交通和战争的影响,各种意识形态的人文思想无法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则通过竹制、纸制文档进行传播。近百年来,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地区人民已然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不同人文知识,通过翻译学者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英语语言的大量普及,为不同地域、不同语种的人文学者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创造了人文科学领域更多学术合作机会,促进了世界文化极大的融合。例如马建忠先生所著《马氏文通》首先采用了对比研究的方法,是中国第一部涉及语言对比研究的著作,而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是在西方语言学理论和语法学著作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从17 世纪末到18 世纪中期,英国社会流行起“中国热”,英国对中国的文化如哲学艺术产生很大兴趣。在18 世纪前,1622 年耶稣会士就用拉丁文翻译《大学》,称它做《中国圣书》。赵欣曾撰文概述在“中国热”期间,中国的室内装饰、饮茶和瓷器文化逐渐渗透进入英国皇室和平民的日常生活。钱钟书先生旁征博引英国文学、哲学思想史等作品,对十七世纪中国在英国褒贬不一的形象进行讨论和分析。Allinson, R.E.和Hansen, C.都曾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哲学思想进行探索和研究。
中英两国均拥有灿烂的文化,在历史的不同阶段都促进了世界文明的极大进步。中英两国众多文学、哲学和语言学等著作、文献都显示,两国学者已对双方人文科学领域卓越的思想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本文以中英两国在人文科学领域发表的论文为样本,统计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探讨两国在该领域各自取得的成果,评估两国在人文科学领域合作交流的现状,为两国今后在该学科领域的规划发展提供适当的决策支持。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数据来自1999~2011 年Web of Science 收录的中英两国人文科学领域论文的发文量和被引次数,以及中国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五个国家历年合作发表论文数量与合作论文被引量,采用文献计量法来分析和评估中英两国在人文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增进两国双方在该领域研究状况的了解,加大彼此的合作与交流的力度,促进两国在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共同发展。本文所列人文科学研究领域包括:linguistics(语言学)、humanities multidisciplinary(人文综合)、philosophy(哲学)、history(历史)、literature(文学)。
3 对比分析
通过检索我们得到,1999~2011 年Web of Science 收录的人文科学论文968,747 篇(包括5 个子领域),其中中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为4,690 篇,占总量的0.48%,与国际间存在合作关系的论文有489 篇,占中国发文量的10.43%,合作的国家/地区达到62 个,中国发文的累计总被引次数为4,066 次。英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为107,670篇,占总量的11.11%,其中与国际间存在合作关系的论文有5,279 篇,占英国发文量的4.90%,合作的国家/地区达到94 个,英国发文累计总被引次数为85,670 次。
数据显示,英国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发文量是中国学者发文量的22.957 倍,英国国际间合作论文数量也达到中国国际间合作论文数量的21.070 倍,其国际间合作论文占其发文总量的比例却低于中国同类比例。从被引角度上看,中国学者在该领域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0.867 次/篇,高于英国的0.796 次/篇,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论文的被引价值略高于英国,具有更大的学术影响力。在人文科学研究的各个子领域中,中国学者的发文量和论文的被引次数上都远不及英国,国际间合作论文的数量和被引量也低于英国。在国际间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方面,中国略低于英国,但两国该数值均远高于各自人文科学领域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说明国际间合作论文的学术借鉴性和研究性较高。
3.1 中英两国发文量统计及被引分析
在人文科学领域中,中国学者的发文量远远低于英国学者,为了分析中国和英国1999~2011 年在该领域历年发文量的变化情况,我们统计和整理了相关的数据,如表1 所示。
从表1 的数据可以看出,英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发文量是中国的22.957 倍,中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发文量增长迅速,在2011 年达到峰值(1,087 篇),英国在该领域历年发文量则维持在8000~10000 篇左右,且逐年缓慢递增。虽然中国在该领域发文量年平均增幅高达24.52%,英国仅有2.14%,但中国论文基数较小,与英国论文数量的差距仍较为明显。图1 反映了两国论文数量的年度变化趋势。
我们对中英两国1999~2011 年在人文科学领域发表论文的历年被引情况作了统计(见表2),以分析中英两国学者在该领域论文的被引价值,以及各自的学术影响力。
从表2 可以看出,英国论文被引总量达到中国论文被引总量的21.070 倍,主要是因为英国学者论文的数量远远高于中国学者,被引次数也相应较多。从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角度来看,中国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的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为0.867 次/篇,英国为0.796 次/篇,可见中国学者论文被引价值略高,学术影响力略大。
表1 中英两国1999~2011 年发文量统计(篇)
表2 中英两国发文1999~2011 年年被引量统计(次)
图1 中英两国1999~2011 年发表论文数量统计趋势图
基于表2 数据,我们绘制了中英两国年度被引数据的对比图(见图2),图2 更能清晰地展示中英两国之间在人文科学领域年度被引的变化情况和趋势。
图2 中英两国1999~2011 年论文被引统计趋势图
从图2 可以看到,在人文科学领域,中国论文历年被引次数都远小于英国,近几年的差距不断拉大,在2011年,英国论文被引次数超过中国15,275 次。由于中国论文数量快速增长,中国近五年来论文被引次数以30%左右的速度逐年增加,这说明中国在该领域的论文质量不断提高,逐渐为国际学者所认可,学术研究价值越来越高。英国学者论文的被引次数近五年的平均增幅达到19.19%,远远高于发文量的增长速度,可见英国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较大。
我们对中英两国引文索引和会议索引收录论文的被引情况分别统计和分析发现,中国引文索引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0.968 次/篇,会议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0.521 次/篇,英国论文该数值分别为0.744 次/篇和2.186次/篇。由上述数据可知,中国引文索引论文的学术价值略高于英国,而在会议论文方面,中国论文的质量则远远低于英国。为了解决中英两国在两大索引中论文数量和论文篇均被引次数的不平衡,两国应该加大合作力度,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营造良好的学术合作氛围,共同提升两国的学术地位。
表3 列出了中英两国1999~2011 年人文科学领域五个子领域的篇均被引情况。
表3 中英两国1999~2011 年人文社会科学各子领域发文篇均被引量
由表3 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从发文量上看,中国在人文科学领域各个子领域的发文量都远远低于英国,虽然发文量逐年递增,但数量不大,导致两国发文量的差距不断拉大;(2)从篇均被引次数上看,中国在人文科学领域各个子领域的篇均被引次数都低于英国,但中英两国在人文科学五个子领域的篇均被引次数都不高,主要源于人文科学的根源性、历史性和差异性,易形成各学术流派百家争鸣的局面,人文学者更倾向于提出不同的观点,而非直接引述他人论断;(3)中国学者在语言学和文学领域的发文量分别占人文科学领域发文总量的35.03%和25.74%,英国学者在历史学领域发文量最大,占发文总量的42.21%,其次是文学(21.77%)。说明中英两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不排除中国的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区域局限性和语言限制特征,直接导致中国在这两个领域英文文献数量偏少;(4)人文科学领域世界性会议较少,致使中国和英国会议论文数量极少,各国学者缺少在该领域面对面探讨学术的机会,无法促进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以及不同种族的人文交流。
面对中英两国在发文量上的较大差距,以及英国发文量增长缓慢等问题,中英两国学者应该借助政府和院校的平台,举办质量较高的学术研讨会议,增进彼此的了解,利用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共同提高双方在国际学术上的话语权。中国学者也应该借鉴英国学者在引文索引论文上取得丰硕成果的经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引文索引论文的数量,提高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地位。
3.2 中英与国际间的合作发文量统计及被引分析
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促进了各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蓬勃发展,不同的文化、 制度在世界大熔炉里不断碰撞,不断融合,全球性的学术合作层出不穷,国际间合作的论文数量也不断攀升。表4 为中英两国1999~2011 年与国际间合作的发文量以及占对应年份论文数量的比例。
表4 中英两国1999~2011 年与国际间合作历年发文量统计
表4 的数据显示,在人文科学领域,中国的国际合作度高于英国,但历年合作发文量占对应年份发文比例波动较大,该比例在2007 年跌至谷底(6.41%),近年来已有所改善,国际间合作论文占总发文量的比例达到10.43%。反观英国,虽然该比例逐年缓慢增加,国际间合作论文占总发文量的比例仅为4.90%。从合作的国家/地区数量的角度看,与中国存在合作关系的国家/地区为62 个(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与英国存在合作关系的国家/地区则达到94 个,可见英国国际间合作范围更广。在人文科学五个子领域中,中英两国国际合作发文比例高低迥异(见表5),中国在语言学、历史学领域该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6.80%和9.94%,英国则在语言学和哲学领域占得优势,该比例达到12.44%和8.66%。中英两国各有优势领域,应该实行优势互补,促进不同领域的全面发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图3 中英两国1999~2011 年分别与国际间合作论文被引的年度变化图
表5 中英两国1999~2011 年人文社会科学各子领域国际合作发文量统计表
我们分别统计和分析了中英两国1999~2011 年国际间合作论文的被引情况(见表6),借以分析国际间合作论文的学术价值。并根据合作论文的历年被引量数据做出了两国合作论文被引量的年度变化图(见图3)。
从表6 和图3 中看出,中国国际间合作论文历年被引次数远远低于英国,且差距逐年拉大,2011 年两者的被引次数差距达到3,226 次。英国国际间合作论文的被引次数随着合作发文量的增加而迅猛增长,总被引次数已经达到18,123 次,是中国总被引次数的14.69 倍。综合表4中的数据,中国与国际间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量为2.523次/篇,英国与国际间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量为3.433 次/篇,中国与国际间合作论文的被引总量占到所有中国论文被引总量的30.35%,英国与国际间合作论文的被引总量占到所有英国论文被引总量的21.15%。由此可知,英国国际间合作论文的被引价值略高于中国,且两国存在国际间合作关系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都远高于两国各自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说明国际间合作论文获得比非国际间合作论文更高的被引次数,被引价值更高,学术影响力更大。因此,加强中英两国国际间合作成为了提高两国学术影响力的必然趋势。
表6 中英两国1999~2011 年国际间合作论文的历年被引量统计(次)
3.3 中英两国与中美、中德、中法、中日之间合作分析
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基于科技的迅猛发展日益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但不同文化的差异对经济合作、跨国企业管理、著作翻译、以及教育教学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障碍。赵曙明提出文化差异给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带来巨大挑战,迫使其迅速转型。杨红升深入研究文化差异对认知的影响,发现文化的迥异给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认知带来深刻的影响。陶友兰针对人们基于不同文化对古诗英译中的接受程度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法。张宏伟从境外旅游的角度对不同文化背景游客的适应性建模分析,以期寻求最适合的旅游经济文化。诸多实例和文献资料显示,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背景的不同给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障碍。文化的积淀来自于各民族在几千年的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迥异语言模式、文学素养、哲学思维等,与人文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人文科学自古以来,就在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自身及社会的发展,即便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规则主导的当今世界, 人们也都不知不觉地接受和运用着人文科学提供的思想、观念、价值、态度甚至思维与生活方式, 享受着人文科学所带来的实际成果,并通过人文科学的大融合促进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 思想的不断碰撞。中国和英国各自拥有璀璨的文学巨著、跌宕的历史进程和独立的哲学体系,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发展,中英两国人文科学领域学者应为两国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供文化差异的指导和咨询,共同提高两国在世界舞台各领域的话语权和学术地位。
我们检索了1999~2011 年中英、中美、中德、中法、中日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合作发文量,以及历年发文的被引量,详细数据见表7~表11,并据此绘制图4 来展现与中国存在合作关系的主要国家的数量及比例图。
表7 中英两国1999~2011 年合作发文量(篇)及被引量(次)统计
表8 中美两国1999~2011 年合作发文量(篇)及被引量(次)统计
表9 中德两国1999~2011 年合作发文量(篇)及被引量(次)统计
表10 中法两国1999~2011 年合作发文量(篇)及被引量(次)统计
表11 中日两国1999~2011 年合作发文量(篇)及被引量(次)统计
图4 中国与国际间的合作论文数量与比例图
从表7~表11 及图4 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人文科学领域按合作发文数量统计,与中国合作的五个国家的排名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及日本,其中与美国合作论文的数量最大,超出中德、中法、中日合作论文数量的十倍之多。近五年来中国与上述五国在人文科学领域合作论文数量虽有所上升,但数量仍不高。从篇均被引次数分析,中英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最高,达到3.96 次/篇,其次是中美合作论文(2.65 次/篇),篇均被引次数最低的中法合作论文,仅为0.73 次/篇。由上述数据可知,中英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已经具有一定的合作基础,合作论文的学术价值较高,但论文数量较少,增长速度缓慢。反观中美合作论文,其数量环比增长较快,被引量随之增加,继而推动中美学者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为对中英两国1999~2011 年在人文科学领域五个子领域的合作发文情况进行分析,我们绘制了表12。
表12 中英两国1999~2011 年人文科学合作发文量统计
从表12 可以看到,中英两国各领域合作论文占该领域中国国际间合作发文比例都较高,但占英国国际间合作发文比例都低于6%。在语言学领域,中英两国该比例都最高,说明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较多成果。在英国国际合作论文数量较大的基础上,两国在历史学和文学领域的合作论文数量分别为11 篇和10 篇,其他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合作成果。中英两国各领域合作论文占各国该领域论文的比重都不高,两国应该促进交流,在扩大优势学科领域学术份额的同时,实现学科互补,不断推进弱势学科的发展,提升两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话语权。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数据分析,在人文科学研究领域,中英两国应该增加合作机会,共同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地位,具体分析结论和建议如下:
(1)1999~2011 年中国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发文量远远小于英国学者,且数量差距较大。中国的发文量增长较快,且增幅远远高于英国。纵观中英两国论文的被引情况也可以看到,两国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都不高。为了缓解在人文科学领域学术影响力的疲软问题,中英两国学者应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中国广袤的人才市场,借助两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实现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共赢,在提高学术论文份额的同时,增大论文的学术研究性。中英两国政府应该为人文科学领域的学者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支持各大院校举办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研讨会议,在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促进彼此了解,共同撰写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
(2)从上述六国的国际间合作论文的数量和被引次数可以看到,中国和英国存在合作关系的论文数量占各国国际间合作论文的比例都不高,且被引次数也较低。其中人文科学领域的学科特征是主要原因,该领域研究的内容是基于各个国家亘古至今延续和发展起来的哲学、历史、艺术等,由于地理区域的差异,中英两国是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各自繁荣发展,直到近代人文科学才开始有所交融,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合作论文数量较少。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在人文科学领域独成体系,众多学者将目光聚焦国内学术期刊,忽视了外文期刊,而且很多中国该领域的专业术语没有对应的英文翻译,再加上中国该领域很多学者的英文水平无法撰写学术深度较高的论文,这些都成为中英两国学者在该领域学术了解和交流的障碍。
(3)为了促进两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中英两国政府、院校应该设立更多该领域的合作项目,为两国的学术交流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两国各大院校应该设立奖学金制度,签订交换生、访问学者协议,促进年轻学者的交流,为今后的学术合作提供大量的人力支持和智力储备; 中英两国业界学者应该商议确定中国在该领域固有学术术语的英文表达,促进两国学者的相互了解,为今后的学术合作奠定基础;为了两国能无语言障碍的进行学术探讨,以世界通用的英语作为交流媒介,中国该领域的学者应该逐渐提高英语水平;如今,众多人文科学领域的学科与人文科学、计算机、统计学等相互合作,为人文科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英两国学者应该不断促进各个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增加两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份额,逐渐提高两国在该领域的学术话语权,实现学术共赢。
[1]郑文涛.人文社会科学若干问题辨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41-148.
[2]陈先达.寻求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关于人文科学性质与创新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6):14-22.
[3]赵永新.中国语言对比研究的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1995,(2):38-42.
[4]周珏良.英国十八世纪的中国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67-72.
[5]赵欣.英国早期的“中国热”[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61-65.
[6]Qian Zhongshu.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J].Quarterly Bulletin of Chinese Bi bliography,1941,(4).
[7]Allinson, R.E.An overview of the Chinese mind[A].R.E.Allinson (Ed.),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mind—the philosophical root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 ess,1989:1-25.
[8]Hansen, C.Language in the heart-mind[A].R.E.Allinso n(Ed.),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mind—the philosoph ical root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75-124.
[9]赵曙明,张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整合策略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5):32-41.
[10]杨红升.文化差异的认知影响[J].心理科学,2007,30(4):1002-1005.
[11]陶友兰.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外语学刊,2006,(1):93-97.
[12]张宏伟.中国入境旅游的文化差异效应测度研究[J].财贸研究,2009,(4):56-61.
[13]庞学铨.论人文科学的价值与功能[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