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09-14丁春艳江苏盛泽医院口腔科江苏苏州215228
王 华,丁春艳(江苏盛泽医院口腔科,江苏 苏州 215228)
牙周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口腔慢性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且随着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与对口腔重视程度的提高,该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出现长期反复发作,牙列或牙齿缺损,影响口腔的生理功能,或可因口腔存有异味而产生心理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对收治的部分牙周炎患者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以作参考依据,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0月接诊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24~62岁。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3~6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均符合牙周炎临床诊断标准;排除牙龈炎或伴随全身性严重感染患者,其他器官及系统功能障碍患者,血液性疾病患者等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所有患者均了解治疗给药方案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服从治疗安排,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生理盐水对牙周进行反复冲洗,并对需要患者实施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牙周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插入牙周袋内,每颗患牙使用1~3片;对照组患者使用碘甘油灌注治疗,20 g/L。所有患者治疗7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复诊检查,期间不再使用其他相关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牙龈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为: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PD降低2 mm,GI降低1/2,SBI降为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PD降低1 mm,SBI降为1,牙龈出血、肿痛有明显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各指标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为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牙龈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例)
表2 两组患者GI、SBI、PD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GI、SBI、PD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 例数 GI SBI PD观察组 60 1.03±0.37① 1.72±0.81① 2.58±0.63①对照组 60 1.91±0.41 3.06±0.79 4.38±0.71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口腔健康卫生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尤其以往常被忽略的慢性炎性反应如牙周炎、牙龈炎等患者,逐渐可以有意识的进行就医治疗,尤其牙周炎患者因其会出现口腔异味、牙龈肿痛等症状而对治疗的需求较高。
甲硝唑药物主要成分为偶氮霉素与肠霉菌素,对厌氧菌具有理想的抑制效果,常用于口腔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既往临床上多使用全身用药,虽然治疗效果较为确切,但药物随血液循环需经肝肾排除,对肝肾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并可引起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与依从性较差,对临床疗效有一定的影响[2]。缓释药膜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通过可溶性的羟丙基纤维素作为基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与杀菌作用,可由缓慢释放,吸收充分,有效的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以加强、延长药物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同时降低对机体、器官的不利影响及不良反应。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牙龈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牙龈、牙周状况,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1] 詹 颖.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47.
[2] 蒋彩亮.甲硝唑缓释药膜用于牙周炎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8):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