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

2013-09-14管国义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安徽滁州239001

吉林医学 2013年30期
关键词:钉棒后缘腰段

管国义(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安徽 滁州 239001)

近年来,随着钉棒系统骨折复位系统与界面固定技术的不断进步,钉棒内固定系统结合外侧植骨融合术在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选择72例胸腰段骨折住院患者,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回顾临床及随访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胸腰段骨折住院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常规摄X线片、MRI、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脊柱胸腰段骨折。男42例,女30例,年龄17~73岁,平均(42.6±5.4)岁。损伤节段:T1110例,T1239例,L1116例,L27例。损伤原因:滑倒摔伤12例,车祸伤43例,高处坠落伤9例,重物压砸伤6例。骨折分型:压缩屈曲型49例,爆裂型16例,分离屈曲型7例。伤后距离手术时间5 h~35 d,平均(2.7±2.1)d。

1.2 方法

1.2.1 材料及仪器:采用丹历中国有限公司(Sofamor Danek公司)提供的Tenor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

1.2.2 手术操作:全身麻醉。采用Weistain法,分别于伤椎植入2枚提拉复位钉及下位椎椎弓根内置入两枚角度椎弓根螺丝钉。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无误后,采用Tenor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行复位固定,再次透视骨折固定的可靠程度。于髂嵴取髂骨块备用,向外侧扩大显露,彻底松解神经根,清除病变组织及软骨,撑开椎间隙,填入备好的颗粒骨,植入自体髂骨,将植骨块陷入低于椎体后缘2~3 mm。植骨后均经Tenor系统对植骨块行轻度加压固定,并再次探查神经根管与椎管减压彻底、内固定物固定牢固可靠。常规冲洗、止血、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术毕。术后常规负压引流48 h,应用抗生素3~5 d预防感染。1周左右后行腰背肌与腹肌功能锻炼。术后6个月内予佩戴腰部支具,严禁进行腰部屈曲及旋转活动。10~14个月后拆除内固定。

1.3 观察指标:①采用JOA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2]。优:治疗改善率75%以上;良:治疗改善率50%~74%;可:治疗改善率25%~49%;差:治疗改善率0%~24%。②术后随访1~3年,平均(1.8±0.3)年,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所摄胸腰段X线片,测量伤椎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观察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③脊髓损伤分级,A:在损伤平面以下,无任何感觉和运动的功能存在;B:在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C:在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感觉和运动功能,肌力在3级以下;D: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感觉和运动功能,且肌力≥3级;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72 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本组7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均达到解剖复位。按照JOA评分标准,患者术后治疗优良率显著优于术前(P<0.01)。详见表1。

表1 72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例(%)]

2.2 72 例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手术前后所摄X线片显示,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的恢复显著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72例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s,度)

表2 72例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s,度)

注:与术前比较,①P<0.05

观察时间 例数 前缘高度 后缘高度 Cobb角术前 72 18.41±1.59 49.08±4.83 27.02±3.95术后即刻 72 42.05±3.58① 71.90±5.47① 4.09±1.01①术后6个月 72 33.64±2.46① 74.88±2.36① 3.42±1.02①术后1年 72 30.12±1.62① 72.05±3.29① 3.29±1.00①术后3年 72 29.87±1.71① 70.14±2.77① 3.01±1.00①

2.3 72 例患者手术前后脊髓神经功能比较:手术前后所摄X线片显示,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现临床上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例增多。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者,临床上多采用复位内固定融合,以恢复腰椎稳定性和腰骶部的生物力学功能,消除神经症状,重建脊椎正常序列。理想的手术治疗应该包括受压神经的减压、损伤椎体的复位及与邻近椎体融合三个方面。有研究表明,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疗效显著,可使椎间高度不丢失,且稳定性更好[3]。本此研究中,7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均达到解剖复位。按照JOA评分标准,患者术后治疗优良率90.28%显著优于术前的12.50%(P<0.01)。随访1~3年,X线片显示患者术后观察期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以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恢复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方法治疗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有效性。但随访过程中发现患者术后仍存在早期断钉致后凸畸形、腰背部疼痛等问题。因此,在实际临床使用中应注意患者术前的全面评估(年龄、骨质条件、骨折部位、关节疼痛度、活动度及临床症状等),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正确的入路方式,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提高中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能有效的使伤椎复位,重建椎体的稳定性,具有固定节段少、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推广。

[1] 王大民,肖克明,邵 楠.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007.

[2] 郑进财,刘兆伦,王庆波.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J].当代医学,2012,18(5):106.

[3] 黄宇杰,范海泉,向乾彬.胸腰段脊柱骨折60例的手术方法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6):89.

猜你喜欢

钉棒后缘腰段
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B737-NG飞机后缘襟缝翼卡阻问题分析
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探析
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客机气动特性影响
柔性后缘可变形机翼气动特性分析
一种新型飞机的吊挂后缘设计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