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血压患者行为、认知、生活方式与防治模式的探索

2013-09-14徐夏良武宗导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家庭医生血压高血压

徐夏良 卢 俊 武宗导

1.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908;2.上海市宝山区卫生教育中心,上海 200940;3.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上海 201900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心脑血管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其中高血压是首位危险因素,但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较低,分别低于50%、40%和10%,农村低于城市;正是由于农村患者高血压健康意识淡薄,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发展,社区综合干预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最佳手段[1],本研究旨在从改善患者的行为认知生活方式方面探索一种切实有效的农村高血压综合干预自我管理模式,适合农村开展高血压的综合防治,从而有效防治高血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上海市宝山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收集183例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入选高血压患者为期2个月,管理12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对入选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以便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1年后分析综合干预管理前后行为因素、疾病认知、生活方式。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统一的信息收集卡和综合干预管理前后的调查问卷。

1.2.2 综合干预方法 18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和非药物行为干预。药物治疗时,嘱患者按时服药,不可随意中途停药。非药物行为干预包括:①强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健康指导,提出针对性的建议。②社区家庭医生直接指导患者,依据治疗目标接受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③血压监测,有目的地监测血压来调整用药。每周监测6~10次,做好记录,由社区家庭医生根据血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④分组随访,按照高血压危险分层方法[3]把高血压患者分为四组,进行三级管理:极高危组和高危组(三级管理)1个月随访1次,中危组(二级管理)2个月随访1次,低危组(一级管理)3个月随访1次。

表1 管理对象干预前后的行为因素比较[n(%)]

表2 管理对象干预前后的疾病认知情况比较[n(%)]

表3 管理对象干预前后的高血压注意事项比较[n(%)]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

总人数 183 例,平均年龄(57.95±7.63)岁,<60 岁 102 例,≥60岁81例,男 84例,女 99例,基线收缩压(SBP)为(152.83±5.80)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DBP)为(95.21±5.12)mm Hg,血压控制率为 45.2%;末期 SBP 为(132.86±12.90)mm Hg,DBP 为(86.12±7.27)mm Hg,血压控制率为75.1%。

2.2 管理对象干预前后的行为因素比较

干预管理后的行为因素明显好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管理对象干预前后的疾病认知情况比较

干预管理后的疾病认知好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管理对象干预前后的高血压注意事项比较

综合干预后控制高血压注意事项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和肾衰竭的发生中又起了主要的病因学作用,常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益凸现,心脑血管疾病逐年上升,且日趋年轻化[4],所以在高血压防治中必须坚持正规,采用科学、合理、基于循证医学的综合性治疗策略,包括限制钠盐、戒烟限酒、合理运动、血压监测、疾病自我管理和应用降压药物、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综合性干预自我管理模式。

高血压的防治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专家培训指导、媒体宣传教育、企业支持参与、社区具体实施。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就诊于城镇社区和乡村卫生服务机构,基层是防治高血压的主战场,基层医生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因此,基层高血压的检出、诊断评估、治疗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5]。本文总体策略显示通过综合干预自我管理模式,个体化指导血压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及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培养了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家庭医生定期随访指导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为干预内容的综合管理,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行为、认知、生活方式;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切实提高对具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的防治健康知识水平,干预不良的生活方式能切实有效地控制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在高血压防治中以较少的投入能获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最终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控制危险因素所带来的获益将超过所有治疗手段。

本研究在农村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中,开展早期高血压健康教育,通过社区家庭医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患者的知、信、行,自我监测血压、自我管理的能力,切实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在医患之间共同树立了以控制血压为目标、预防、健康教育与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了防治质量。总之大量国内外经验表明,社区防治是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途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干预自我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的行为、认知、生活方式,确实能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和防治高血压病。

[1]严迪英.健康促进干预-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1-8.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20.

[3]北京市卫生局.常见慢性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高血压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8.

[4]陶红,林江,陈立新,等.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生活对高血压发病率、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杂志,2010,26(6):427-429.

[5]刘力生,王文,姚崇华.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摘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1):57-74.

猜你喜欢

家庭医生血压高血压
家庭医生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有个头疼脑热先想到家庭医生”带来启示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