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镇风貌整治规划实践再探——以四川上里古镇为例

2013-09-13胡娅竹

四川建筑 2013年1期
关键词:名镇风貌古镇

胡娅竹,黄 喆

(1.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四川成都610000;2.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

1 研究背景

自英国1640年和法国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来,工业化的快速进程与社会财富的显著积累,有力地支撑了西方城镇与建筑文明在近代的转型发展,使得西方城镇中既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又创造出了不少满足现代功能需求、并融合传统文化的新建筑。

中国近代百余年的发展,社会动荡,工业发展缓慢,沿袭两千多年的传统建筑与城镇在近代未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而变化。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受经济条件与发展水平的制约,“适用、经济、美观”始终是建筑与城镇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少量的建设也集中在“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主义”建筑上;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经济较快发展起来的城市率先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新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生态主义”、“功能主义”等新建筑风格不断涌现,“明星式”的建筑层出不穷,城市风貌不断翻新。

然而,由于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乡镇发展滞后。传统乡镇在房屋建造急剧增长的时期,采用土、木、砖、瓦、灰、沙、石等材料、手工制备工艺的传统建筑完全被砖混、钢筋混凝土、钢材的规模化建设、现代建筑形式所取代,忽视传统文化,加之设计粗糙、经费缺乏等因素,使乡镇传统建筑逐渐消失,导致沿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城镇风貌特色逐步被削弱、淡化。

2 古镇及相关概念界定

中国历史悠久,广阔土地上有着很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201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达到350个(其中名镇181个、名村169个)。四川地区农耕发达,城镇文明也源远流长,也形成了诸如洛带、黄龙溪、孝泉、上里、佛宝、饶坝等众多名镇。

2.1 古镇的概念及分类

古镇,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现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尚存、古建筑较多较集中的场镇。古镇通常分为一般古镇和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镇又包含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传统城镇数量众多,不少保存完好、且有较好发展的古镇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在最新一版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包括文化遗产35项。其中古镇类为江南水乡古镇:周庄(江苏省昆山市)、甪直(江苏省吴县)、乌镇(浙江省桐乡市)、西塘(浙江省嘉善县)。也就是说,中国或许将会有世界级的古镇。

2.2 风貌整治概念

风貌整治通常指为体现古镇、古村和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完整性所进行的各项治理活动。针对于古镇风貌整治规划一般包括对现有与古镇环境不协调的新建建筑及环境的拆除、改造、重建,增加适应古镇旅游发展的服务接待设施及公共空间配套等内容。

3 我国古建筑及古建筑群保护实践的发展沿革

3.1 早期调查实践阶段

中国营造学社是一个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专门从事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和保护的民间学术组织。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罗哲文等许多建筑学界的知名学者均出自中国营造学社门下。由于历史背景的局限,他们主要研究和保护的是传统的公共建筑,如庙宇、宫殿、桥、塔等,而对大量普通的民居建筑及由民居建筑和传统的公共建筑构成的整体环境,如古城、古镇、古村研究较少。

3.2 改革开放初期的名镇保护规划实践阶段

到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虽然进行了较多的名镇保护规划,但其重点也主要是保护少量列为重点保护文物和保护单位的传统公共建筑、名人故居,划定核心保护区、协调发展区等,并不针对于成片的一般民居建筑及室外公共环境的保护规划。由于过分强调文物保护单位地处的核心区保护,对于文物保护较弱的地带及主要起协调、过渡作用的建设控制地带等,主要控制高度体量的视线通廊,控制手段较为单一,导致以后在名镇中的这些区域出现了许多形式杂乱的各类现代新建建筑。其结果就是,虽然名镇保护规划做了不少,而文保单位却成为了城镇中传统文化的“孤岛”。

3.3 新世纪以来古镇风貌整治规划阶段

2000年后,古镇的整体保护才真正被人们认识到。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但为时已晚,大多数名镇已遭到整体的破坏,而一般古镇更是破坏严重。古镇风貌整治规划在现实传统古镇急需挽救、并重建活力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4 上里古镇风貌整治规划实践

4.1 解读古镇风貌整治规划

古镇规划相关的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部门规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镇规划标准》(2007)、《村镇规划标准》(1993)等,系列法律、法规对风貌整治规划的编制方法和主要内容具有原则性的指导作用,其中作为风貌整治规划的早期实践,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与古镇风貌整治规划关联性最大。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一般包括下列内容: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由于保护规划重点强调的是名镇文化和文物的保护,不对整体环境、大量性民居建筑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方面做深入探讨,与风貌整治规划重点具有明显差异。此外,保护规划一般用于常态化的建设发展及管理,而古镇风貌整治规划服务于近期建设行为。

古镇风貌整治规划是现行城镇风貌规划系列的一个类别,是通常所说的非法定规划,也属于针对性较强的专项规划。从实际的研究方法上看,更接近城市设计,也可以理解为城市设计的一个类型。与现行规划体系的关系上,它是法定规划古镇保护规划与镇总体规划、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下位专项规划,其作用主要是解决与弥补上位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与风貌有关的问题和不足。

4.2 上里古镇的风貌整治规划背景与过程回顾

2005年四川省旅游发展大会决定在雅安市举行。为迎接旅发大会的顺利召开,雅安市计划开展上里古镇风貌整治规划,并委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规划任务。任务内容包括上里古镇风貌整治规划、现状建筑风貌改造、新建建筑、场地设计、工程管线施工图设计等,并承担后期建设的施工指导,配合上里古镇在100天内完成风貌整治规划的施工建设。项目于旅发大会前顺利完成并开镇。

上里古镇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之前已做过各类法定规划。承接风貌整治规划后,对原有各类规划进行了深入分析,项目组认为,各类规划虽然都符合相关的规划要求,但针对性不强,有些规划内容实际上甚至起到了“误导”作用,对古镇的文化传承造成致命性的破坏。如保护规划中,把保存较好的文保建筑,如韩家大院、二仙桥和井字街划成核心保护区,而古镇区的其他范围设定成建设控制地带,导致古镇区建设控制地带新建了形式简易、缺乏文化底蕴的大量新式农房,使各个文保建筑和井字街被新建筑分隔开来。另外上里镇的总体规划按照城市道路规范,采用主次道路将古镇区划分为便于机动车通行的若干地块,而忽视原有传统道路格局和宽窄变化、曲折形态等特征。基于以上原因,原有规划的实施反而给风貌整治规划力图保持传统风貌整体性的目标增加了不少难度。

回顾上里古镇的风貌整治规划及设计,笔者认为以下主要几点体会可以分享。

4.3 风貌整治规划中的分区保护

分区保护必须坚持整体保护原则,合理划分核心风貌区、风貌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保持传统空间格局、历史风貌和形体尺度以及古镇与之相互依存的自然环境。

古镇风貌规划首先应划分核心风貌区、风貌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三区的如何划分十分重要。一般古镇的镇区规模都不大。大的古镇,如都江堰古城区仅70 hm2,相比约二十几个平方公里的新城区规模明显较小。因此古镇保护规划不应套用古城的保护规划,传统的名城(镇)保护规划的核心风貌区一般根据文保单位及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使历史风貌区较为分散,如北京的四合院核心保护区就有24块,不利于古镇的镇区整体风貌保护,因此应将古镇镇区整体划定为核心风貌区。

古时上里为南方丝绸之路的一个主要驿站,周边的山水环境、田园景观非常重要是独特的整体风貌的组成部分,到2005年时镇区建成面积总计也只有30 hm2,其中古镇区的面积不到15 hm2。因此本次风貌整治规划把整个30 hm2的建成区划定为核心风貌区,而核心风貌区以外、视线范围可及的区域包括黄茅溪对岸的农田、“十八罗汉”的山脊线(图1)均划定为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上里镇“山、水、田、镇”的整体格局。此次规划确定的核心风貌区及建设控制地带,两区加起来即为上里镇总体规划确定的镇区范围,满足了古镇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新发展的需求。

图1 古镇南侧“十八罗汉”及田野风光

另外,该区域古驿道沿线的驿站有上里、中里和下里,上里、中里、下里(现名碧峰峡镇)同处于一条浅缓平行的山脉中间,地处于椭圆形盆地平坝内,陇西河连接了三里,里与里之间的古道距离均为5 km,加之下里位于碧峰峡峡口,上里镇紧连白马泉,因此基于建立统一的区域整体风貌的规划目标,协调区范围划定上至白马泉,下至下里镇,形成古镇旅游体系,有助于促进整个片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4.4 各分区及整体性风貌保护的主要方法

原则上,核心风貌区内的所有建筑尽量采用文保建筑的保护方式进行保护与建设,风貌建设控制地带所有建筑外观尽量与核心风貌区内一致,风貌协调区所有建筑外观尽量与风貌建设控制地带类似。

风貌整治的重点在于核心风貌区。古镇核心风貌区内涉及的文物保护单位应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保护,具体措施包括:①保护原有的建筑形式;②保护原有的建筑材料;③保护原有的建筑结构;④保护原有的建筑工艺。而其中的非文物建筑,规划规定应采用当地原有的乡土建筑形式及细部技术方法建造,包括高度、体量、形式、色彩及细部构造等。

在实施建设中,按照规划及详细设计,核心风貌区恢复、新建、改造、修缮了几万平方米的建筑,其中包括戏台、茶庄、酒肆、店铺,既保护了文保建筑,形态上又扩大了古镇风貌区的范围,平衡了古镇保护与发展需求。另外,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之外,新建了众多环境设施,包括石阶、铺地、栏板、驳岸、石桥、石雕、碑刻石桅杆等,都采用当地著名的雅石、传统建造,增建高桥广场(古镇东入口)、二仙桥广场(古镇南入口)、韩家大院广场等节点,使2005年前形成的30 hm2建成区(含古镇区)视线所及之内皆为古风古韵,为古镇统一、整体的传统景观风貌奠定了基调(图2~图4)。

图2 古镇核心区重建戏台

4.5 制定观光游览线路,开辟休闲区域、整合度假设施

古镇旅游较受都市人喜爱,高峰时期游客量很大,因此风貌整治规划必须合理组织观光游览线路,沿线规划确定停车场、公厕、游人中心、管理等新建服务设施的位置及大小。上里古镇风貌整治规划在风貌建设控制地带、朝向雅安和邛崃两个游客主要来向各增设一个较大型的停车场,可满足500辆车同时停放。

图3 二仙桥广场

图4 韩家大院龙门子

上里古镇背山面水,地处黄茅溪和白马河的交汇处,镇区海拔900m,冬暖夏凉,距成都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较为便利的交通并未给古镇旅游带来多少生机,风貌整治之前仅有少量游客来此观光。

为使上里古镇更加适合休闲及度假的旅游市场,改变不利局面,风貌整治改善了核心风貌区及建设控制地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将原本是主街道背后临水的脏乱差环境,改造成坐北朝南的滨水休闲空间:河道里增加汀步,河边恢复磨坊水车(规划选址,工匠制作),河道南侧及东侧(古镇区对岸)采取生态驳岸做法,河道北侧和西侧(古镇区一侧)新增高低河堤、踏步。

4.6 发挥民间传统建造工艺,还原乡土建筑文化意蕴

古镇保护及风貌建设主要方法一般有:①修缮,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方式,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重点修复等;②维修,对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所进行的不改变外观特征的加固和保护性复原活动;③改善,对历史建筑所进行的不改变外观特征,调整、完善内部布局及设施的建设活动;④整修,对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构)筑物和环境因素进行的改建活动。以上方法均离不开民间工匠的传统建造技术与工艺。为了还原及再现乡土文化传统,规划设计人员、工地上的工匠充分交流、沟通,发挥各自专长和优势,设计理念与传统工艺较好地融合,使古镇区的风貌整治既符合各类现代技术规范,又体现古镇的“土”与“拙”的传统文化意蕴。

5 结束语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着古镇的聚落形成和历史演变,承载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与文明,是传统建筑风貌、建筑艺术、建造技艺、空间形态和民俗风情的真实载体。然而新时期古镇发展面临新的需求,传统的“博物馆”式的保护规划难以满足保护与发展的对立矛盾,因而古镇风貌整治规划的根本目标就是在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中寻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以再现古镇新的生机与活力,并使传统的古镇风貌能得以延续与传承。

[1] 邵甬,付娟娟.以价值为基础的历史文化村镇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2012(7):1002-1329

[2] 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倪文彦,宋峻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名镇风貌古镇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曲霞:汤包名镇 香飘四海
包裹的一切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羊毛衫名镇时尚产业再发力“濮院时尚周”后效应持续发酵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