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溪洛渡右岸特大型地下电站施工与管理创新实践

2013-09-13李景寿

中国三峡 2013年7期
关键词:溪洛渡项目部厂房

李景寿

右岸地下厂房施工全貌。

溪洛渡右岸地下电站,由180多条总长50多公里的特大型地下洞室群组成,是目前世界在建同类工程中最大的地下电站。其主要建筑物由发电厂房、主变室、尾水调压室“三大洞室”和引水系统、尾水洞灌排系统、通风系统等构成。

主要实物工程量:石方洞挖345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149万立方米,钢筋制安9.8万吨,喷混凝土6.1万立方米,锚杆23.5万根,金属结构制安2.8万吨。其厂房内设计安装9台7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厂房。

工程于2006年5月开工,计划于2013年10月31日完工。工程具有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通风布置困难,施工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高等特点。

面对诸多的世界顶级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难题,水电十四局充分发挥地下工程行业领先的专长和优势,在总结借鉴三峡、龙滩、小湾等工程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溪洛渡工程特点在施工技术与管理诸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新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一、主要工程项目施工特点及技术创新成果

(一)大跨度顶拱开挖与支护

右岸地下厂房总长度为414.04m,岩壁梁以上顶拱开挖宽度31.9m,为目前世界在建最大地下厂房。溪洛渡右岸厂区岩石整体性较好,因此主厂房顶拱开挖采用了“中导洞”法,即先开挖中部,减小一次开挖跨度,支护结束后,再依次开挖两侧拱脚,以保证厂房拱冠部位的局部稳定,配置自制移动式平台车作为钻爆平台,配置三臂凿岩台车作为支护设备。

厂房大跨度顶拱开挖采用高精度导爆管微差控制爆破技术,洞壁周边采用光面爆破。开挖前,先经过多次爆破试验确定了科学、合理的爆破参数。

开挖爆破参数如下:采用手风钻打水平孔,孔深3.5m,钻孔孔径选为φ42mm,爆破崩落孔药卷直径φ32mm,连续装药;周边孔孔距为45cm,选用φ25mm药卷不连续装药,光面爆破线密度为120g/m。

通过对比研究选择最优施工方案并通过多次测验获得最佳爆破参数,在项目部高效管理、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右岸地下厂房顶拱开挖取得了良好的开挖质量和效果。厂房顶拱开挖完成后,由多点位移计测得的顶拱最大变形为9.1mm,而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长江科学院联合组织实施的溪洛渡地下厂房1:320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测得顶拱最大位移值为17.3mm。炮孔痕迹保存率95%,相临两茬炮间台阶在8cm内,开挖面平整度在10cm内。

(二)特大型岩锚梁施工

溪洛渡右岸厂房岩锚梁布置于厂横0-83.12~厂横0+304.50段的上、下游边墙位置,岩锚梁顶宽265cm,高325c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岩锚梁位于第Ⅲ层开挖范围内,岩台上拐点设计高程EL390.345,下拐点高程EL387.75;岩台设计开挖宽度为175cm、高度为259.5cm,岩台斜面长度为312cm。

在岩锚梁开挖前,项目部充分借鉴三峡、龙滩、三板溪、小湾等地下厂房岩锚梁开挖施工成功经验,通过认真总结和分析研究,进行了多达11次的专项爆破试验,最终采用了“标准化导向管双向光爆施工技术”,确定了溪洛渡右岸地下厂房岩锚梁上、下直立面、岩台斜面光爆孔“三孔一线”的开挖质量管理控制目标。提出了“以质量管理为中心、标准化作业和精细化施工为保障,严格控制施工样架、造孔、爆破参数三道关键工序”的开挖质量控制理念。

右岸地下厂房岩锚梁开挖爆破半孔率达到了98.9%,岩面不平整度5.1cm,平均超挖4.6cm。得到了潘家铮、陆佑楣、马洪琪院士等24位专家组成的金沙江质量检查专家组的高度评价“溪洛渡地下电站工程堪称精品,是中国水电工程的骄傲”,“地下厂房岩台开挖堪称艺术品,代表了中国目前地下工程开挖的最高水平”。

(三)直墙深孔预裂、薄层开挖、支护跟进施工

溪洛渡右岸地下电站厂房开挖尺寸为443.34m×31.9m×75.6m(长×宽×高),主变室开挖尺寸为352.889m×19.8m×33.32m(长×宽×高),尾调室开挖尺寸为294m×26.5m×95.5m(长×宽×高)。三大洞室围岩类别以Ⅱ类为主。

三大洞室开挖前,通过对三峡、龙滩电站、水布垭、小湾电站等多个大型地下洞室群高边墙开挖施工技术的综合研究、分析,从施工设备选型入手,将深孔预裂爆破技术成功运用于大型地下洞室的直立边墙部位施工,结合薄层开挖、及时跟进支护的施工理念,形成了直立边墙深孔预裂、薄层开挖、及时跟进支护施工技术。

通过测量资料分析,扣除地质原因导致的超挖外,厂房第Ⅳ~Ⅷ层边墙平均超挖小于9cm,远低于设计开挖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规范的控制标准(超挖小于20cm)。爆破孔呈平、直、齐均匀分布,开挖界面平整,排炮间连结平顺,爆破半孔率达到了97%以上。

溪洛渡右岸地下厂房整体开挖施工质量优良,得到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金沙江水电开发质量检查专家组的肯定。潘家铮院士给予了“溪洛渡地下厂房开挖质量之好,堪称精品,是中国水电工程的骄傲”的评价。马洪琪院士高度评价:“溪洛渡电站右岸主变室边墙开挖深孔预裂爆破不仅效果非常不错,而且成本控制也很好,解决了多年来未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应该认真总结,在地下工程开挖中积极推广。”近年来,项目部创新的工艺工法先后在向家坝、锦屏、糯扎渡等工程上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水电十四局品牌影响进一步扩大。

(四)复杂结构、多孔竖井滑模施工

溪洛渡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顶拱层典型开挖效果。

溪洛渡右岸地下厂房岩锚梁开挖成形效果图。

右岸地下电站共布置有2条出线竖井,是地下电站高压电缆输出通道,位于主变室和尾水调压室之间的隔墙内。3#和4#出线竖井下段井深分别为237.275m和236.836m,开挖直径分别为11.5m和12.5m。竖井井身段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井壁结构混凝土厚度为0.6m,井内被隔墙分隔为七个小井,分别为管道(GIL)井、电梯井、楼梯间、电梯前室、排风井、加压送风井和电缆井。

溪洛渡右岸出线竖井下段结构复杂、孔洞多,采用滑模施工技术难度很大,在国内还没有同类型竖井混凝土采用滑模施工技术先例的条件下,项目部通过咨询公司和相关单位的技术专家,并多次组织有相关施工经验的项目部技术骨干与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开会讨论,最终确定右岸出线竖井下段衬砌混凝土施工采用一井七室整体滑模施工技术。此项技术为竖井滑模混凝土施工的一项技术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1)滑模结构设计合理,整体性好。

(2)滑模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为行业首创。

(3)引进了矿山工程中普遍使用的制动绳防坠器罐笼,用于吊运施工材料及施工人员,成功解决了一般竖井垂直提升系统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

采用了“复杂结构、多孔竖井滑模施工技术”后,溪洛渡右岸地下电站3#、4#出线竖井,实现了多个联体仓位同步滑升,确保了结构的整体性。大大提高了竖井混凝土施工速度,每天平均滑升高度达3m,最高滑升记录为5.25m,施工进度较常规施工方案提高了1.5倍,社会效益明显。竖井衬砌后垂直度偏差为28mm,小于规范(50mm)要求,混凝土成型质量优良,被评为“溪洛渡水电站优质样板工程”。

(五)泄洪洞特大型弧形闸门安装

溪洛渡水电站右岸布置有两条泄洪洞,其隧洞全长分别为1433.55米和1633.62米,洞身为有压变无压,洞内龙落尾型式,由进水口、有压洞段、工作闸门室、无压洞段、龙落尾段和出口挑坎等组成。泄洪洞中闸室工作弧形闸门孔口尺寸为14m×12m(宽×高),单扇弧形闸门总重量为703.3吨,单个构件最大重量为92.6吨(支铰座),为目前世界最大的弧形闸门。

溪洛渡右岸主变室边墙预裂爆破效果图。

尾调室闸墩滑模混凝土施工。

弧形闸门及其附件均采用200t拖板运输车运至中闸室上室工作平台,然后利用300t吊车和500KN检修桥机起吊下放至过流底板,下放高度为38m,最后利用300t吊车吊至安装工位进行安装。考虑到支铰座的单件重量最大,吊装难度最高,且需要在空中转向并调整安装角度。在吊装工程中,项目部采取增加平衡力臂和配重的关键技术手段,从而保证高效、高质量完成了支铰安装任务。

通过优化安装技术方案并采取多项赶工措施的前提下,比原计划提前15天完成了右岸泄洪洞工作弧门安装任务,确保水库蓄水前的挡水要求。

二、坚持建设典范工程高目标、高标准的全面质量管理

(一)工程质量管理特点难点

溪洛渡右岸地下电站工程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施工任务繁重,建设周期较长,工程质量管理具有“两高”、“三大”、“四多”的特点,即: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管理协调难度大、质量隐患大,工种多、工序多、工作面多、施工人员多。

(二)质量管理主要措施办法

1、确立高目标定位

项目部在工程质量管理上的定位是:把溪洛渡右岸地下电站工程建设成为“精品中的典范,典范中的精品”工程、行业窗口工程。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制定溪洛渡工程《质量管理办法》、《部门质量管理岗位职责目标》等文件,组建了由总质检师分管质量工作,质量部作为专职机构,高峰时由50名专职质检员、18名试验技术员和28名工程测量人员组成的完善的质量管理监控技术支撑体系。

3、强化过程质量控制

坚持质量日巡查、工序、仓位“三检”同时定期组织现场和资料的专项检查,深入现场进行随机抽查、工序和仓位复查。对现场工程实行质量、人员履职、质量标准执行情况及时评估、纠偏。

针对不同层次人员、不同部位和工序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发放工艺明白卡用于指导现场施工。结合规范规程及工程施工要求和实际施工能力对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程序和标准进行细化分解。

4、以技术创新推动质量跨越式提升

开展了以打造精品岩锚梁和高直立墙开挖样板工程为重点的一系列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在施工中实施了周边孔导向定位钻孔技术;直立边墙深孔预裂、薄层开挖、及时跟进支护施工技术;引水上下弯段定型拱架定型模板周转全对撑无拉筋施工技术;大断面一井七室整体成型滑模施工技术;厂房全回转伸缩式高速混凝土布料系统;尾调室闸墩滑模一次成型等大批先进施工技术,减少了人为因素,保证了质量的稳定,促进了工程质量的跨越式提升。

5、对重点难点严防死守

对控制要点、难点、重点管控对象予以识别明确,列出重点难点管理清单,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对策。对隧洞立体交叉部位、厂房系统三大洞室顶拱开挖、厂房岩壁梁、尾调室岩柱隔墙、主机间尾水管等特殊部位的开挖支护,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采取短进尺、弱爆破、控制爆破、收敛变形监测、质点震速控制、支护跟进等办法进行管控。对立体交叉部位严格进行动态跟踪。

对边顶拱混凝土浇筑饱满度、承重排架支撑系统、蜗壳砼浇筑变形位移、帷幕灌浆等质量控制关键点制定专项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实施无缝交接监控,严防隐患。

对主要材料进货严格执行规格、品种、质量、数量“四验”和“三把关”制度,从源头控制质量。

(三)质量管理主要成果

溪洛渡右岸地下电站开工建设七年来,累计完成单元工程质量评定26067个,合格率100%,优良率96.94%,金结制安合格率100%,优良率98.89%,创优质样板工程和优质样板推广工程80个、445个单元。2012年项目部被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评为“十一五时期质量管理先进集体”,创出了被专家誉为“代表了我国目前水电站地下开挖最高水平的精品岩锚梁”等一大批优秀成果,实现了建设典范工程的总体目标。

三、坚持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建设本质型安全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

右岸地下电站安全管理主要特点为:人员队伍多、施工设备多、工作面多、安全危险源多;高危作业多、高强度作业多、高峰施工时间长、高密度人员机械施工多。

浇筑完成的主变室。

(一)安全生产主要措施

面对巨大安全生产压力的考量,项目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新路子,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五会”必开、“四课”必上、“四查”必到、“四铁”必备等一系列的实用、好用、管用的安全管理方法。

“五会”必开,即:班前会,员工进入工作面之前,均要召开班前会,进行安全生产危险源告知;周安全生产例会,对每周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对下周安全生产进行安排;月安全生产例会,对当月的安全生产总结考核,对下月的安全工作做出安排;季度安委会,每个季度项目部安全委员会均要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对各个季度的安全工作进行专门总结、研究部署;安全生产专题会,新开工作面,都要召开专题会,进行安全措施和技术交底。

“四课”必上,即:入场教育课、警示教育课、技能教育课和整顿教育课。凡新入场人员,均要通过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予持证上岗。通过典型事故案例,经常对员工进行警示教育,不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根据工程进展和工序、岗位转换,适时对员工进行不同工种岗位的安全技能培训,不断增进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方法。对违规人员和事故人及时进行整顿教育,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且认识不到位、整顿不到位不予复工。

“四查”必到,即:凡新入场员工都必须通过职业健康体检,看员工身体健康状况是否达到所从事的工作安全生产要求;在施工现场进出场通道口,设置安全检查通道,对凡进入工作面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看员工进入工作面之前,精神状况、劳动保护着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工点为单位,对安全监察员进行责任面划分,坚持日安全生产巡查,看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行为是否达标或存有安全隐患,及时处置;适时组织专项安全检查,看各项工程安全措施责任是否落实,安全生产环节是否达标。

“四铁”必备,即:铁嘴——在安全教育上,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铁腿——在安全巡察中,不辞辛苦,不畏艰难,巡遍每个施工生产角落,做到全方位、全天候、不留空白、不留死角;铁心——对违规行为和安全事故处理上,依法处置、铁面无私、铁石心肠,做到不徇私情,不留情面;铁腕——在安全生产整顿、整改上,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进行整治,做到发现一条整改一条,限期限时整改完成,不留余地。

(二)安全生产管理创新亮点

1、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安全管理机制

借鉴三峡、龙滩、小湾等工程经验及教训,结合溪洛渡工程实际,项目部出台实施了溪洛渡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29项,安全操作规程44种,并不断补充、完善,做到凡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管理上,形成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分管经理为主要责任人,厂队、部室、班组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健全的安全责任管理体系,建立了施工单位与业主、设计、监理四方联动的安全管理机制。

2、适应形势变化,创新安全教育形式

长期坚持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本质安全型工地建设、“安康杯”知识竞赛、安全月、安全年、创建和谐平安工区、安全文明示范工区等主题实践活动,在工区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氛围。针对农民工队伍人员多、流动性大,担负的施工任务重等情况,扎实推进农民工素质教育工程,几年来共对农民工进行安全生产技能、法律法规、案例警示等各类安全培训806次,16684人次,培训规模人数创项目工程新高。

3、加大安全投入,创新安全监察方式

2011年项目部用于安全的奖励,高达396.2万元,安全投入费用达1089万元,为年产值的2.4%,安全投入规模创同等规模工程新高。组建了由16名安全监察员、30名专职安全员、96名兼职安全员组成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适时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几年来,项目部共组织安全用电、特种设备、排架搭设等各类安全专项检查570次,查处整改隐患1229条,安全专项检查规模力度创水电地下工程记录。

(三)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成果

肘管安装。

坚持“零质量事故、零安全事故”目标管理等一系列在三峡工程上形成的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在溪洛渡工程上得以进一步的凝炼和提升,并成为广大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目标、思想基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自觉遵守和维护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人人重视安全,人人讲安全的思想行为,在工地蔚然成风;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与工程建设相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并形成一套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培养造就了一支政策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管理理念新、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的安全生产管理专业队伍和安全意识强、安全生产技能高、执行力强的优秀员工队伍。

溪洛渡右岸地下电站工程建设七年来,安全生产受控良好,无较大安全生产事故。2006-2009年,项目部连续四年被中国水电集团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肘管混凝土施工。

四、坚持统筹兼顾、忠实履约,全面、有序、健康协调发展的施工生产管理

溪洛渡右岸地下电站施工管理具有:工程规模宏大、施工点多面广、战线长、难度高且施工周期长,施工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巨大,资源配置动态平衡管理难度大,参建单位及员工多、施工组织管理接口多、协调难度大,施工工种、工序、工艺繁多,队伍施工能力水平要求高等特点。

其施工生产组织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认真践行“建好一座电站、改善一片环境、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批移民”的水电开发理念,始终遵循“统筹兼顾、忠实履约、科学管理、均衡生产、全面、有序、健康协调发展”的原则组织施工生产;二是充分发挥十四局在地下工程中行业领先优势,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程建设履约优良;三是订立了慎密的施工网络计划,建立了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施工组织机制;四是切实协调好业主、监理、设计和施工各参建单位的关系,积极构建良好和谐的生产关系;五是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切实做好资源配置的平衡动态管理;六是加强现场指挥协调管理,及时化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加大施工考核力度,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施工生产管理主要成果如下:

溪洛渡右岸地下电站开工以来,工程始终按计划稳步快速推进。

2006年,项目部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要用一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地下电站主厂房、尾调室各下挖两层,主变室下挖一层的施工任务,一举攻克了地下厂房大跨度顶拱开挖安全揭顶难关,创出了月石方洞挖17.62万立方米的好成绩,再次刷新由十四局保持的月地下开挖全国纪录。

2007年,项目部又创月石方洞挖最高18.7万立方米的优异成绩,年开挖127万立方米,再创新纪录。

2008年12月31日,溪洛渡右岸地下电站厂房开挖提前完工。仅用30个月完成溪洛渡右岸地下电站厂房63万立方米的开挖任务,成为同等规模水电地下厂房开挖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工程。

2009年4月,工程由开挖转向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与金属结构安装并进施工,创出了年混凝土浇筑41.9万立方米,全断面复杂结构竖井滑模日滑升5.25米等多项全国纪录。

2010年,提前完成了土建向机电交面任务。

2011年,以比年度计划超额完成一台机组浇筑任务、提前合同计划68天的辉煌业绩,实现年度单机7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浇筑“一年六机”目标,再创地下工程施工行业领先新纪录。

2012年,创出了右岸地下电站9台机组比合同计划提前7个月零5天圆满完成浇筑任务等多项全国纪录。

五、坚持以人为本、平衡兼顾、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员工队伍管理

项目部围绕科学发展扎实推进和谐团队建设,把“构建和谐工区,打造典范工程”作为员工的共同目标来追求,以人为本、平衡兼顾、多措并举。通过加强教育引导、领导示范带动、建立制度保证、改革创新促进、加快发展巩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跃文体活动和与业主、监理、设计、参建单位、地方政府携手共建等办法,积极推进和谐建设。

一是重视“四好”班子建设,在提高班子“七项能力”上狠下功夫。对项目部班子,业主高度评价说:在施工管理上,思路不断创新,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溪洛渡工程建设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是参建单位中最具有战斗力的班子。

二是以“打造典范工程,创建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结合工程实际,大力开展员工教育培训。为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能力,长期坚持对员工开展入场、安全、技能、法律等各方面的教育培训。通过“师带徒”,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梯队培养、岗位轮换培养等手段,为人才脱颖而出创建了良好平台。

压力钢管施工。

三是大力开展以“安全生产、质量管理、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技术创新、进度争先”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促进了工程建设安全、优质、高效,涌现出了“云南省台车操作技能大赛状元”邓学智等一批技术能手。项目部的劳动竞赛先进经验,得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及金沙江流域水电工程劳动竞赛委员会的表彰。三次被评为“金沙江流域劳动竞赛溪洛渡工程先进单位”。

四是以“创建文明工程”为目标,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利用节假日举办“迎奥运和谐杯运动会”、“溪洛渡之春春节游园会”、“劳动光荣、工人伟大,五一联欢晚会”等活动,提升员工人文素养。积极组织职工开展长跑、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牌等各种文体比赛活动,以及书法、美术、摄影、征文等比赛。积极开展企地共建、警民共建、扶贫济困活动。经常性地与武警、公安及地方多家单位举办足球、篮球赛,既丰富了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又增进了与地方及警民之间的友谊。积极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先后为驻地中小学捐资助学10万余元。两次向“5·12”汶川大地震灾区捐款共77860元。2007年项目部被永善县人民政府授予“双拥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被评为“全县安全防范工作先进单位”。

项目部还积极组织开展“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文明小区”、“文明公寓”、“文明员工”等一系列创先争优活动。先后有两个集体被评为“云南省青年文明号”,四个集体被评为省级“工人先锋号”,三个班组被评为溪洛渡工程“工人先锋号”,多个集体和班组被评为“溪洛渡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班组”。

在农民工管理工作上,项目部逐步建立健全了农民工管理体制和机制,实施了“统一用工、统一体检、统一食宿、统一培训、统一劳保、统一工酬”和“在与协作队协定分包合同的同时,同步签定劳动合同、安全生产合同、工伤保险合同、保证廉洁合同、培训上岗合同”的“六统一”、“六同步”的管理模式。和对待农民工同职工在政治、工作、生活、待遇上实行“四个一样”的管理,得到云南省政府的肯定和表彰,被评为“云南省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

经过溪洛渡工程的锻炼,项目部在创建典范工程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人才,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先后有10余人从项目部走上项目副经理以上岗位,数十人走上中层副职以上岗位,为企业其他项目输送了100余人的技术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了大型骨干工程项目人才培养教育基地作用。项目部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李毅、金怀峰、陈正雄(农民工)等7人先后被评为溪洛渡工程优秀建设者;农民工李茂德、吴礼成评为“云南省十佳农民工”,同时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曾理等5人成为“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岗等2人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0余人受到各类表彰。项目部先后四次在业主组织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考核中名列A类工程第一名,三次荣获“溪洛渡工程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并先后荣膺中国电建集团“优秀基层党组织”、中央企业团工委“青年文明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猜你喜欢

溪洛渡项目部厂房
苏州轨道交通站务委外标准化项目部建设实践研究
房建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工业厂房通风管道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工业厂房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创新设计分析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溪洛渡电站工区泥石流区域特征参数计算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溪洛渡工程:国际工程咨询领域的“诺贝尔奖”如何摘取
由关注到信任,由信任到首选——中铁四院郑州地铁项目部十年征程报告
在施工中培养施工企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