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

2013-09-13李静瑜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郑州450014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9期
关键词:根治性盆腔韧带

李静瑜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14)

在早期的宫颈癌治疗措施中,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方式,但也有不足,如患者的盆腔自主神经可能会在根治术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患者会由此出现并发症。所以,如何使肿瘤得到最大限度的切除,同时又最大程度的保留盆腔神经丛功能,成为许多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1,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93例子宫颈癌患者,FIG0分期为ⅠB~ⅡB,所有患者均不存在残余尿量异常,同时存在泌尿系功能障碍的排除本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临床分期等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1.2 分组及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宫颈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保留盆腔膀胱神经丛及直肠神经丛的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系统的盆腔淋巴结清扫后给予Ⅲ型子宫切除术。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组别 n 年龄(岁) 体重(kg/m2) 临床分期(n)ⅠBl ⅠB2 ⅡA3 ⅡB9病理分型(n)鳞癌 腺癌 腺鳞癌小细胞癌观察组44 43.15±7.69 20.57±3.05 13 15 4 12 27 10 6 1对照组 49 45.37±7.82 21.49±3.33 14 16 5 14 30 11 6 2 t/χ2 1.27 0.91 1.58 2.06 P值 >0.05 >0.05 >0.05 >0.05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间、子宫切除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子宫切除出血量及术中输血率;(2)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术中残余尿低于100 ml及50 ml的时间),直肠功能(计算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3)两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指标:膀胱灌注阶段(首次排尿感及急迫排尿感)、排尿阶段(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压、最大腹压、最大逼尿肌压);(4)两组患者的韧带情况(主韧带切除长度、宫骶韧带切除长度)、阴道情况(前壁切除长度、后壁切除长度)、淋巴结情况(盆腔淋巴结切除个数、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例数);(5)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组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总时间、子宫切除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子宫切除出血量及术中输血率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总时间、子宫切除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总出血量、子宫切除出血量及术中输血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总时间、子宫切除时问、术中总出血量、子宫切除出血量及术中输血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总时间、子宫切除时问、术中总出血量、子宫切除出血量及术中输血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总时间(min)子宫切除时间(min)术中总出血量(ml)子宫切除出血量(ml)术中输血率(%)观察组44 249±40 91±15 741±121 607±99 17对照组 49 213±33 73±12 709±115 563±91 20 t/χ2 3.15 2.92 2.03 3.15 1.5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残余尿量<100 ml时间及术后残余尿量<50 ml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膀胱功能(d)术后残余尿量<100 ml时间术后残余尿量<50 ml 时间直肠功能(h)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观察组 44 13.06±2.1 14.15±2.5 63.57±10.68 96.49±15.73对照组 49 17.52±3.6 28.90±5.3 78.36±13.03 119.72±18.61 t值 2.89 3.06 1.31 1.57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术中切除韧带、阴道及淋巴结的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主韧带切除长度、宫骶韧带切除长度、前壁切除长度、后壁切除长度、盆腔淋巴结切除个数(26 vs 28个)、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例数(5 vs 6个)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2.4 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首次排尿感及急迫排尿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压及最大逼尿肌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最大腹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5。

2.5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共有并发症7例,为尿路感染;对照组共发生并发症为12例,其中9例尿路感染,3例尿失禁。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96,P>0.05)。

表4 术中切除韧带、阴道及淋巴结情况比较(±s)

表4 术中切除韧带、阴道及淋巴结情况比较(±s)

组别 n韧带(cm)主韧带切除长度宫韧带切除长度阴道(cm)前壁切除长度后壁切除长度观察组44 2.8±0.36 2.9±0.39 3.0±0.41 3.9±0.55对照组 49 2.9±0.38 3.1±0.37 3.1±0.40 3.8±0.56 t/χ2 值 0.23 0.47 0.63 0.26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5 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5 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 n 膀胱灌注阶段(ml)首次排尿感 急迫排尿感 最大尿流量(ml/s)排尿阶段最大膀胱压(cmH2O)最大腹压(cmH2O)最大逼尿肌压(cmH2O)观察组 44 术前 157.3±25.1 312.0±49.3 15.5±2.3 43.2±7.1 -1.6±0.3 45.6±7.6术后 161.5±23.9 330.9±53.6 12.7±2.0 37.1±6.3 4.9±0.8 39.1±6.3对照组 49 术前 165.7±26.6 319.2±52.3 15.2±2.1 43.±6.8 -2.8±0.4 43.8±7.0术后 256.5±39.7 407.1±65.1 8.9±1.5 29.4±4.9 11.0±1.6 30.2±4.9 t值 4.27 4.03 2.94 3.16 3.03 3.5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宫颈癌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具有年轻化的特点。现在临床上对于宫颈癌的治疗呈现两个重要的趋势、采取措施使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临床上妇科医师广泛关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NSRH)。Piver等〔3〕报道有5种类型的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而现在临床上均普遍认为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为Ⅲ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这种手术方法能够使宫颈癌患者的术后盆腔复发的风险得到显著降低〔4〕。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总时间、子宫切除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推测其原因可能因为手术操作者没有将手术的技术掌握熟练,此外,在术中进行录像及其拍照也可能导致以上结果的出现,并且与操作者的熟练度有很大的关系〔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和直肠功能均具有较好的恢复。由于实验的经济条件有限,同时还有仪器使用时间方面的限制,在研究中没有对所有的手术患者均测定其尿流动力学指标,还需要加大样本进一步研究。而且宫颈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并不会因为采用保留盆腔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而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宫颈癌根治术比较,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不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安全对于术后膀胱及直肠功能的恢复也非常有利。

1 陶 红.宫颈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手术〔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3):324-6.

2 李静瑜.保护盆腔自主神经对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5):69-70.

3 Piver MS,Rutledge F,Smith JP.Five classes of extended hysterectomy for women with cervical cancer〔J〕.Obstet Gynecol,1974;44(2):265-72.

4 张雪玉,陈贵芹.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08;14(24):3728-30.

5 王倩青,陈彩霞,董学彩,等.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颈癌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9):60-2.

猜你喜欢

根治性盆腔韧带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背下方入路肾蒂处理技术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肠梗阻的防治策略
改良Brost?m-Gould术单纯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中短期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