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个人信息世界”——公共图书馆消除信息不平等的一个分析框架
2013-09-12杨海亚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漯河462002
杨海亚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河南 漯河 462002)
1 引 言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消除包括信息不平等(information inequality)在内的社会不平等是学术研究和公共政策关注的焦点和着力点。学术界对数字时代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接入和使用的不平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形成了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数字不平等(digital inequality)等理论。这些理论对信息不平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贡献,但亦存在局限性。正如于良芝教授所指出的:“自信息不平等问题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课题以来,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若干理论类别。这些类别之分基本上继承了社会科学的传统分歧,特别是结构与能动性、宏观与微观之争。”[1]就此她还提出了采用整体性思路考察信息不平等现象过程中发现的“个人信息世界(Information world of individuals)”理论[2-3]。个人信息世界理论提供了观察信息不平等的新视角。
谢拉(J.H.Shera)指出:“在社会走向分化、分裂的时代,图书馆与它所处的整个社会交流系统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聚合力量。”[4]“杭州图书馆不拒绝乞丐”的微博事件经过主流媒体的报到,引起了公众对公共图书馆消除信息不平等、倡导社会包容的极大关注。正如蒋永福教授等认为:“公共图书馆制度从关心平民的信息需求、促进民主政治和消除数字鸿沟的角度,维护了社会的信息公平。”[5]
基于此,本文在回顾既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借助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理论和“个人信息世界”理论,构建公共图书馆消除信息不平等的理论框架。通过杭州图书馆促进信息公平的实践验证“个人信息世界”理论,探索公共图书馆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信息不平等的实现路径。
2 理论背景与研究述评
2.1 信息不平等研究的三种视角
2.1.1 关于数字鸿沟的研究
闫慧、孙立立系统地梳理了1989 年以来国内外有关数字鸿沟的文献发现:关于数字鸿沟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代,代际之间将不同时期对拥有者和缺乏者在接入ICT 时的差异,ICT 素养、培训、利用水平的差异,ICT接入和利用活动之外的信息资源和知识,社会分化、社会排斥等内容渐次纳入研究视野,内容不断深化[6]。例如,P.Norris认为数字鸿沟是一种包含全球鸿沟、社会鸿沟、民主鸿沟3方面典型特征的现象[7]。薛伟贤、刘骏认为数字鸿沟本质上是由技术、经济、知识和社会4个层面构成的综合性的差距,其表现为技术鸿沟、经济鸿沟、 知识鸿沟和社会鸿沟[8]。
2.1.2 关于数字不平等的研究
数字不平等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组织、社群及个人在ICT接入和使用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多样化的信息差距。例如,Dimiaggio和Hargittai等认为,用数字不平等能更好地表述各方面的差异,并将数字技术接入不均衡带来的社会问题放在更广阔的理论领域进行研究[9]。数字不平等对信息拥有者群体两分法的武断和理论视角的缺失带来的繁杂矛盾的研究结论,体现了对数字技术社会化程度更加深刻的体认和判断,并形成了颇具活力的社群信息学研究[10-12]。
2.1.3 关于信息行为的研究
信息行为研究涵盖信息的需求、搜寻、组织、评价和利用。信息行为理论认为,先赋或后致的因素导致信息行为的差异,最终形成了不同信息拥有者的累积性差别。此理论对信息不平等具有很强的解释作用,形成了若干典型性模型,如Wilson信息行为模型及其修正后的信息行为一般性模型、Dervin的意义构建模型、Ellis的信息查询特性模型、Kuhlthau的信息检索过程模型、Spink 的检索过程模型、Savolainen的生活信息搜寻模型等[13-14]。于良芝教授提出,在图书情报学理论体系中,“个人信息世界”理论是作为信息不平等理论的基础概念而出现的,但是由于它产生于个人信息实践这一经验基础,因而也与信息行为理论存在一定关联[2]。
信息不平等的3种研究视角各具特色,对信息不平等从不同层面进行了阐释,但都包含了宏观与微观(或社会与个人)的对立、社会结构与主体能动性的对立、客观与主观的对立,都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解释力的局限性,信息实践及信息不平等问题具有明显的主客观双重性,比较适合按整体性思路予以解释[15]。在此基础上,于良芝教授提出了“个人信息世界”理论。
2.2 公共图书馆消除信息不平等的研究视域
围绕公共图书馆消除信息不平等的研究主要是将公共图书馆作为行动主体,采取一定的措施作用于特定的利用者(主要指信息贫困者、弱势群体),以形成包括制度论、社会责任论和知识援助论等理论。
2.2.1 制度论
制度论认为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一种社会机构,还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和社会制度,是国家及其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分配信息,以实现社会知识或信息保障的制度[16-18]。例如,《IFLA因特网宣言》提出:“自由获取信息是图书馆和信息行业的中心职责”,“它们(图书馆)提供了一种机制,以克服因资源、技术和培训的差异而带来的障碍”[19]。
2.2.2 社会责任论
图书馆社会责任是其处在社会发展中,对社会所承担的义务或责任,是追求图书馆利益最大化与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协调一致的回应行为。尽管学术界对图书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尚未形成一致意见,但对公共图书馆应该具有维护信息公平的社会责任达成共识[20-22]。例如,1997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简称IFLA)设立的的社会责任讨论小组关注的两个主题是:在国家之间及一国之内,正在加剧的信息富有者与信息缺乏者之间的鸿沟;平等获取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和平等使用图书馆的各项设施[23]。
2.2.3 知识援助论
这一理论认为公共图书馆应该而且能够通过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消除信息不平等,实现社会信息公平。例如,王素芳通过对19世纪末以来公共图书馆史的回顾性研究认为,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贯穿了整个公共图书馆发展历史,倡导和实践图书馆服务的平等获取和包容性,争取为社会底层人群或弱势群体提供服务,这在欧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各个时期是一以贯之的[24]。王之舟、肖雪对此进行了全面探讨,集中论证、系统阐述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网瘾青少年等)知识援助理论思想、有效方法,并展开了实践调查[25]。
通过对以上文献梳理表明,研究者从多个层面对公共图书馆消除信息不平等的实践展开论述,为发挥公共图书馆维护信息公平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这些研究的共同点是,将公共图书馆作为施加影响的主体,而将其利用者作为客体,从而忽视了二者的互动。正如于良芝教授所指出的:“对信息贫困和不平等现象的完整理解,不仅需要同时考虑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的因素,而且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机理。一旦我们按整体性思路来审视信息不平等现象,以往研究中用来表达信息不平等含义的基础性概念——它们可以被视为信息不平等研究的逻辑起点——就开始暴露出局限”[2]。
2.3 公共图书馆嵌入“个人信息世界”的分析框架
2.3.1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的内容
上面的论述已经涉及到“个人信息世界”的一些理论背景。例如,于良芝教授批判既有的信息不平等理论的局限性,即通过锁定特定侧面的信息不平等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不仅难以完整揭示信息不平等的真实面貌,而且还具有凸显特定信息不平等根源的内在倾向。进而她借助社会学家布迪厄、吉登斯等人的整体性理论,以通过经验分析、理论提炼用新的概念更完整地描述信息不平等现象,这些理论的发展历程反映在作者一系列开创性研究中[1-3,15]。于良芝教授首先将“个人信息世界”描述为:个人作为信息主体(information agent)(即信息生产、传播、搜索、利用等行为的主体)的活动领域;或者说,它是个人生活世界的一个领域,其中,个人作为信息主体的经历和体验得以展开、充实、积累。通过对个人信息世界要素(内容、动力和边界)的分析,将个人信息世界定义为:由空间、时间、边界限定的信息主体活动领域,其中,信息主体通过其信息实践从物理世界、客观知识世界、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汲取信息效用,积累信息资产。此理论的主要内容见表1。
表1 “个人信息世界”的界定要素[2-3]
在内容方面,“个人信息世界”理论不仅强调信息源的可及性(available),还强调信息主体对信息源的可获得性(accessible),更注重由于用户身份(usership)不同对信息源利用的专业性差别。最终,只有被信息主体利用的信息及其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认知结果才是个人获得的信息资产。在范围方面,这一理论提出,空间、时间、智识3个边界同时限定了个人获取信息、提取信息价值、积累信息资产的可能性,因而限定了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及信息主体的经历和体验。在动力方面,此理论认为,相对于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信息活动也是重要的人类活动,信息主体是个人在经济主体、社会主体等角色之外获得的又一重要角色,个人能够作用于或行动于信息和信息源这一客体之上(即针对信息源和信息开展信息实践),并因此获得不同于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的经历,这构成了个人信息世界形成、维护和发展的基本动力。
2.3.2 嵌入性理论的简要分析
由波兰尼(Polanyi)提出的嵌入性概念,经由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的重新表述而成为新经济社会学的纲领性术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笔者主要以此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作为本文的分析工具。格兰诺维特认为:“行动者既不是像独立原子一样运行在社会脉络之外,也不会奴隶般地依附在他(她)所属社会类别赋予的角色之中。他们具有目的性的行动企图实际上是嵌入在真实的、正在运转的社会关系系统之中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的”[26]。格兰诺维特在《作为社会建构的经济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一文中将“嵌入”概念和制度理论结合到一起,视制度为“凝固化网络(congealed network)”[27]。嵌入性理论把人看作是嵌入于具体的、持续运转的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并假设建立在亲属或朋友关系、信任或其他友好关系之上的社会网络维持着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经过后续研究者的努力,该理论进一步演化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方法和工具(如社会网络、社会资本等),对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3 公共图书馆嵌入“个人信息世界”的分析框架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个人信息世界”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分析信息不平等的逻辑起点,由于其包含一系列可以测度的要素,可望对信息不平等、信息贫困、信息主体(信息富有者、信息贫困者等)拥有信息质量的差距进行重新界定、解释和测度,并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而“个人信息世界”本身也是嵌入到社会网络和社会结构中的。公共图书馆是重要的信息源和信息供给主体,它能改变信息主体的时间、空间和智识水平,起到沟通政府与信息主体的作用。因此,公共图书馆通过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信息不平等、维护信息公平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3 杭州图书馆消除信息不平等的实践
2011年1月18日,“杭州图书馆不拒绝乞丐”的微博事件引发网友广泛转载和热议,经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后,因提出了“面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流浪者和乞丐”的观点,杭州图书馆被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①。我们通过对杭州图书馆消除信息不平等的实践,探索公共图书馆嵌入“个人信息世界”的实现路径。
3.1 嵌入的基础:以优越的信息资源提供可及的、可获得的和可认知的信息源
“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要素指信息主体活动的对象,包括各类信息源、信息和信息资产。这意味着对于信息主体来说,可认知的信息源不仅是其生活范围内可及的,而且应该是可获取的,更应该是其能够长期性接触并可认知、处理的。杭州图书馆的实践恰恰验证了此点。第一,坐落于钱江新城的杭州图书馆新馆体现了杭州正在从“西湖时代”跨向“钱塘江时代”的城市规划布局,使更多优质信息资源触手可及。第二,采用低层、开放式空间设计,温馨、舒适的家居式阅读风格为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优化,营造出“人在书中、书在人中”的阅读环境。第三,率先倡导实施城乡一体化及区域整合的图书信息服务“一证通”工程,在国内首创联盟式的总分馆制,使市民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第四,采用统一的技术平台和服务标准,文献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建共享;通过“三网融合”的服务平台,实现馆内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率先采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自助服务;拥有近100T的数字资源,手机平台提供3000种在线杂志;成为国内首家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管理级成员馆,为用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各种书目查询和馆际互借服务。第五,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讲座、社区读书活动,为下岗工人、无业者等群体提供公益服务,使信息资源的利用更具有针对性。
3.2 嵌入的纽带:创造社会资本拓展“个人信息世界”的范围
信息主体利用信息资源的场所、时间、水平限定了“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及信息主体的经历和体验,界定着“个人信息世界”的状态。社会资本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为其带来的资源,是基于信任和互利合作的互惠关系网络。社会资本可以在空间、时间和智识水平3个方面拓展信息主体的体验和经历。杭州图书馆的实践也证明了此点。第一,四级服务网络的建立,联通了政府、各级图书馆、社会和不同地域的关系,有利于社会融合。第二,杭州图书馆基金会的运作有效整合了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使不同社会力量在对图书馆的使用中得到体现和升华。第三,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ICT的运用和资源整合,满足社会群体不同的信息需求,培育了公民精神。第四,不同弱势群体通过图书馆获得所需信息,有利于更顺利地融入社会。
3.3 嵌入的核心:倡导社会包容精神为信息主体提供动力保障
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信息不平等和社会排斥被认为是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如Mossberge等学者研究发现,种族隔离或排斥及弱势种群聚居区的贫困是造成信息不平等的最主要原因[28]。公共图书馆对信息主体的包容包括尊重利用者的名誉权、隐私权,尊重公民的价值、差异及意志自由、性格、兴趣、爱好、习惯的权利。杭州图书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做法:第一,免费进入公共图书馆。这一权利可以使社会底层通过免费获取知识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农民工、乞丐、流浪汉等即便是进来后坐在沙发上打瞌睡,也不会赶他们走。 第二,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文化知识关怀,心理疏导,通过连续的、常态性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障了流浪未成年人使用图书馆的权利。第三,发挥基金会作用,善款优先用于加强杭州市欠发达地域的城镇、乡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学校等弱势群体捐献图书和电脑等。
3.4 嵌入的关键:政府制度供给和财政支持是保证
嵌入性理论将制度理解为基于人际关系网络的“凝固”,并把社会互动带入制度的形成过程。杭州图书馆在一系列制度安排下开展了信息公平的实践。第一,政府公共图书馆政策体现民生导向。杭州市政府每年拨付给杭州图书馆的财政拨款在6000万元左右,并要求全市各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在财政拨付、人员编制、场地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第二,杭州市农家书屋形成了保障组织制度、推进模式创新、加大社会参与力度、与公共图书服务网络相衔接的可持续发展的农家书屋运行机制。第三,政府投入和民间参与相结合的“双主体”的制度形成了“杭州图书馆事业基金会”。第四,以共享、联盟、多元为目标,建立起以杭州图书馆为中心,以县级馆为分中心,以乡镇(街道)、社区(村)为基础点的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以“平等、免费、无障碍”为宗旨,形成“市民图书馆,平民大书房”特色模式;以绩效考核完善内部管理及公共图书馆评估体系。
由此可见,杭州图书馆通过自身建设、创造社会资本、倡导社会包容和一系列制度安排,嵌入到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世界”,为探索公共图书馆通过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信息不平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4 公共图书馆通过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信息不平等的实现路径
4.1 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
第一,在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过程中,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是政府责任,包括制度供给和制度实施。在制度供给方面,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政府应制定及出台《公共图书馆法》,以确立公共图书馆治理的基本制度规范,明确公共图书馆消除信息不平等的责任。第二,建立中国公益信息制度。在一项开创性研究中,赖茂生、闫慧提出,应建立包括公益信息机构的资格认定与治理、公益信息慈善捐赠的激励、信息素养的公益培育、社群信息实践的行动研究支持等制度在内的中国公益制度,以及社群公益信息制度,以界定ICT和信息内容在市场领域和政府领域之外的“第三次”分配规则和机制[29-30]。笔者认为,在中国公益信息制度中,公共图书馆在组织体系、交易结构和公益信息产权的安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在这一制度中的地位就是通过践行消除信息不平等来体现的。
4.2 创造社会资本
公共图书馆在信息主体的数字化生活中可以扮演重要且有效的“社会网络节点”角色。Jean Preer针对普特南(Robert D.Putnam)的美国社会资本下降理论指出,其研究忽视了公共图书馆创造社会资本的贡献,如图书馆在激发年轻人参与公共生活和社区文化艺术活动、培养社会包容精神和智慧公民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31]。Hillenbrand认为,图书馆为所有人提供公平进入的机会,包容性和提供免费服务的核心价值能为所在社区的社会资本增加做出贡献[32]。公共图书馆应加强政府、社区和社会力量联动,与高校图书馆、专业教育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进行合作,恰当定位,协同促进,以实现社会信息公平。
4.3 倡导社会包容
《麦克考文报告》提出: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而服务就意味着不加质疑、不带偏见、不予限制地给予。图书馆是促进读者获取信息及参与活动的工具,因此,它必须是宽容和无所不包的[33]。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包容的重要载体,而社会包容对公共图书馆提供平等服务、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包容使命要求其必须避免政治排斥、人格排斥、设施排斥和制度排斥[34]。公共图书馆实现社会包容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资源的收集或剔除应“兼收并包”,采取“图书馆面前人人平等”的政策,避免对图书馆利用者的身份排斥。第二,尊重利用者的的隐私权、种性差别和个性差异,尤其要尊重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第三,公共图书馆在设施设计、布局、配置上应避免产生对利用者的阅读、行动产生障碍的现象。第四,避免采用没有法律或政策依据的限制性规定、刚性而缺乏人性化的规章内容及言语、内涵不明的“潜规则”制度等。
4.4 完善内部治理
首先,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应树立社会包容意识、均等服务思想,并通过绩效考核完善内部管理及公共图书馆评估体系。其次,建立以ICT为支撑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ICT技术能够促进公共图书馆发挥最大的功用,公共图书馆通过其拥有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可以提供技术接入机会、提升个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各级各地公共图书馆应将各种资源整合以发挥整体优势。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即是消除文化和信息不平等的一条有效捷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实践[35]。第三,优化网络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员可以通过提供参考咨询、资源建设、馆际互借、定题服务、最新信息提供服务、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等服务项目有效地利用ICT去定位、利用、组织、创造、传播和控制所需信息资源。
5 结 语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为重新界定信息不平等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将“个人信息世界”理论和嵌入性理论相结合,初步探索并验证了公共图书馆通过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信息不平等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实现路径,有助于了解关于公共图书馆消除信息不平等的重要发展成果,以拓展新的理论增长点;有助于检验“个人信息世界”理论的有效性,为探索其可操作性提供测量工具;有助于为政府出台更有效和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及行动方案。
但必须指出,由于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相对匮乏,对公共图书馆通过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信息不平等进行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收集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杭州图书馆的考察只是初步的反映了研究主题,所得出的结论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希望业界有更多的学者、同仁能够关注并推动“个人信息世界”理论的研究,加强对社会转型期中国的信息不平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探索公共图书馆通过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信息不平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注释:
①本节案例中的相关数据是作者根据下列文献整理而成,限于篇幅不再一一注明。《公共图书馆有个“杭州模式”》载于《光明日报》2010年8月19日;《杭州图书馆,零门槛“最温暖”》载于《人民日报》2011年1月21日;《天堂杭州:一座城市和它的图书馆精神》载于《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7期;《读者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以杭州图书馆为例谈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实现路径》载于《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年第4期;《杭州:2016 个行政村村村有书屋——“让我们在图书馆里成长”》载于《光明日报》2012 年12 月15 日;文澜在线(杭州图书馆官网)www.hzlib.net.
[1]于良芝,刘 亚.结构与主体能动性:信息不平等研究的理论分野及整体性研究的必要[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1):4-19.
[2]于良芝.个人信息世界:一个信息不平等概念的发现及阐释[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1):4-12.
[3]Yu L.Towards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World of Individuals''[J].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2(1):3-18.
[4]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75.
[5]蒋永福,李 京.信息公平与公共图书馆制度[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2):50-54.
[6]闫 慧,孙立立.1989 年以来国内外数字鸿沟研究回顾:内涵、表现维度及影响因素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5):82-94.
[7]Norris P.Digital Divide:Civic Engagement,Information Poverty,and the Internet World Wid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320-322.
[8]薛伟贤,刘 骏.数字鸿沟的本质解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2):41-46.
[9]Dimaggio P, Hargittal E, Celeste C, et al.Digital Inequality:From Unequal Access to Differentiated Use[G]//Neckerman K M.Social Inequality.New York:Russell Sage,2004: 355-400.
[10]闫 慧.数字鸿沟研究的未来:境外数字不平等研究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4):87-93.
[11]李 刚,孙建军,傅丽萍.促进社会包容:美国社群信息学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40-50.
[12]Williams K,韩圣龙,闫 慧,等.社群信息学:理论与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130-161.
[13]朱 婕,靖继鹏,窦平安.国外信息行为模型分析与评价[J].图书情报工作,2005(4):48-51,130.
[14]王知津,韩正彪.信息行为集成化研究框架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87-95.
[15]于良芝.整体性社会理论及其对信息不平等研究的适用性:以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为例[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1(1):1-9.
[16]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5-11.
[17]蒋永福.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关于图书馆制度的一种规范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4):17-21,33.
[18]蒋永福.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42.
[19]IFLA.Internet Manifesto[EB/OL].[2013-01-08]http://www.ifla.org/Ⅲ/misc/internetmanif.htm.
[20]范并思,于良芝.如何理解“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0(7):2.
[21]刘兹恒,朱 荀.关于图书馆社会责任的若干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0(6):23-26.
[22]白君礼.论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研究内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117-127.
[23]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Social Responsibilities Discussion Group[EB/OL].[2013-01-08].http://www.ifla.org /VII /dg /srdg/index.html.
[24]王素芳.国外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95-107.
[25]王之舟,肖 雪.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新制度建设[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20-24.
[26]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13):481-510.
[27]Granovetter M.Economic Institutions as Social Construction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J].Acta Sociologica, 1992(11):13-111.
[28]Mossberger K,Tolbert C J, Gilbert M.Race, Pla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J].Urban Affairs Review, 2006 (41):583-620.
[29]赖茂生,闫 慧.关于中国公益信息制度的战略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1(8):5-8,61.
[30]闫 慧.社群数字不平等的理论模型及其在中国情境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12(6):90-94.
[31]Preer J.Where are Libraries in Bowling Alone?[J].American Libraries,2001(8):60-63.
[32]Hillenbrand C .A Place for All: Social Capital at the Mount Barker Community Library, South Australia[J].Australasian Public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2005(18):41-60.
[33]于良芝.探索公共图书馆的使命:英美历程借鉴[J].图书馆,2006(5):1-7,31.
[34]蒋永福.社会包容: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6):4-9,55.
[35]吴建中.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助力器[J].图书馆建设,200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