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09-12邵玉琳
邵玉琳
慢性盆腔炎属于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是妇科常见疾病和多发病,临床表现多样,可有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当前很多医院由于不规则使用抗生素治疗,使细菌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加之慢性炎症用药不易吸收,故而临床疗效不甚理想[1]。本文回顾我科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4例,年龄21~46岁,平均33.8岁,病程1个月至2.1年。诊断标准[2]: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疼痛,可有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净。白带增多或呈脓性。妇检子宫压痛,一侧或双侧的附件索条状增粗或片状增厚,触痛,可伴有炎性包块,子宫活动受限,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B超可探及炎性包块,陶氏腔积液或输卵管积液。将全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一般资料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给予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次,溶于0.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妇消炎栓治疗,给予康妇消炎栓1粒,于睡前将肛门处洗净,用戴手套食指将药粒推入直肠5~7 cm处,7 d为l个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3]患者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妇科检查没有阳性体征,血常规检查正常,B超未见异常为治愈;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妇科检查大部分转阴,血常规恢复正常,B超检查包块缩小或者积液少三分之二为显效;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好转,血常规恢复正常,B超检查显示包块缩小或者积液减少三分之一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指标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7%、82.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3,P=0.023),见表 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过程中,观察组3例出现腹泻,1例出现轻微胃肠不适,未给予特殊处理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对照组3例出现轻微胃肠不适,未给予特殊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1,P=0.697)。
3 讨论
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盆腔炎的主要病原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结核杆菌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临床治疗多采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原则,以经验用药为主。但大剂量且长时间使用抗菌消炎药易产生耐药性,引起身体菌群失调。加之慢性炎症用药不易吸收,故而临床疗效不甚理想。康妇消炎栓由苦参、穿心莲、紫草、地丁、败酱草、蒲公英、芦荟、猪胆粉等组成,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止痛、杀虫止痒之功效。经直肠给药,可直接增加渗透作用,降低了药物的首关消除作用,提高病灶的药物浓度,延长高药物浓度在病灶的时间。静脉滴注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中西药联合应用,产生协同作用。因此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疗效。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小,说明栓剂通过直肠黏膜吸收直达患处,直接作用于盆腔病变组织,增加了盆腔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浓度,药物吸收快。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具有协同作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使炎症吸收,增强药效,提高盆腔炎的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1] 吴建荣,胡仙芝.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7,2(36):151.
[2]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4-275.
[3] 张雪梅.丹香合剂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临床观察.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6(5):31-32.